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中峰村:抓党建促脱贫 红色旅游带来“发展春风”

桂林日报 2020-07-07 12:39 大字

6月29日,在中峰村初心教育馆,第一书记唐成正在给参观人员进行义务讲解。

□本报记者刘健文/摄

5月13日,坐落在资源县中峰村的初心教育馆正式揭牌,油榨坪会议旧址和初心教育馆的建成,是依托当地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打造的一个教育基地,也是中峰村通过党建带动扶贫的主要途径。同时,该村结合红色文化教育和乡村旅游,推动村产业和消费升级,以“党建+红色教育+党支部+农业观光旅游”模式,覆盖了全村贫困群众51户221人,人均年收入提升5000元。2018年底,中峰村全村仅剩1户还未实现脱贫。

6月29日,“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记者来到中峰村初心教育馆,正遇见中峰镇中峰村第一书记唐成在给参观人员充当义务讲解员。唐成介绍,仅29日上午,就已经有50余人到初心教育馆进行参观学习,开馆至今已经接待了上千人。

“初心教育馆的建成是我们中峰村贫困群众收入的另一个增长极,通过文旅融合互惠互利的发展,使贫困群众又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既开辟了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又巩固了我村的脱贫成效。”唐成说。

“我家以前一直种植柑子、红提和红薯。现在初心教育馆建成了,那些游客会到我的葡萄园里采摘,赚钱变得容易了。”脱贫户康力说,政府还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现在每年都有两万多元的稳定工资收入,不仅实现了脱贫,日子也越过越好。

与此同时,该村还创新脱贫新模式,组建产业支部,强化村党组织对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领导,将村党委建在产业链上,党员示范岗建在致富项目中,探索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支部+基地”“支部+电商”等模式。如今初心教育馆建成后,可以将3个支部的产业链融合在一起,抱团发展,能辐射带动221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我们村主要以种植红提、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为主,以及养殖牛、土鸡、土鸭、冷水鱼等高山特色土货,全部搭建在支部产业链上,形成了‘种养有发展,销售有渠道,收入有保障,致富有信心’的良性发展格局。”唐成说,同时,该村还针对贫困群众就业难问题,实行公益性岗位评定,优先考虑贫困群众,不仅实现了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还给他们添加了一笔稳定的收入。

新闻推荐

李秀玲:助力社区公益14年

图为结束巡防后的李秀玲。记者陆鑫摄丽君社区居民李秀玲今年78岁,是一名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后,李秀玲就从资源县...

资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