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天天满座 民宿备受青睐 “五一”小长假乡村游独领风骚

桂林晚报 2020-05-08 08:43 大字

“五一”小长假,老少咸宜的农庄休闲游受到青睐。

“五一”假期已经落幕,遍布桂林的乡村旅游可谓扛起了旅游复苏的大旗。山水之间,果园内外,民宿户外,自驾游、休闲游、亲子游、亲水游成为了假期市民和游客“耍桂林”主要的打开方式。

草长莺飞的季节,正是望山看水的好时候,“五一”假期打开了乡村旅游复苏的契机,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老锅老灶老味道、土生土长土特产、原汁原味原生态,将吸引更多的市民到乡村休闲旅游。

假期农庄开始“天天满座”

“不加菜了,一律不加菜了,厨房没有时间再炒菜了。”5月5日,雁山区竹江路旁一家农庄的老板娘对着陆续进入餐厅的客人们说道。她没有想到,沉寂了3个多月的农庄一下来了这么多人,为了不让客人饿着肚子败兴而归,老板娘拉着几个服务员到厨房帮忙,“还可以点火锅,我们抓紧帮你们弄,一个小时内吃上饭。”饥肠辘辘的游客们抢着下单。

在这家农庄,有枇杷、桑葚采摘项目,还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儿童游乐场等户外运动设施以及亲水池,因此小长假期间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青睐。“我们也没有什么具体目的地,就是因为疫情在家呆久了,就跟着导航过来了,没想到人是真的多。”从秀峰区出发的罗先生给记者看了一下账单,这次农庄消费530元,“一家10人开两辆车来的,我觉得这钱花得值,大人们得到了放松,小朋友们摘果子也乐坏了。”

记者在这家农庄大致数了一下,从11点至13点,有40多辆私家车鱼贯而入,还包括一辆中巴,陆续还有游客和市民驾车驶入。农庄一个中午的接待人数不下200人,能够容纳20桌客人的餐厅大堂和包厢全部客满,“几个月没翻过台了,今天有桌翻了两次。”农庄经营者虽然忙碌,但也喜笑颜开,当天一天的餐饮、烧烤收入破万元不是什么难事。

记者了解到,从5月1日至5月5日,桂磨公路、阳朔等方向的私家车一直保持高流量,大部分都是去往灵川大圩镇、雁山区、阳朔遇龙河附近的农家乐和休闲农庄,一些经营者透露这是今年上半年生意最火爆的几天了,“基本天天满座。”

乡土民宿相对火爆

民宿也是乡村游体验中的重要部分,“五一”期间,桂林的民宿业也终于迎来了复苏的契机。

“‘五一’期间龙脊民宿100元两间”,看到微信朋友圈有这样的优惠信息,市民赵小姐立马点了进去,不过商家告诉他,小长假期间的客房已经全部订满,赵小姐有点吃惊。商家表示,“五一”期间天气开始燥热,作为天然避暑地的龙脊成为了很多市民选择的休闲地。

5月3日到龙脊游玩的柳州游客廖先生说,“我们下午自驾到达龙脊民宿,晚餐请商家准备了土鸡、土鸭、辣味和烧烤,第二天早晨去周边走走,走进天然氧吧呼吸新鲜空气,午饭之后返回柳州,玩得还是挺开心的。”这一行的花费人均不到200元,廖先生感觉是疫情期间最安全舒适的耍法了。

根据马蜂窝旅游平台的统计,“五一”假期民宿预订量环比增长233.7%。Airbnb爱彼迎内部数据也显示,国内民宿市场在“五一”期间出现了恢复信号,人员密度相对较小的“乡村民宿”成为兼顾休闲放松与保持“社交距离”的好去处。

阳朔遇龙河边一家民宿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从4月开始,民宿预订量就已经逐渐上升,“五一”期间已经恢复到平时周末的水平,“客房住了90%,每天还有4到5桌客人订餐。”让这位经营者欣喜的是,除了本地市民之外,广西区内、区外的游客也开始回归,“他们更愿意选择以往了解过、住宿过感觉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以保证疫情期间的安全。”

实际上,这些民宿在“五一”小长假开展的项目并不多,为避免人群聚集,可以户外徒步、亲水,或是简单到在花园里享受一杯清茶、咖啡,都成为了游客们的最佳选择。

桂林乡村游天地广阔

实际上除了农家乐、民宿之外,广义上的乡村游包括以乡土特色为内容的县域景点和景区,在这一方面,桂林拥有得天得厚的资源,小长假期间也为桂林旅游增色不少。

“五一”假期,灵川漓水人家、全州大碧头休闲度假区等户外景区也迎来了游览的小高峰。有山有水还有耍法,自然与人文资源的融合在疫情特殊时期更凸显了“性价比”。

除此之外,桂林各县域还拥有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这些也成为了乡村休闲游的热点之一。地处桂林市东郊海洋山脉腹地的化眉弄村,是一座镶嵌在群山间的中国传统村落。化眉弄自然村隶属灵川县海洋乡小平乐村委,植被茂密、银杏古树成林,这里不仅是春季看桃花的目的地,更是深秋赏银杏的目的地。每到这两个季节,便是化眉弄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时节。受到疫情的影响,这里还是一片静谧,一些来玩耍的市民游客赞其犹如世外桃源。

桂林的乡村游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内涵丰富。灵川古东景区这几天也接待了不少市民游客。溪水从脚面流淌,听着欢快的流水声,在山间呼吸新鲜的空气,或去乡村感受采摘、农耕的乐趣和桂北文化,让一家人玩得非常尽兴。“在这里孩子不仅可以尽情地亲水玩水,还有手工艺人教他做筷子,一家人围一桌吃着香喷喷的鼎锅糙米饭,很有意思。”游客苏先生说。

相对于封闭景区和其他文旅消费项目来说,乡村游更易让疫情之下的市民和游客接受,“五一”小长假乡村游挺起了桂林旅游半边天。市广电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游具有人口密度低、以户外景点为主的特点,从‘五一’假期来看,结合特色住宿、乡村文化的近郊乡村旅游回暖明显。”

下半年乡村游仍是休闲热点

即兴出游也成为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新趋势。根据网络预订平台数据显示,在假期的预订中,约75%的国内民宿为出行前7天内的预订,约60%的订单都是3小时旅行圈内的出游,同城游、省内游深受青睐。

具体到桂林来说,周边的农庄、民宿、乡村景区距离近,交通方便。目前除恭城以外,所有县域都已经通高速公路,进入了桂林“一小时交通圈”,一日游、两日游安排起来并不困难。用市民的玩笑话来说,早上嗦碗米粉,再泡杯茶,再慢慢考虑今天去哪耍都还来得及。有了“五一”出游的经验,很多市民也计划下半年可以多进行周边游和短途游,正好与舒适度高、私密性好、自由性强的自驾结合,是疫情期间休闲旅游的主要选择。

“五一”假期之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情况,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乡村休闲旅游是乡村新兴产业,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乡村休闲旅游成为一个选择。2019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乡村休闲旅游经营一度停摆,行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

4月以来,全国乡村休闲旅游业复工复市率超过60%,其中南方地区复工复市超过八成。接待游客量稳步增多。4月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亿人次,达到去年同期的三成,经营收入达40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30%。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五一”小长假乡村游的火爆,能佐证桂林旅游业复苏按下了“快进”键,旅游回暖正在加速。

记者沈青文/摄

新闻推荐

周红波在桂林市调研时要求 打造精品做出特色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陈娟)4月28日到29日,自治区副主席周红波率调研组到桂林市,深入叠彩区、阳朔县和永福县就城市管网建设、住房安全...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