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驴友攀爬破坏巨蟒峰被罚600万元,在广西攀岩界引发关注 户外攀岩 应注意保护自然景观

南国早报 2020-01-05 13:59 大字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闫芬丽)近日,3名驴友因使用电钻、挂片、绳索等工具攀爬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巨蟒峰,其中两人获刑,并处罚金;三人连带赔偿600万元,用于公共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1月4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这一事件在广西攀岩界引发不少思考。

对于这3名驴友攀爬巨蟒峰而受罚的事件,广西户外探险爱好者向航指出,据了解,这三人在得知巨蟒峰景点还未曾有人登顶,便通过微信联系,约好一起去“探险”。在明知景区不让私自攀爬的情况下,还携带了电钻、锤子、长岩钉、绳索等攀岩工具在巨蟒峰进行攀爬,并发布到社交媒体。这种为了追求刺激、出名的行为,已经超出攀岩爱好的范畴。

向航介绍,他们平时探洞比较多,即使这些活动具有科考性质,随行人员也特别注意保护当地景观。野外探险虽没有特别的规定,但他们在探洞时,都会仔细斟酌下降点、降落点,尽量避开一些景观优美的地方。她还透露,之前曾听说有俱乐部因抢占地盘而随意打钉开发线路,一些攀岩爱好者登顶之后有乱写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她希望年轻人在积极参加攀岩这项户外运动的时候,不要为了出名而破坏自然。

南宁户外运动协会会长赵忠军也表示,处罚3名驴友,他是支持的。这件事同样也给攀岩界带来一些反思。如何与自然相处、与当地人文相处,在今后的攀岩运动推广中要更加注重。

他介绍,随着攀岩被确定为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以及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该运动悄然走热。广西发展攀岩运动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条件是得天独厚的,并且从某些层面来看是优先于国内其他省市的。仅从攀岩线路来说,广西的自然岩壁攀岩线路超过2000条,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并形成了阳朔、马山、柳州、北流等一系列岩区,吸引国内外爱好者前来“朝圣”。

越忠军说,他们一般采取保护与发展并存的方式探索线路。不破坏当地的自然风景,尊重当地的自然人文,如道德规范一样进行自我约束。如广西一些地方有岩葬的习俗,他们会要求,攀岩爱好者尊重当地习俗,不要前往这些地方攀岩;桂林阳朔的岩场不开设在景区内,避开名胜古迹,让喜欢攀岩的人既能到周边的景区欣赏美景,也能在风景如画的山水中体验到攀岩的乐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后,他们还会在实践中探讨更多的和谐共处模式,让攀岩运动有序发展。

新闻推荐

桂林气象专家预计:1月气温偏高雨水偏多

本报讯(记者梁亮通讯员李岩)新的一年开始了,最近天气走势如何?桂林气象台的专家预计,2020年1月桂林各地气温偏高、雨水偏多...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