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枫桥经验”打造“桂林模式”

桂林日报 2019-11-04 10:51 大字

全市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和建设推进会现场。通讯员梁斌摄

近日,叠彩派出所民警走进居民小区宣传平安共建。通讯员黎耘摄

□本报见习记者刘健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就是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通过加强“自治、法治、德治”,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把矛盾消除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和建设推进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桂林市将实践“枫桥经验”的过程融入基层社会创新治理,创造出了“枫桥经验”在桂林市落地生根的“桂林模式”。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以前农村人受条件限制,处理事情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现在,不仅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数人还会主动参与到村里的大小事管理上来,如今村里的法治和德治氛围很浓厚。”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镇杨溪古村村民老王告诉记者。

恭城近年来群众安全感一直稳居全区前列,其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形成的“三心三治一守”模式起了关键作用。“‘三心’就是忠厚心、敬畏心、互助心;‘三治’即自治、法治、德治;‘一守’就是守规矩。”在采访中,恭城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留守人员居多,引发了不小的乡村治理难题,而且农村本身在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跟城市的差距较大,也产生了较大的治理矛盾。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恭城通过广泛调研和走访后提出以“三心三治一守”为载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工作思路,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目前,恭城全县100%的村屯有村规民约,95%的村屯有老人协会,讲和谐守规矩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

和农村治理面临的问题不同,城市人口居住密集,治理难度也比较大。秀峰区位于桂林市中心,集商业区、居民小区、景区于一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密集流动,由此带来的买卖纠纷、邻里纠纷和旅游纠纷等矛盾纠纷类警情量大面广。“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街道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平台和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紧抓‘事前’‘事中’‘事后’三大环节,在街道办事处和辖区派出所大力推行‘警调衔接’‘律师进所’等举措,成功打造出‘定期会商’+‘驻所调节’+‘多部门流转’,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三维一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秀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说。

通过一系列新举措,秀峰区构建起了多层次矛盾化解的社会稳定防控网,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近两年来,通过不断传承、发展、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秀峰区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警民共同“发力”,打造桂林治安治理新格局

“从2018年开始,叠彩派出所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积极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经过派出所民警和辖区居民的共同努力,辖区自2017年以来没有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也没有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和重大群体性事件。辖区侵财类警情2018年较上一年下降35%,今年1—7月份同比再下降38.1%;纠纷报警求助连续三年下降,1—7月份纠纷警情较去年又下降27.6%,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6.5%,区公安厅警务处置评议群众满意率达到99.7%。”叠彩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桂林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820万元,建成秀峰分局白龙派出所、叠彩分局叠彩派出所、永福县局苏桥派出所等20个“枫桥式”示范派出所,雁山分局辖区内派出所实现全部提档升级,自治区公安厅评选桂林市达标A类派出所5个、B类派出所9个。这是桂林市努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桂林特色的“枫桥式”派出所的基础。

“枫桥经验”源自基层,基层治理最强大的力量则来自人民群众。桂林市在“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内宣外宣相结合,极大激发了志愿者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近年来,积极发展社区热心群众、精心打造的“红袖标”工作品牌,已经成为桂林市公安工作中一支不可替代的辅助力量。至今,全市组建义务骑警队62人,平安志愿者20000余人,“红袖标”11197人,平安志愿者在辖区派出所组织下开展义务巡防8000余次,调解纠纷6730起。临桂公安局还采取购买服务方式,组建保安专业巡逻队,通过对街面定位巡逻、上图指挥调度,共处理纠纷1200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8人。

相比于城区,灌阳县辖区范围广,居民居住分散,警力占总人口数之比为万分之5.25,综治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为了适应基层社会治理新常态,灌阳县创新推行“一村一协警“一屯一警助”的社会治理模式,打造农村警务创新升级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统计,该县2019年上半年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6.1%,可防性案件下降20.2%,全县有52天无警情、63个村“零发案”的纪录。截至目前,县财政投入资金400余万元,为141个行政村(社区)配备了144名专职协警,各自然村(屯)配备警务助理918名,做到了村村有协警、屯屯见警助。今年上半年,全县村协警和屯警务助理共走访群众1.8万户,采集基础信息2万余条,助力灌阳县率先在桂林市完成男性家族图谱建设,为群众办实事12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460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960余起,实现了事情不出村、问题不出镇的工作目标。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联动”化解纠纷更高效及时

“2016年8月,阳朔法院在阳朔县旅游局挂牌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处理了多次旅游纠纷,为来桂林旅游的游客、阳朔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阳朔县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类做法,只是阳朔法院创新民商事案件纠纷化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阳朔县法院坚持发展“枫桥经验”,针对一般矛盾纠纷的实际性质,按照“区域设置科学化、信息流程公开化、立案手段科技化、服务设施便民化”的要求对诉讼服务工作进行了创新升级,设置了现场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立案和上门立案等多渠道立案方式。

2017年,阳朔法院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建立了广西首个“院长速裁团队”,对简易民商事案件进行分流审理。2018年,在“院长速裁团队”的基础上,按照1名员额法官+1名助理+1名书记员的模式组件了8个速裁团队,积极开展“员额法官—庭长—副院长—院长”四级联动调解模式,2018年度,速裁团队共承办民商事案件1011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61%,结案985件,结案率为97.43%,调解案件487件,撤诉案件140件,调撤率为63.65%,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为94.21%,一审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为25天。2019年1—8月,速裁团队受理民商事案件931件,占全院新收民商事案件的71%,结案845件,结案率88%,调撤率69%,平均审理天数21天。

和普通民商事案件不同,医疗纠纷的话题更为特殊、敏感。近年来,医疗纠纷的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了人们正常生活中的一个“不安定”的因素。面对广大市民对医疗纠纷专业调解的期待,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后,桂林市司法局通过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发挥起了医调委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分别在市、县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成立146个乡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站,实现市、县、乡三级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2013年以来共成功化解医患纠纷729件。

不仅如此,市司法局还建立了医调委与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法院诉调以及法律援助机构的联动机制,并创新推出独具特色的“五库一会”医疗纠纷调解模式,即人民调解员库、医疗专家库、法律专家库、保险专家库、司法专家库和人民调解专家咨询委员会,有效提高了医调委的公信力,做到了便民、及时、高效。

新闻推荐

“相思江畔·北芬田园综合体”项目签约 项目一期有望明年6月完成,预计为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5000元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李淑敏)近日,象山区“相思江畔·北芬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发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象山区政府举...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