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筑巢引凤 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桂林晚报 2019-11-07 22:06 大字

本报讯(记者苏文娟)阳朔县拥有中国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是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境内有漓江、遇龙河、西街、印象·刘三姐、宋城·桂林千古情等自然人文景观260多处。近年来,阳朔县坚持“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型文化旅游业态和文化旅游消费模式,形成了旅游促文化发展、文化兴旅游繁荣的蓬勃发展态势。

阳朔镇鸡窝渡村紧邻遇龙河,自从被列入自治区精品示范村名单后,县镇村三级齐心协力,鸡窝渡完美变身被打造成了美丽乡村。据介绍,阳朔县委、县政府以遇龙河度假区荣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及时开展度假区进一步提档升级工作,在鸡窝渡村开展“五拆五清五建”打造全县最美乡村大建设行动,使鸡窝渡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还通过不断完善鸡窝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村民公共活动空间,将全村打造成环境通透、路面整洁、设施齐全、管理科学的阳朔乡村振兴最亮品牌。现在的鸡窝渡村不但风景宜人,环境舒适,更是被形容为“一江河水清幽幽,两岸青山绿油油。天上神仙都羡慕,千万美景任我游。”

据悉,阳朔县委、县政府持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导向,围绕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阳朔县西街保护管理条例》等20多项政策措施,奠定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阳朔县还完善产业链条,扩大集群优势,实施高质高效大项目,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阳朔县通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促进了产业融合,全县旅游已从单一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旅游目的地”向“旅居目的地”转型升级,实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强势。文旅融合也助推了乡村振兴。全县文旅产业从业人员达10万人,群众从文旅产业中得到了实惠,进一步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此外,旅游资源转化为群众致富的源泉,并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打造了阳朔独特的文旅品牌,形成了文旅融合发展“阳朔模式”。

新闻推荐

阳朔 “健康保险”兜底贫困户医疗

本报阳朔讯(记者/李耿通讯员/诸葛保满)“我们村的贫困户梁柄均家里母子两人,母亲70多岁无劳动能力,梁柄均患有精神疾病,家庭非...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