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靖江王与阳朔古石城

桂林晚报 2020-11-19 10:25 大字

阳朔古石城西门

古石城中军寨出土的部分石雕

古石城东门

■朱锋/文莫树英/摄

明代靖江王文化是桂林历史文化和湘桂古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参与续修《阳朔朱氏宗谱》及配合当地政府、村民保护、开发利用阳朔古石城,近几年来,笔者对阳朔县朱氏各支系的历史演变、发展状况及阳朔古石城历史、现状等做了多方调查,现就桂林末代靖江王朱亨歅与阳朔古石城的一些相关情况摘要如下,与专家和读者共享。

荣穆王朱履祐爽诺朱亨歅险些丧命

桂林靖江王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守谦受封(同时受封的还有秦、晋、周、燕等九王),至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十一月王国亡,存世280年,传11世孙、14王。按靖江王朱氏辈谱,除首任靖江王朱守谦外(朱元璋尚未赐予辈谱),靖江王传了“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10辈,末代靖江王为朱亨歅。

朱亨歅(1596-1650)为靖江宪定王朱任晟嫡长孙、朱履祥嫡长子,其册封之路异常艰辛,险些丧了性命、不得承袭。宪定王朱任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薨时,大明王朝已败象尽露,湖北、山东、云南、广东、广西、江西、陕西及辽东先后发生了民变、兵变,社会动荡不安,规模较大的有张献忠农民起义及稍后的李自成农民起义。朱任晟嫡长子朱履祥已早逝,按例应由朱履祥嫡长子朱亨歅继承靖江王位,可朱亨歅王叔朱履祐以玉哥(朱亨歅乳名、时年已13岁)尚未成年为由,承袭了靖江王爵、即荣穆王,并承诺此后仍将侄儿玉哥立为世子,即朱履祐之后由朱亨歅承袭靖江王爵。不料年深日久,王叔朱履祐“渐渐心变,袭封之事全然不提”,后来竟立了其庶长子朱亨嘉为世子,甚至还听信身边小人谗言,用“挖墙压死、暗箭射死、毒药鸩死”等卑劣手段,欲加害朱亨歅。或许是天理不容,或许是朱亨歅命不该绝,在朱亨歅老师钟敏之教授及部分族人的庇护下,朱亨歅竟逃过了种种劫难。无奈之下,朱履祐便将朱亨歅赶出了王城,任他“自生自灭去了”。

朱亨歅流落大冲嵅始修镇国将军城

现存的阳朔古石城因“抬头无处不见山,低头四顾皆为石。城门城墙为石头垒筑,井为石头井,路是石板路,建房盖房更是石头……”而得名。在研究阳朔县历史的相关工作中,对位于葡萄镇杨梅岭村委的古石城涉及的种种问题,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这些问题主要是:古石城何时、何人所建?用途为何?

当地人称为石头城的阳朔古石城,筑在葡萄镇杨梅岭村委大冲嵅(2009年后已无村民居住)、小冲嵅、大岩头自然村的高山峻岭间,方圆近10平方公里,有东西南北城门4座、现基本保存完好;原有小城门24座、现保存18座;原有点将台、中军寨,现存遗址;古石城下有古庙4座,现存2座(仅遗存部分建筑);城垣用方形巨石干垒而成,高4至5米,厚3至4米。古石城现存建筑最完好、雄伟的当数东城门,该门高3.28米,宽2.92米,门洞纵深4.62米,矗立于两山之肩,城墙似龙蛇摆阵,向两边山峰攀延,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如此规模宏大的城堡,会是什么人建的呢?阳朔史书无考,当地村民传说有二:一为石头城建于明朝年间,为靖江王所建,是靖江王府的一处附属建筑,作屯军、屯粮之用,因其城门、城墙的设计均与桂林靖江王城的建筑风格极为相似。二为石头城建于清朝咸丰年间,为附近山民所建、作避乱之用,因当时社会动荡,匪贼四起。通过走访调查,笔者倾向于前者,确切言之,为末代靖江王朱亨歅所建。清朝咸丰年间仅是重修、加固了部分防御工事而已,曾有大量清兵驻扎,主要为了对付洪秀全的太平军。仅凭当地山民之力,在咸丰乱世是难以筑成如此规模宏大的城堡的。

相传朱亨歅被王叔朱履祐逐出桂林靖江王府后,曾一度沿漓江而下,流落到了现在阳朔县杨堤乡、葡萄镇一带,被大冲嵅村的山民收留。追踪而至的是曾任朱亨歅、朱亨嘉老师的钟敏之教授。这钟敏之教授可谓是靖江王府中二百余年间的一位奇士,足智多谋、忠孝仁义,对朱履祐、朱亨嘉迫害朱亨歅的种种行为非常不齿,坚持以“君臣之礼”待朱亨歅,并联合朱亨歅部分宗亲及当地山民为朱亨歅打抱不平,“具状告至抚院衙门”,桂林知府刘江奉旨“将那王府用事之人夹打供招,尽得其状”,之后将玉哥朱亨歅所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具文呈报广西抚院王尊德处,王尊德报至朝廷,几经数年周折,玉哥终于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六月得封镇国将军。但玉哥也进驻不了靖江王府。于是,他便凭着朝庭对镇国将军的赏赐、俸禄及桂林知府、临桂知县、阳朔知县的资助,仿桂林靖江王府,在大冲嵅、小冲嵅、大岩头处兴建了一座规模雄伟的镇国将军城。

现存的阳朔县葡萄镇报安村朱氏手抄家谱,载有“祖先原朱洪武族支系,桂林靖江王第八子孙”“始祖朱亨聪公携家室避战祸从王城迁至……”报安村与古石城仅数里之隔,报安村朱氏应属当时依附朱亨歅的“玉党”。大冲嵅村最初为龙氏所居,相传与后来居住在桂林王城旁东巷1号“龙氏故居”的名门望族渊源颇深,是否与朱亨歅曾流落大冲嵅村有关,尚待考证。

石头城金戈铁马朱亨歅无力回天

朱亨歅选择在大冲嵅一带深山中兴建镇国将军城,除对当地山民在其落难之时伸出援手心存感恩之心外,更多的是听从了恩师钟敏之的建言,看重了这一带山水风光和军事区位优势。石头城所在之处为崇山峻岭,远看竟似一朵巨大的“莲花”盛开于天地之间;在城内环视众山峰,见到的又如两条巨龙起伏翻腾……这一切,无不张扬着王者之气概。古石城东面为漓江,西边是苍梧大道。苍梧大道是古代、现代岭南地区联结中原的一条交通要道,北上经湘桂走廊可达湖南、京城,南下经阳朔分别可通番禺(广州)和廉州(合浦)、安南(越南)。占据此地,可谓掐住了桂林南下的水陆交通咽喉,亦可牢牢守住了桂林的南大门。现古石城东北面仍有一村庄名古隘,古隘者,古代重要之关卡也。

朱亨歅王叔朱履祐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袭封靖江王,明崇祯七年(1634年)薨。其庶长子朱亨嘉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袭封。阳朔古石城就是在1627年至1638年这11年时间中兴建而成的。其中重要缘由有三:1627年朱亨歅得封镇国将军后,方有能力筑城;1638年9月朱亨嘉袭封之日,当天即将朱亨歅软禁、长达8年,朱亨歅不可能去筑城;1646年朱亨歅得封第十四代靖江王,至1650年靖江王城被清军所破、朱亨歅缢亡,短短战乱中的5年,朱亨歅亦不可能筑成如此规模宏大的石头城。

话说朱亨歅得封镇国将军后,在恩师钟敏之及叔祖朱任昶等宗亲“玉党”的大力帮助下,在大冲嵅、小冲嵅、大岩头一带大兴土木、招兵买马,力求在当时的乱世中对国家社稷有所作为。现在,古石城呈现给后人的城门、城墙、庙宇等种种遗存,都在佐证着这样的结论:这里曾是一座盛极一时的城池!那些从被称为“中军寨”“点将台”处挖出来的、雕刻有各种图案的建筑基石,代表的就是尊严与王权。

以为人厚道著称于世的朱亨歅,天命注定不是那乱世枭雄。虽然他筑得固若金汤的石头城,却防不了小人的算计:1638年9月末的一天、朱亨嘉袭封第十三任靖江王之日,朱亨歅不计前嫌前往靖江王府向堂兄朝贺。“有意迟来,羞辱本王,乃藐视朝廷也!左右,将这不忠不孝、狂悖无礼之徒给本王拿下!”本应袭封第十三任靖江王的朱亨歅不但被堂兄朱亨嘉顶替了王位,从此还被软禁了8年,小冲嵅、大冲嵅处那镇国将军城也就从此偃旗息鼓、千军万马亦作鸟兽散去了……

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初三,朱亨嘉自称监国,很快即被南明政权推翻监禁,于次年四月被隆武帝下令缢杀。隆武元年十二月,朱亨歅获隆武帝册命为第十四任靖江王,即是最后一任靖江王了。朱亨歅袭靖江王5年,在王城接待过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组织过瞿式耜、张同敞等南明众将领勠力抗清,可大厦将倾、非一人之力可拯救,南明永历四年(1650年)闰十一月十七,因拒不降清,末代靖江王朱亨歅与世子、长史、宗室共6人,被降清明将孔有德下令缢死于王城西门外民舍,著名抗清将领瞿式耜、张同敞亦同日被处死。

“王宫徒鞠草,行殿久埋榛。”这是南明著名抗清将领瞿式耜当年描写靖江王城的诗句,充满了沧桑与无奈。现在的靖江王城、阳朔古石城呢,呈现给人们的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近400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得失成败、兴衰荣辱,自留后人评说。

新闻推荐

“岩壁芭蕾”

11月13日-15日,由阳朔县人民政府、市体育局主办的桂林攀岩赛暨2020第十三届阳朔攀岩节在阳朔举办,来自全国各地400名攀岩爱...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