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本土第一护肤品牌 年零售将过100亿?

化妆品安全网 2015-12-04 19:05 大字

[摘要]目前中国年回款额过10亿元的本土化妆品牌有几个?一双手都快掰不过来了,答案是超过10个。 居然有这么多人买国产化妆品,谁说中国消费者“崇洋媚外”的!谁说中国品牌干不过洋

目前中国年回款额过10亿元的本土化妆品牌有几个?一双手都快掰不过来了,答案是超过10个。

居然有这么多人买国产化妆品,谁说中国消费者“崇洋媚外”的!谁说中国品牌干不过洋货的!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中国消费者最喜欢买哪个国产牌子的化妆品吗?

就像下馆子,哪家人多哪家好吃。严谨的用数据说话:当然是营业收入高的牌子受欢迎。

权威数据调研公司贝恩咨询在不久前发布的《2015中国购物者报告》中指出,近年国产护肤品牌已连续从外资品牌手中夺得市场份额;另从尼尔森的数据来看,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中国本土第一护肤品牌 年零售将过100亿?

这说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化妆品正在逐渐崛起,对抗外资品牌的阻击战也有不小的成果,国产品牌已经慢慢摆脱了原有的弱小地位。“中国本土第一护肤品牌”这10个字放在今天,已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这个桂冠,被一个有着84年历史的民族品牌摘走了。

今年7月,在京发布的《2015中国化妆品品牌50强》榜单中,百雀羚位居榜首。

2015年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月。今年3月在百雀羚2015全国合作商会议上,百雀羚曾定下一个让人咋舌的目标:今年将累积上市141个新品、累积广告投入约6.8亿元,计划实现零售120亿元的目标。

百雀羚对销售目标一向比较谨慎,此前对外公开宣称的数据是:百雀羚连年实现超过35%的复合增长率。照这个数据去折算,认为其2014年销售额绝对不低。

有人要问:百雀羚为什么能成为第一?

84岁的历史长河,淘出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品牌

说到这一问题,要将时针拨回1931年的上海。

中国本土第一护肤品牌 年零售将过100亿?

1931年的上海,正好处在中国近代化妆品行业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广生行(上海家化前身)、东方化学工业社等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一定规模,而来自国际市场的妮维雅等品牌,更是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就在这一年,百雀羚品牌正式诞生。

从那个时候开始,百雀羚就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护肤品牌,那个绘满五彩小鸟的蓝色小圆铁盒子被摆上了众多女性的梳妆桌上。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雀羚母公司——上海富贝康公司组成公私合营公司,产品体系增加到8类的66种产品。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百雀羚仍然是本土护肤品牌中的代表,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据了解,即便当时的商业并不发达,在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也能看到百雀羚的身影。

2000年,百雀羚公司改变国企的身份,更名为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引入了民营资本和生产管理体系,改制成为一家民营企业,不断扩充产品线,护肤品、护发素、香皂、花露水,甚至还推出小百羚切入儿童市场。

百雀羚之所以到今天还能保持住第一护肤品牌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80多年的历史沉淀。进入21世纪后,国际大牌屡屡爆出质量问题,消费者不再盲目认为“进口等于安全”,国产品牌,尤其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国产品牌由此进入她们的视线。加之民族感情和怀旧情结的影响,百雀羚的重新焕发生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看似是偶然,其实也是国货复兴浪潮中的必然。

重生:拥抱年轻消费者

在国货复兴的过程中,历史故事固然可以讲,但要真正地走向未来,光“回味”显然还不够。勇于进取,是百雀羚成功复兴的最重要原因。

中国本土第一护肤品牌 年零售将过100亿?

而百雀羚彻底地重生,是从2008年开始的。这一次,百雀羚选择了重新进行品牌定位。

近年来,随着“草本”、“汉方”、“中药”等概念在护肤品行业的兴起,霸王、相宜本草、美即(已被欧莱雅收购)等国产品牌纷纷举起了“东方滋养”的大旗。2008年前后,百雀羚定位天然草本护肤,推出全新形象,迎合了当代年轻消费者的新需求。

围绕着这一全新的市场定位,百雀羚将产品扩展到经典、草本、水嫩倍现多个系列,单品丰富至上百个;找到香港的设计师设计出全新的包装;找来莫文蔚作为品牌代言人……

另一方面,百雀羚在广告宣传上投入巨大,希望借力娱乐营销打造更加年轻化的品牌形象。《中国好声音》至今已开播了四季,在前四季,百雀羚都与这个中国最热的综艺节目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其中第四季的好声音项目合作就达2.6亿。不仅如此,百雀羚去年12月还在湖南卫视金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投下了2.1亿元的巨资。今年,百雀羚的广告费用加在一起可达6.8亿元。

新闻推荐

二线城市为何钟爱原装进口美容院专业线产品?

【引言】“二线城市”已经不再是一个区域名词,它是一个营销术语?是商家的必争之地?是一个品牌的战略定位布局? “二线城市”就像“粉红经济”一样让众商家品牌趋之若鹜,或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