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邂逅“快乐童心” 让文化传承更有“温度”

桂林日报 2019-10-24 11:02 大字

在南溪山小学的团扇制作课堂上,团扇非遗传承人正在指导孩子制作团扇。记者陈静摄

在石油小学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孩子们表演渔鼓。记者陈静摄

“打起渔鼓咚咚响,上得台来把曲唱……”孩子们穿着“民族风”,抱着渔鼓,稚嫩的声音传唱着具有300年历史的“桂林渔鼓”。民间工艺大师走进小学校园,手把手教授团扇、石画等“非遗文化技艺”,孩子们在学习传统技艺,领会工匠精神的同时,也感受到传统文化无限的魅力。

如今,在桂林市各所小学校园,类似这样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已成为“常态”。近年来,桂林市深入推进“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不断加快“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步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桂林市“非遗进校园”活动也在持续推进,不仅提高了“非遗”的可见度,更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对非遗文化认知和喜爱的种子。

□本报记者张苑陈静

课堂:“古老文化”与“快乐童心”的奇妙碰撞

用特殊的材料浸泡加固后剖成细丝,编成团扇的骨架,孩子们在宣纸或白纸上画上或贴上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山水画、人物等,再经过剪裁、包边等工序,制作成一把独一无二的团扇,这是南溪山小学的非遗课堂。

“这样的方式颇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在采访中,南溪山小学的马老师告诉记者,将桂林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团扇引入艺术课堂,孩子们学着制作团扇。“我画的是我喜欢的小猪佩奇。”“我贴的昭君出塞,这样的风格更适合团扇。”孩子们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团扇并亲手制作,对于非遗的传播和传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采访中桂林集扇斋非遗传承人黄可人介绍。她说,团扇早在诗人王昌龄的《长信愁》中便有记载,诗中所提的“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讲述的便是宫女们手持团扇徘徊度日,消磨时光的场景。上课前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已经是半成品的扇骨,再由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图案或者颜色绘制。这样制作的团扇虽然并非传统的团扇那么精巧,但孩子们通过了解团扇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也让古老的团扇迸发新的活力。

“葡萄下,海棠花,鲜明雅秀……”前不久,在逸夫小学的社团活动课上,一场生动的文场表演课正在进行。据了解,为丰富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加深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逸夫小学的社团活动中就新增了“文场社团”内容,学校聘请广西非遗戏曲传承人顾青老师到校为社团孩子们教唱文场。

当天,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和学校老师了解了文场的四大调,即“越调”“滩簧”“丝弦”“南词”,并学着用碟筷为演唱伴奏。“非物质文化一点都不神秘,而且特别有意思,我回家了要教我妈妈一起唱。”六年级一班的陈元朗高兴地说。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鼓励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的内容赫然在列。如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送进校园,带到孩子们身边,让这些传承千百年的优秀文化技艺植根于孩子的心田,这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文化教育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直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氛围日渐浓厚,桂林市教育部门及各小学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2014年,桂林市教育局、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联合开展了戏曲进校园示范性演出,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为桂林市中小学艺术教师作了桂剧、彩调、文场经典剧目展示、讲解,让中小学音乐教师更全面地感受传统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此外,桂林市教育局还进行戏曲进校园的系列师资培训,通过集中培训、邀请专家进校园表演、辅导及排练等多种形式,提高中小学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方面的专业素质,并利用比赛、交流演出等艺术教育活动,普及地方戏曲基本知识,推动“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

2016年,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命名揭牌一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其中传承示范学校是首次授牌,全市有6所学校名列其中,分别是:桂林市东江小学、秀峰区桥头小学、秀峰区飞凤小学、叠彩区大河中心校、桂林市石油小学、永福县罗锦镇罗锦小学。

作为桂林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近3年来,这些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特色活动。

作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曲艺)传承基地,桥头小学充分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把桂剧、彩调、渔鼓、文场、傩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

永福县罗锦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彩调之乡”的美誉。永福县罗锦镇罗锦小学以彩调为特色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成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小小志愿者”。

此外,市石油小学的渔鼓、大河中心校的龙舟歌、飞凤小学的竹竿舞、市东江小学的彩调等,都各具特色,吸引了不少孩子参与其中。除了6所被授牌的学校外,桂林市其他学校也在纷纷以“非遗进校园”为主题开展各类特色活动。

2018年,“桂林石画·平山小学非遗传承基地”在平山小学揭牌。桂林石画传承基地成立后,桂林石画非遗继承人定期到学校给教师培训指导,并组织学生学习桂林石画,体验制作工艺,感受桂林石画的魅力。“学校是非遗文化传承的沃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平山小学负责人表示,平山小学尝试把石画艺术与本土校本课程结合,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得到传承。

平山小学的桂林石画课堂,大河中心校的戏曲文化社团,石油小学的渔鼓进课堂……一边是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师生们在传承人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中充分领略非遗的魅力,感悟桂林传统文化的内涵;另一边,校园文化也通过非遗这一载体有了不一样的文化魅力和底蕴。

“没想到孩子能直接从课堂上学习到这样的传统文化,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市民马先生的女儿在逸夫小学读六年级,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孩子表演文场《月夜秋声》让家里人赞叹不已,家里不少老人都是曲艺爱好者,看到孩子也喜欢传统曲艺特别欣慰。

“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不仅有助于广大少年认识非遗、增强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非遗保护与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既有助于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熟悉非遗,更实现了非遗在少年一代身上的继承与发展。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桂林市正有序开展非遗传承基地、传承示范学校、非遗展示中心建设:依托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壮族“三月三”非遗系列活动加大宣传,营造全民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非遗进校园和戏曲进校园活动,增强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走近孩子,带去展演教学活动,这些流传千年百年的非遗文化,与孩子们一次次亲密接触。如何从浮于表面的展示逐渐到深入的浸润,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孩子身上更加“鲜活”起来,成为了文化及教育界共同探讨的话题。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人走技失”。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让“手艺人”代代相传。因此,学习了解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成为当务之急。

“非物质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采访中,市群众艺术馆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桂林市作为文化大市拥有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些非遗项目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生存困境。近年来,随着“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持续推进,不仅提高了非遗的可见度,更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对非遗文化认知和喜爱的种子。非遗进校园,正在加速破解因民间艺人老龄化、保护资金不足、政策不健全等因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人亡艺亡”的“传承迷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教研室的何乃柱博士表示,老技艺需要新传人,让非遗文化源远流长,让不同时代的“手艺”代代相传。他说,将非遗与个性化教学相融合,为中小学生提供丰盛的非遗课程“自助餐”,传承非遗的“匠人精神”、擦亮中国的非遗品牌,让这些古老艺术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就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走出博物馆、迈出课本,根植于校园、萌芽于课堂、绽放于心中。

新闻推荐

桂林市属4所新学校昨举行启用仪式 新增学位1400多个

本报讯(记者邱浩)昨天上午,桂林第十八中学初中部横塘校区、中山中学城北校区、桂林市桂西幼儿园、桂林市三皇路幼儿园分别举...

永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福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