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那些被“抛弃”的日化品牌该何去何从

化妆品安全网 2015-12-14 16:19 大字

[摘要]近来日化市场“分手”事件频出,那些被“抛弃”的日化品牌该何去何从?临近年终,各方都在进行年终总结与签订新合作合同确定发展意向的时候,日化用品界又传来了“被下架”

近来日化市场“分手”事件频出,那些被“抛弃”的日化品牌该何去何从?临近年终,各方都在进行年终总结与签订新合作合同确定发展意向的时候,日化用品界又传来了“被下架”的消息。

继全国家乐福将蓝月亮陈列面积缩减80%后,近日,又传出威露士将与长期合作伙伴大润发超市分道扬镳的消息。据悉,是因为双方在合作细节条款上分歧较大。

与此同时,据华润万家相关人士透露的消息称,确认了威露士将全线退出华润万家的消息,同时其他大卖场都将萎缩。

日化产品相继在大型传统商超下架,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日化产品为降低对传统商超渠道的依赖,纷纷加大其他渠道布局力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传统商超当前正值寒冬,卖场经营压力大。

那些被“抛弃”的日化品牌该何去何从

“传统商超下架日化产品说到底还是二者矛盾激化的结果,传统商超掌握着整个快消品销售环节的话语权,日化品厂商处于弱势地位,而如今日化品厂商企图开拓新的渠道,以此来降低对商超的依赖,当然会引发商超的不满。”杜岩宏补充说。

双方在实体的矛盾及日化厂商加快开拓新渠道,这是否意味着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日化销售已经逐步要放弃了实体,转战线上了呢?

据数据显示,在双十一当天全网统计数据显示,全网护肤品销售额约为20.91亿元,均价79.84元;洗护销售额约为5.07亿元,均价为68.36元;彩妆销售额约为10.85亿元,均价为48.64元,面膜销售额约为8.11亿元,均价为61.01元。

不难看出,在日化用品界,洗护的销售并不如护肤品及彩妆甚至面膜的销售量。护肤品,彩妆等在单价上存在国内外差异,及销售品种不同的问题,很多消费者多通过线上购买来满足自身需求,而对于日化用品中相对亲民的传统洗护类,消费者的态度似乎不是很友好。

有调查数据中显示,近三年来日化产品线上市场份额仍远不及超市卖场。

杜岩宏也认为,现阶段大多数日化品都将线上销售作为渠道布局重点。对于中老年客户而言,由于他们对互联网不熟悉,新事物接受程度相对较慢,未能形成网络购物习惯,过度复杂的购物流程可能会降低他们的购买欲。

传统对传统,似乎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保持更好的发展。记者对各大传统超市走访时发现,相对于线上商店的种类齐全度,多种的套装组合,满百返券来说,实体店并没有对应的活动,而且在柜台的多数是中老年人。

同时,与其他柜台有随时的销售人员不同,传统日化展架旁边并没有固定的销售人员,与旁边牙膏,洗发水等柜台的人气形成了鲜明反差。

那些被“抛弃”的日化品牌该何去何从

与传统商超不同,记者走访进口超市与传统超市旗下的精品超市时发现,每个柜台都有专门的营销人员,尤其是在进口蜂蜜和日化的柜台。据观察,日化柜台有很多传统商超没有的国内品牌,铺货面积不大,但是种类齐全。

据销售人员介绍,有很多是超市独有的品牌,或者是签订协议的品牌。即使同一超市品牌,不同地区所选择的日化用品种类也是不同的。据了解,各地与品牌签订的协议不同,店长选择的品类不同有关。统一统筹,分权管理是此类的共同点。

这对于传统日化用品也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杜岩宏也认为,除了传统商超,传统日化品还可以走日化品批发市场、专营店、网上购物等销售渠道。大型超市只是一个可以提供的选择。

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区总经理虞坚也表示:“诸多案例证明扩大消费者规模是赢得市场份额最有效的途径。中国市场正在经历销售量增长放缓和物价低位运行的双重挑战,快速消费品企业需要积极探寻赢得新消费者的最佳手段。在并购以外,一些中国企业通过发展新品类,市场拓展,或者积极利用快速增长的销售渠道实现消费者规模的有机增长。”

在互联网+大环境的冲击下,使很多领域有了新的选择,即时现阶段,传统日化用品在线上的销售不尽如人意,但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

杜岩宏认为,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不仅是日化用品,其他行业也纷纷开始加大对线上渠道的布局,逐步放弃实体转向布局线上渠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线上渠道市场覆盖范围广,且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布局线上渠道,不仅可以降低对线下渠道的依赖,获取更多的话语权,还能够节省多层中间环节,降低企业成本。

新闻推荐

迪诺:用一场会议,看一个品类未来

迪诺 鏖战中国高端洗护市场多年,很多人知道这个品牌,却很少有人知道,迪诺的诞生源自一份对爱与美的坚守。1858年诞生于欧洲的迪诺品牌,它的诞生只是心疼妻子的丈夫为了保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