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人出游 西街随笔

梧州日报 2019-12-30 06:56 大字

西街一角(来自网络)

“阳朔的西街太吵了。”游人大多这么说。在我看来,这么说是走马观花的结论。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说,走马观花的人只是看看西街的“中心街道”。其实西街是一个“地方”,它宽约8米,长近800米,略呈东西走向,东到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其次,多数的游人只是看西街的中心街道,只看到夜幕降临霓虹闪烁的人头涌涌的“中心西街”,没有欣赏到“中心西街”绚丽霓虹照应下的古朴的建筑,而专门去看西街的人流,专门去听西街的声音,自然觉得它“太吵”。

所以,得把白天的西街和夜晚的西街结合起来“观看”,要将“中心西街”融入“地方西街”去看,才能体味到城墙、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这些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筑的历史沉淀;才能看到俊美的山,清澈的水,还有参天的古榕;才能真正看到“中心西街”里霓虹闪耀映照下的古朴建筑,才能感受到“地方西街”别样的魅力。

西街是有休闲一面的。拍几张照片,表示“到此一游”是无法感受的。得住下来才能体味。长时间的度假,对一般人来说,不太现实,那就小住吧。

西街是漂亮的。西街的漂亮,在于自然景观与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在于精致的亭台楼阁和石刻,在于锦绣的山、清澈的水和参天的古榕树,在于霓虹闪耀的妖娆的“中心西街”,还在于游人的穿着打扮。短裙、长裙,唐装、长靴、高跟鞋,或色彩鲜艳,或古朴典雅,好像是专门穿给阳朔看的,穿给西街看的,演绎出别样的风情和动人的微笑。

西街人,见得最多的是兜售各景点门票的导购人。他们一般出现在街道路口和各家小饭店,他们向小饭店的食客兜售各景点门票的时候,小饭店的老板并不加以阻挠,也不生气,继续做他们的生意。兜售各景点门票的导购人生意并不好做,跟他们竞争有旅行社、滴滴司机、酒店老板。不过他们并不着急,好像不是以此谋生,得多少算多少;如果有人问路,他们依然认真解答,表述也很到位:往前走大概800米,然后左转,再走大概1000米,见一某某酒店,对面就是了。

在西街,吃饭的地方,以小饭店多见,大街小巷随处都有。小饭店多是夫妻店,常常是妻子站门口招揽生意,丈夫在店里忙绿。生意的好坏,他们也不着急。有食客受凉了,买来红糖,要求煮一碗姜糖水驱寒,他们也乐意效劳,象征性地收点加工费。

当然,西街是一个旅游景点。一说到旅游景点,给人的感觉就是物价比较高。其实阳朔的物价并不高。秋天突然来临,能买到100元一件的大衣,80元的加厚长裤;在一个茶馆经过,会惊喜地发现门口挂着一排羽绒服,质料很好,不到100元,有需要的游客就会选上一款称心的。阳朔真暖和。

住宿点的选择很重要。得去不靠大街的安静小旅店去,这些旅店大多数是私宅,价格便宜,非旺季一天70元上下。有的旅店甚至不收押金,住宿费住一天交一天,走了把房卡放到前台就可以了。要找一家前台宽敞的,有一架电子琴或者一把吉他,还有书柜,如此,音乐声柔和,耳朵挺受用的,不觉得吵。或者找一本钱钟书的《围城》,静静地看。出去的时候,说一声“我走了”,回来的时候,说一声“我回来了”。可以向陌生的游客投去善意的微笑,甚至可以与游客,还有守店的姑娘在大堂里说说笑笑,交换各自幽默的故事和旅游的趣闻,放下平常生活的戒备,消除工作的压力和焦虑,享受自由而单纯的快乐。

所以,对西街的认识得细细品味。走走河堤,感受西街的悠远和宁静;逛逛街道,听听流浪歌手的弹唱,感受“中心西街”的热情奔放;到咖啡店、到茶馆发发呆,花20元听一段柔和的音乐,收获淡淡的忧伤。真是一种奢侈享受。

走在西街的青石板上,忽然想起郑愁予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就当个过客吧,自然,“我达达的马蹄”并不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就到西街去吧,小住几天,路途不远,花费不多。

静心,漫游,把白天的西街和夜晚的西街结合起来看,把中心街道的商业繁华和城墙、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等古老建筑历史沉淀结合看,感受西街的动静两相宜的不同面孔——

新闻推荐

阳朔县教育局:着力改善学前教育环境

本报讯(通讯员阳吉)针对2018年度绩效考评社会评价群众意见建议中关于“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2019年,阳朔县教育局提前...

阳朔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