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安全生产八桂行走进桂林

桂林日报 2020-06-30 10:58 大字

本报迅(记者周文俊)近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开展安全生产八桂行走进桂林活动,邀请新华社、中新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站、广西日报等10多家新闻媒体走进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阳朔县,采访报道桂林市少数民族村寨防火、防汛抗洪救灾等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寨子里现在已经组建起了一支20多人的义务消防队,每晚都要巡逻一下,一两个月还要开展一次消防培训,大家积极性很高,就是为了预防出现寨子再次着火的惨剧。”在龙胜龙脊镇金竹壮寨,寨主廖瑞庭近日向记者介绍说。

金竹壮寨是龙脊十三寨的“第一寨”,现有86户人家380多人口,是我国典型的壮族村寨。寨内全是依山而建的“杆栏式”吊脚木楼,2014年被国家民委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不过,由于吊脚木楼的木质结构,特别容易发生火灾。2018年该村因为村民装修时使用明火不慎,导致许多房子被烧,村民损失惨重。

龙胜县消防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说,为破解村寨防火问题,该县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部门广泛发动群众,在村里组建义务消防队伍、建起微型消防站和多个消防水炮、配备一些消防器材和衣服等设施,并定期对义务消防员进行培训,确保一旦发生火灾等意外,村民们可以在培训后利用消防设施,第一时间就近控制或消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同时,消防部门在接到火警后,也可以在25-30分钟赶到现场救火。此外,当地还对用电线路进行了更新,避免线路老化等引起火灾。据了解,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县进行推广,确保山区所有少数民族村寨用电安全。

进入6月以来,桂林市遭受持续的强降雨天气及其引发的洪涝和地质灾害。其中,阳朔县是受灾严重的县区之一。在高田镇古登村委,村主任周金茂告诉记者,像这样高强度、持续时间那么长的暴雨,自己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

持续的暴雨袭击,引发了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许多村民房子也因山体滑坡被推倒。同时,一些硬化道路开裂,道路两旁不少地方出现塌方。记者从阳朔县坐车进入村子看到,进村道路两旁不少地方塌方,所幸当地党员干部和村民们已将塌方处进行清理,村民可以顺利进出。

道路畅通以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已经将帐篷、水、大米等物资运送进村。记者进入村里时,村子附近搭起了一个个的小帐篷,村民的床铺、棉被等已经铺好。受灾村民说,前两天都是住在亲友家里,现在有帐篷住了,终于不用麻烦亲友们了。

新闻推荐

阳朔迅速开展灾后秩序恢复工作

本报记者李耿通讯员谢次娣“太感谢了,我一直为被淹过的玉米发愁,志愿者一个上午就帮我抢收并卖出500多斤玉米,收入上千元。...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