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莫千林:只要肯努力,没有脱不了的贫

桂林日报 2018-07-05 12:52 大字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刘丰斌

当资源县资源镇官洞村村民莫千林在贫困户脱贫摘帽“双认定”验收表签上自己的名字时,他瘦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莫千林从小因小儿麻痹症右腿行走不便,妻子也是残疾人需要他照顾,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他一个人肩上。但他不等不靠,一个人耕种12亩地,硬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了一家人,送3个孩子上学(两个女儿大学毕业),成功脱贫摘帽,书写了一段新时代下的励志传奇。

3月下旬,资源县资源镇官洞村的一栋没有粉刷的红砖房前,莫千林扛着一把锄头一瘸一拐地往房前的地里走去“今年我准备种4亩冬瓜,趁着天气好我先去把地弄好。”莫千林一边艰难地往前移动双腿一边笑着说。

今年53岁的莫千林有着不幸的人生,刚出生没几个月,他就被诊断患有了小儿麻痹症,右腿残疾。身体的残疾并没有让莫千林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反倒让他比常人有更坚定的生活毅力,农村里其他人能干的活他基本能干。“日子是苦一点,但自己比别人多付出点,总能找到出路的。”莫千林说。

说来容易做来难。莫千林一家5口人,2015年,大女儿虽然已大学毕业,但小女儿和儿子还在读书,妻子是聋哑人,而且还患有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不仅干不了活,每月还需吃药稳住病情。当年,他被精准识别为村里的贫困户。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颗贫困的心。”面对人生中的不幸和现实生活中的磨难,憨厚的莫千林脸上总挂着笑容。莫千林告诉记者,如今国家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种养有奖补资金,又提供免息贷款,这更增添了他脱贫的信心“党和国家很关心我们这些残疾人,但我们也不能坐吃等要,要真正脱贫关键还是靠自己。”莫千林说。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6年,多年种植葡萄没有赚到钱的莫千林开始改种蔬菜。“资源大家都在种普通提子,我就想跟别人种点不一样的。”莫千林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多年来在市场上卖菜,他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不仅拉蔬菜到市场卖,还在市场收集各种蔬菜的销售价格的信息,并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种植什么蔬菜。2016年,莫千林在村里租了12亩地,种上了辣椒和季节蔬菜;2017年,莫千林又根据市场变化改种八棱瓜。一个人打理12亩地,他早出晚归,一天全都扑在在田地里。这在身体健康的人看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右脚残疾的莫千林却做到了。“我们都没见过像他这么吃得苦的人,太拼了。”官洞村村主任莫千群是莫千林的帮扶人,说起莫千林,他赞许地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让自己种的蔬菜能卖个好价钱,莫千林经常用三轮车拉蔬菜到桂林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卖。桂林果蔬批发市场的蔬菜批发交易一般是凌晨一两点,为了能及时赶上交易时间,莫千林经常是白天把蔬菜择好装车,早早吃过晚饭就开着三轮车往桂林赶,一路颠簸三四个小时,到桂林五里店果蔬批发市场的时候已是晚上11点多。卖完菜,舍不得花钱在桂林住一宿,连夜又赶回家里,一夜都没得休息。来回一趟8个小时,回到家的时候莫千林的手臂和身体都僵了。“这也是没有办法,住一夜要花钱还耽误第二天的活。”莫千林说。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两年的蔬菜种植让莫千林每年除去成本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最困难的日子即将过去了。”莫千林告诉记者,如今他的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妻子的病情也还稳定,现在只有儿子还在读职高,肩上的担子轻多了。“只要肯努力,脱贫就不是什么难事。”莫千林笑容满面地说。

新闻推荐

资源国际漂流精英挑战赛今日开赛16国20支世界级专业队伍将在丹霞碧水间一决高下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6月26日下午,资源县召开2018国际漂流精英挑战赛暨体育文化周记者见面会,通报了大赛准备情况以及赛程。...

资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