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年超80亿美元消费 宝洁都做了什么?

化妆品安全网 2016-01-08 16:46 大字

[摘要]都说资产越多,花钱越费,越有钱的人越喜欢做大投资,这话还真有道理,记者获悉,日化巨头宝洁一年花了82亿美金,那么一年超80亿美元消费,宝洁都做了什么? 今年六月,宝洁将

都说资产越多,花钱越费,越有钱的人越喜欢做大投资,这话还真有道理,记者获悉,日化巨头宝洁一年花了82亿美金,那么一年超80亿美元消费,宝洁都做了什么

一年超80亿美元消费 宝洁都做了什么?

今年六月,宝洁将旗下43个美容品牌并入全球最大香水公司科蒂,这笔125亿美元的交易成为了宝洁品牌“瘦身计划”的收梢,大卫·泰勒旋即宣布接替雷富礼(A.G.Lafley)出任新一任宝洁总裁兼CEO。

雷富礼在2013年重回宝洁并执掌CEO,为宝洁设计了这一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品牌出售战略,在两年内剥离近三年销售一直下降、年销售不到1亿美元的90-100个小型品牌,从而专注发展为集团贡献销售超过90%、盈利超过95%的70-80个核心品牌。

同时,宝洁在2015财年全球削减了近7亿美元的营销费用,同时砍掉了40%的广告代理商。今年四月,宝洁公司首席财务官JohnMoeller宣布未来每年计划削减5亿美元的广告代理费。

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同样遭受挑战的快消巨头们也都在调整营销开支,对于需要不间断的广告营销而不被消费者遗忘的快消品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消费者在流失,尤其是年轻中产——这是巨头们现在最大的问题。

一年超80亿美元消费 宝洁都做了什么?

宝洁也在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需求,雷富礼今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思,宝洁过去将中国消费者误判为一群“节俭的中产阶层”,从而将母婴高端市场拱手相送给了日本品牌。

这背后更本质的问题是:年轻消费者接触信息,以及购买的品牌和渠道都发生了变化,宝洁原来所深谙的那种以电视为主的传播路径,以及它从一线,到二三线,甚至更低线城市的层层分销体系在移动、电商的时代都不那么灵光了。

如何重新找到并取悦这群年轻人?宝洁正在尝试,突破口依然是广告营销。另外我们必须注意:即便削减了7亿美元,2015财年花费82亿美元的广告费的宝洁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广告主。

“其实我们更多的是站在优化营销效率的角度上来看这件事。而且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我们并没有减少(广告营销)这方面的花费,投入反而是增加的。”

宝洁大中华区传播与公关副总裁许有杰告诉记者。许有杰在宝洁已经工作了30年,2000年至2006年期间他曾担任宝洁香港的总经理。

主营业务为广告主挑选代理商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R3全球CEOGregPaull也认为“成为少部分代理商的大客户,而不是成为许多代理商的小客户会让宝洁更有效率。”

那么,当传统的传播和销售体系双双被削弱的情况下,宝洁是怎么花钱,去找到它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

“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根据群邑中国首席数字官NilsRoehrig提供给记者的数据,快消行业已经大幅提高了数字营销费用。过去三年,增长幅度在35%(2015年)和60%(2013年)之间,移动端的占比也在提升。

一年超80亿美元消费 宝洁都做了什么?

2015-2016快消行业数字渠道占比

“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在接受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许有杰这句话出现了七次。这其实一直都是营销界奉行的真理,如今这句话更多地指向了数字渠道。

大家都知道,年轻人在网上。虽然没有透露宝洁在各个数字媒体渠道上具体的花费比例,但许有杰在采访中乐意谈及的都是数字化营销案例。

今年三月,宝洁为其在中国市场最大的洗发品牌海飞丝投了微信朋友圈广告,这让它成为了在朋友圈做广告的第一个日化品牌,面对的是18到38岁北上广及省会城市的年轻消费者,文案也用了接近年轻人语言风格的“我不屑”。

根据宝洁方面说法,推送当天海飞丝微信电商平台的销量达到平时日均销售量的3倍,微信号粉丝量翻倍。海飞丝又相继在10月、11月、12月连续推出了三波微信朋友圈广告。

除了使用年轻人的话语体系,海飞丝在选择代言人方面也一改过去偏爱成熟稳重代言人的风格,从梁朝伟、甄子丹到连续三年使用彭于晏,试图改变过去“大叔专用”品牌定位,最后你看到的应该是蔡依林出演的视频广告。

宝洁另一品牌OLAY在换代言人方面也曾不断地“试错”。2012年,宝洁推出了针对年轻消费者的OLAY子品牌“花肌悦”系列。为此,宝洁放弃御用代言人林志玲,启用邻家女孩代言,在号称90后喜爱的媒体平台上大打广告,到各个城市开展“晨花女孩俱乐部”“校园精英挑战赛”等,但效果并不明显,总体来说难以扭转“妈妈品牌”的主品牌印象。

新闻推荐

法兰琳卡荣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

广东省2015年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名单正式出炉,法兰琳卡天然有机及保湿滋养护肤品荣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这一份高大上的荣誉背后离不开研发团队的技术与付出,也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