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启动未来十年共搬迁240万人,远超三峡工程;今年搬迁24万人,三市重点示范镇昨同时开建
2011~2020年的10年间,陕西省汉中、安康、商洛3市的28个县(区)将搬迁240万人,超过三个市总人口的1/4,投资总规模超过1100亿元。240万这个史无前例的数字,远超三峡移民150万的规模。
资料显示,28个县(区)中有21个属于国家或省级贫困县,至今还有大约400多万人生活在距离公路5公里以上的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一般年份平均死亡30人左右。
陕西省计划10年移民搬迁安置陕南240万群众。昨日,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在安康市召开。今年是10年工程起步之年,将搬迁安置24万人。
其中,汉中市8.8万人,安康市8.8万人,商洛市6.4万人。
陕南3市24万人将分为
4个搬迁类型
据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登记介绍,今年共搬迁陕南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的6万户24万人。其中,重点搬迁受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威胁的群众以及贫困(特困)户和偏远山地的群众。
24万人将分为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洪涝灾害避险移民搬迁、扶贫移民搬迁和生态移民搬迁等4个类型,分别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扶贫办和省林业厅牵头负责。
新建房80~90平方米砖混结构为主
移民搬迁安置中,“宅基地用地、建房面积、建房补助和基础设施等是核心问题。”王登记说。
根据陕南地区地形地貌和居住习惯,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为:城镇郊区、平原按每户二分(133平方米)、人均30平方米确定;川地、塬地搬迁户按照每户二分半(167平方米)、人均40平方米确定;山地、丘陵区搬迁户每户按照三分(200平方米)、人均50平方米确定。
移民搬迁户的建房标准,确定每户80~90平方米左右,房屋结构以砖混为主。“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只要群众愿意,地质条件也允许,面积可以稍微大一点。”王登记说。
建房补助和基础设施补助标准,会参照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相关政策,结合陕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带来的负担,确定由政府给每个移民搬迁户补助建房资金3万元;对移民搬迁户中家庭条件较差的“三无户、特困户”由政府补助建房资金4万元。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按照3万元确定补助。
搬迁后每户至少1人接受技能培训
日前,本报曾报道佛坪县一些居民在2007年因生态搬迁后,部分居民又在近期返回的消息。受访的回迁居民表示,回迁主要是因为从农村到城镇后,生活成本增加,家人难以团聚和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进城后吃菜还要用钱买,确实不习惯。”一受访回迁户坦言。
此次搬迁,省政府明确提出:移民搬迁安置后,其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能降低。搬迁后,要建成能够满足移民粮食自给的旱涝保收农田,保证移民群众人均0.5至1亩以上的基本口粮田;实现移民群众饮水安全、户户通电;基本解决移民安置地区的交通问题,并确保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基本实现移民安置地区通广播电视、通电话。
在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全面解决移民群众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上学问题。”王登记说,争取每户至少1个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务输出培训或使用技能培训。
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揭牌
陕南三市移民示范镇昨同时开工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和全省重点示范镇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昨日下午在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赵正永和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共同为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揭牌。
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重点示范镇、汉中市城固县崔家山重点示范镇、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重点示范镇等多个建设项目昨同时开工,赵正永宣布了开工令。
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由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和陕西省财政厅共同出资成立。该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各市移民搬迁工程资金的周转,助力各市的工程启动和10年搬迁的资金周转。
在开工仪式现场,记者看到三个市的移民安置工程新居效果图,并没有统一的样子,但基本都是两层楼。据商洛市市长杨冠军介绍,商洛的搬迁安置房基本是徽派风格。
同时,在王登记昨日上午的发言中也提出,搬迁安置房的建设标准和建筑样式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当地民众习惯,尊重传统文化,合理确定风格多样、适度超前的安置建设方式,为居民留足后续发展空间。
如何检验搬迁是否成功?
搬得下 稳得住 要致富
“搬得下,稳得住,要致富”,赵正永强调,这是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所有工作的检验标准。
搬得下,“首先要减轻农民负担,让大家少拿钱。”赵正永说。
针对不同经济水平的搬迁居民,赵正永指出,可以从搬迁后住房面积的大小进行调节,“住的房子小,自己就少出钱,让大家有所选择。”同时,要把各方面的资金都争取过来统筹运用,以减少农民的负担。
稳得住,“得让农民搬迁后有收入。”赵正永说,此次搬迁允许农民有自留地,满足他们的口粮供给。同时,还要提供就业岗位。集中安置后,支持农民集体创办农家乐等第三产业,“把创业、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都用上,支持发展。”赵正永说。
另一方面,便是政府要提供公益性岗位,尤其要保证最困难的搬迁家庭,一户最少一人进入公益性岗位工作。“集中安置后,集中安置点要有保洁员,集中安置的敬老院要有护理人员,集中安置社区有服务人员”,赵正永分析,这些都可以成为公益性岗位。
此外,各级政府也必须组织搬迁居民进行技能和劳务培训,然后组织外出务工。
要致富,在赵正永看来,是考验各级政府智慧的时刻,“农民想进城,也怕进城”,赵正永说,农民害怕生活成本增加但收入不增加。
因此,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赵正永指出,一是要让进城农民增加通过工作得到的工资性收入;要通过土地流转和林地流转,让农民增加土地收入,让企业参加建设,农民去给企业打工,增加收入。
赵正永鼓励各级政府在为搬迁移民致富上进行尝试,“只要基层有好的经验,省里负责推广”。
如何让搬迁居民安居?
生活要方便 收入要增加
赵正永提出,此次搬迁要尊重农民意愿,即使不愿意搬迁的居民也要尊重他们的决定。未来,不愿搬迁的居民在看到搬迁居民生活得更好后,“也一定会同意搬迁的”。赵正永说。
对此,搬迁市之一的商洛市市长杨冠军非常认同,“商洛大多数居民愿意搬迁,但也有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杨冠军坦言,商洛市以前的移民搬迁中,确有搬迁后的居民最终又返回了家乡。“因为以前的一些搬迁,只是简单地把大家从一个地方移民到另一个地方,新地方没有配套设施,生活不方便。”杨冠军分析,同时缺乏增加收入的方式,新生活难以为继。“尤其是农民搬迁进城后,生活成本比农村高,不想办法拓展他们的收入,肯定还会返乡。”
此次搬迁提出“稳得住,要致富”,并将集中安置作为搬迁的最重要方式,“这样主要是为了便于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卫生院、幼儿园、学校等配套设施的统一建设。”杨冠军说,首先让搬迁群众生活方便,才能愿意长久住下去。“还有就是想一切办法增加他们的收入”。
杨冠军还提到,搬迁后,有些农民成了城里人,心理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这真的是要慢慢来”,他说,首先可以从年轻人开始,“他们还是更愿意去城市生活”,然后再逐步让各个类型的搬迁群众从心理上适应新环境的生活。 本报记者 冯强
新闻推荐
石东文在租来的一个废弃养猪场内,手工打造出“擎天柱”和“大黄蜂”本版图片由华商报记者王警摄昨日,石东文给“大黄蜂”喷漆石东文在收购来的废旧汽车零件里寻找做变形金刚所需的配件昨日,石东文开...
城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城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