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立意高远的《古路坝灯火》

陕西日报 2015-10-16 21:09 大字

马士琦

在第31个教师节的晚上,唤家人早早坐在电视前,赏观央视电影频道“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电影展播”的新片《古路坝灯火》。

著名作家莫伸老师编剧并导演的电影《古路坝灯火》,反映的是抗战中迁移到陕西汉中的西北联大师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它以城固县古路坝村的西北工学院为切入点,表现了西北联大师生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为祖国发愤,救亡图存,用教育和科技来救国的一段史诗。

在众多的表现抗日战争的题材中,这部影片选材独特,全片风格朴素,表演朴实。在表演上,演员们能够根据角色的性格特色予以捕捉,更多地让我们看到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全片在总体风格凝重的前提下,注重了让局部环境和具体细节张扬特色。一方面是抗战的大背景,是烽火连天的残酷;另一方面是如诗如画的祖国山河,是令人沉醉的美丽和壮阔。而电影语言的流畅运用,更为全片增加了内在的厚重。片中,鲁校务长那富有特色的南方方言、余专员陕西汉中方言的纯熟运用,都令人难忘。可以说,整部电影可赞可咏、可圈可点。

在所有的亮点中,我认为最值得赞赏的是电影《古路坝灯火》的主题和立意。一个“灯火”,蕴含了无尽的意味。影片在平实的叙事中,一点一滴地道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主旨,道出了救国必须发展教育,必须强盛科学。与当下众多的抗日神剧相比,《古路坝灯火》没有回避彼时敌强我弱的真实,没有粉饰和夸张那段难忘的历史,唯其如此,才具有了真正的感染力。其中工学院李院长面对余专员的儿子考试成绩不合格,因而不予录取的一段对白,掷地有声,它是影片思想内涵的展示和延伸,令人动容。

作为一部反映抗战历史的电影,影片中也有一些细节值得商榷。比如西北工学院门楼上的校名和两翼墙上的校训,应当是从右至左排列而非从左至右。但瑕不掩瑜,这些无法遮掩《古路坝灯火》高远的立意和精彩的诠释。

新闻推荐

城固县博望镇民乐家苑保障房项目本报记者赵晨摄年陕西

城固县博望镇民乐家苑保障房项目。本报记者赵晨摄2015年,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达47.88万套(户),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列。如今,陕西省已初步形成了“租赁型保障房、购置型保障房、共有产权住房和棚户...

城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城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