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严寒中的“温暖故事”

桂林日报 2018-02-02 11:16 大字

志愿者们在铲雪保障路面安全。

赵鑫患有严重的风湿,在山上值勤时膝盖时刻在痛,每隔一个小时他必须进车内用空调对着膝盖吹几分钟才能继续工作。

医护人员的坚守让游客们玩得十分安心。

□记者蒋伟华通讯员曾治云/文记者蒋伟华/摄

患风湿的交警坚守高山、姐弟上山当志愿者……连日来的严寒让资源县的温度降到“冰点”以下,冰雪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为了保证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安全,资源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寒冬中,涌现了一个个“温暖故事”。

忍受风湿疼痛的交警坚守高山

近日,记者从资源县城来到海拔上千米的隘门界,虽然当天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摄氏度,但依然挡不住游客的赏雪热情,只见几公里的道路上排满了大巴和小车。为了维持秩序,交警在各个关键路口设卡指挥交通。

“我已经在这里守了好几天了。”资源县交警大队秩序组二组的民警赵鑫一边指挥着来往的车辆,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他以前在某特种部队服役,后来转业到资源当上了交警,长期的训练让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一到冷天双腿就会疼痛。

今年的冰冻情况较为严重,全县的交警都上岗保障,他也不例外。从1月26日开始,他就开始来到隘门界指挥交通,每天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游客多的时候一天有两三万人。”赵鑫说,1月28日下午5点左右,一位中年大姐用丝巾吊着手臂,在同伴的陪同下找到他。一问,大姐是柳州人,赏雪的时候不慎滑倒,把手给摔伤了,而值守在景点的救护车刚刚送一位伤者去医院还没回来。大姐乘坐的旅游大巴停在几公里外的地方,山上信号不好一时也联系不上导游。为了让她尽快得到治疗,赵鑫让她上了警车,送她到了医院接受治疗。

“每隔一个小时,我就会进车里缓解几分钟。”赵鑫坦承,零摄氏度以下的严寒,对他来说确实是个考验,因为膝盖几乎一直在痛,为了能缓解一下,每隔一个小时他就必须进警车里打开空调对着膝盖吹几分钟,然后再出来站岗指挥。

“大家都在坚持,我不能拖后腿。”赵鑫的一席话让人感动不已。

雪地里的“白衣天使”

赏雪途中除了警车,一旁的一辆救护车也十分显眼。

车上两名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坐在车内安静地等待着,他们是资源县人民医院外科医师邹勤和急诊科护士赵政涛。

邹勤告诉记者,当天轮到他们医院的医生护士值班。从1月27日开始,资源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资源镇卫生院等医院就轮流派出医护人员和司机到隘门界值守。值班时间从早上8点到下午五六点,主要是预防来游玩的游客摔伤或被冻伤后得不到及时治疗。几天来,虽然没有重大事故发生,但他们一刻也不松懈,中午基本就近买碗方便面解决午餐,实在冷了就到外面看看雪景,活动一下。

20多名志愿者上山服务

越往上走,天气越冷,结冰也越来越厚。在一个弯道旁的空地上,一个遮雨棚下坐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大家正围着一盆烧红的木炭烤火取暖,他们的手上,还端着一杯热乎乎的姜茶。

这里是资源县团委组织的志愿者服务站。

今年16岁的石绍贵和20岁的粟琪茗正在旁边奋力地拿着铲子和锄头除雪,两人都是学生。

石绍贵告诉记者,这次他和姐姐都来当志愿者了。他是高二学生,姐姐在读大学,姐姐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当志愿者,受姐姐的影响,今年他报名参加了志愿者,上山除雪给游客送温暖。粟琪茗说,他是资源镇修睦村人,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有8个学生参加了这次志愿活动。

资源县团委书记唐荣红说,这次他们一共组织了20多名志愿者开展服务,大部分都是学生,除了石绍贵两姐弟,还有一个三姐弟“团队”。这些学生轮流到游客集中的隘门界开展志愿服务,每天都要工作几个小时,有时车子不方便上山,他们还得拿着东西,走两三个小时的路上山服务,精神实在难得。

游客感慨地告诉记者,他们在赏雪的同时,看到当地的交警、医生护士以及志愿者等在山上坚守,他们心里踏实了很多。他们的坚守,给游客带来了温暖,也成为雪景中的另一道独特风景。

新闻推荐

河北省政协委员:利用优质书法资源打造“北方书法圣地”

河北省政协委员寇学臣张瞬晗摄提起书法文化圣地,人们自然想到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兰亭序》的所在地——浙江绍兴。而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却有着丰富多样的书法文化资源,等待被整体观照、深入挖掘...

资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