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由“景区旅游”迈向“全域旅游”

桂林日报 2019-10-10 10:13 大字

《桂林千古情》演出场景之一记者唐艳兰摄

阳朔兴坪的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区位于漓江旅游精华段。记者唐艳兰摄

香樟华苹酒店是阳朔最有代表性的民宿项目之一。记者唐艳兰摄

9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阳朔县榜上有名,成为广西两个入选县之一。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旨在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能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说明阳朔县在创建方式、创建路径、创建成果上颇具特色,为更多示范区创建单位创新发展提供了诸多有价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特别是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旅游扶贫富民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对各地深化全域旅游发展具有积极的学习借鉴意义。

近年来,阳朔县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旅游+”建设,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旅游+演艺”模式发展成为国内标杆,到“旅游+文化”融入景区建设,再到遍地开花的民宿经济打出“文化牌”,阳朔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刘倩

“旅游+演艺”模式成国内标杆

今年暑期,来自湖南省永州市的陈先生带着一家人自驾来到桂林阳朔千古情景区,专程来看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看完演出出来,一家人对声光电结合的舞台效果印象深刻。“前一晚看了《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让人震撼。今天看完《桂林千古情》,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没想到阳朔的演艺节目水准这么高,很值得一看。”他说。

与陈先生一样,越来越多的游客来阳朔旅游时,选择观看旅游演艺。这背后折射的是阳朔文旅创新融合打造文化演艺品牌的发展之路。

从中国首个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到如今的《桂林千古情》《三生三世三千漓》的火爆,近年来,阳朔的文化演艺品牌不断创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断细分市场,演艺内容推陈出新,不断丰富着桂林文化演艺品牌的内涵。阳朔文旅的创新融合,逐渐打造起了桂林精品文化演艺项目集群,成为桂林文化演艺品牌的重要代表。

2004年,中国首个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公演,至今一直是全国演出业中观众最多、影响力最大、年营业额最高的实景演出剧。《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使得“印象”演艺系列逐渐走向全国,为全国创造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阳朔不断加快旅游与文化的创新融合发展。去年7月27日,宋城演艺和桂林旅股共同打造的桂林千古情景区在阳朔开门迎客,景区核心产品、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同时开演。作为“文化+旅游”融合的又一力作,《桂林千古情》座无虚席,成为桂林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与《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原生态演出不同的是,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打造了迄今为止广西科技含量最高、原生态文化容量最大的旅游演艺秀。《桂林千古情》分《远古的呼唤》《大地飞歌》《米粉传情》《靖江王府》《刘三姐》等5幕展开。在1个小时演出中,300名演员、360度全景演出、上万台(套)舞台机械与观众全方位互动,用声光电机械的特技、上天入地的空间创意,完全打破艺术类型的界限,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此外,由于《桂林千古情》是室内观看,打破了《印象·刘三姐》只能在晚上观看的时间、天气限制,满足了不同时段客人的需求,与《印象·刘三姐》形成了良性互补。上演一年来,《桂林千古情》已累计演出1163场,接待游客512.58万人次,单日最高演出8场,打破了持续多年的《印象·刘三姐》一枝独秀现象。

今年3月25日,位于阳朔兴坪的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区正式开业。度假区投资近30亿元,占地2200亩,位于漓江旅游精华段,致力于打造代表桂林山水新形象的山水人文度假胜地。开业以来,度假区内的演艺《三生三世三千漓》精彩上演。与《印象·刘三姐》的宏大规模、《桂林千古情》的高科技有所不同,《三生三世三千漓》在青山秀水间讲述了一个梦话夜游的神话传说,让人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桂林山水文化。整场演出沿江动态进行,分为三幕,分别在三个观看点依次演出,以小渔娘和神仙鱼儿的三生轮回为故事主线,以秀美的阳朔山水为背景,讲述在三千漓发生的动人爱情故事。夜幕降临,漓江上歌声悠扬,观众且观且行,移步换景,共历一场歌舞与山水渲染而出的美好梦境。

“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桂林珍藏了许多可供挖掘和创作的文化资源。”三千漓相关负责人表示,《三生三世三千漓》把桂林山水和神话传说巧妙融合,让游客感受到桂林独有的山水文化魅力,开演以来不仅吸引了外地游客,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到场。

如今,依托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阳朔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演艺项目,并逐步形成颇具规模的中高端文化演出产业体系。这些优秀的演艺项目在阳朔不仅是一个文化品牌,更是一个利民惠民的项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仅《印象·刘三姐》一个实景演出项目,每年就可实现各项税费2000多万元,演出现场就提供了800多个就业机会。在节目演职人员中,有200多人是来自周边村寨的渔民,白天当渔民,晚上当演员,靠着演出,每年可增加家庭收入3万多元。据了解,《印象·刘三姐》开演15年来,已累计演出近8000场,接待国内外观众超1800万人次,其中境外观众就有300万人次。桂林千古情景区开业一年来,为阳朔增加就业岗位500个,实现税收800万元以上,周边的酒店、客栈、餐饮店等陆续建设营业……

青山秀水间的优秀文化演艺项目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眼球,带动了阳朔交通、旅游、商品零售业的增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良性发展,源源不断地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阳朔接待游客924.48万人次,同比增长10.96%,旅游总消费138亿元,同比增长13.74%。阳朔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高端文旅项目极具文化气质

今年6月3日,位于阳朔《印象·刘三姐》剧场内的刘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馆正式开馆。

刘三姐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刘三姐美丽快乐、智慧勇敢的文化形象也符合新时代女性的特征。刘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馆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园区鼓楼建筑群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共设置7个展厅,并在鼓楼中心一、二层配有广西民俗文化传习、体验和演示区域。展厅内将大量涉及刘三姐文化、歌谣、故事、艺术形态、民族风俗、现象热潮、新闻资讯等文献与藏品进行系统化梳理和展陈。

博物馆藏品中既包含史料中最早记载“刘三妹”的南宋中期地理总志《舆地纪胜》,也有上世纪60—80年代各地重要报纸杂志有关刘三姐剧目、演出信息的新闻报道,还收录了刘三姐彩调剧、歌舞剧、电影和实景演出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剧本和音乐记录,以及展示生活在刘三姐文化圈的汉、壮、苗、瑶、侗、毛南、仫佬等各民族服饰和织锦精品等。可以说,刘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关于刘三姐文化收藏全门类博物馆。

在弘扬刘三姐文化方面,《印象·刘三姐》景区在建设发展中不断探索出新的方式。其中,“印象六三节”是《印象·刘三姐》首创的综合文旅类商业节日,名称源自《印象·刘三姐》的谐音,计划从2019年起将每年的6月3日作为《印象·刘三姐》大型特别活动日,旨在每年这一天以不同的文艺主题、互动形式和活动规模,专注推广以刘三姐为代表的广西民族文化和以桂林阳朔为核心的广西旅游风貌,将传统的刘三姐文化糅进现代审美的文化氛围中。在首届“印象六三节”上,游客体验了为刘三姐对歌公仔上色、缝制三角艾草香包等文化活动。

无独有偶,阳朔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区在文化传承上也不遗余力。今年3月24日,广西民族博物馆首个文创基地在阳朔三千漓举行揭牌仪式,并正式对公众开放。

广西民族博物馆三千漓文创基地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和阳朔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区共同打造,重点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特色服饰、历史文化、人文风情,以及多个系列、数百种文创产品,将独具特色的广西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动地展示给更多游客。

广西民博与三千漓的合作,依托广西民博的专业优势,将广西民族民间文化元素、本土生活方式、生活场景和文化特色植入三千漓度假区中,通过文创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挖掘本土文化创意产品美的空间,以舒适的服务体验、精彩的主题活动、创新的非遗文化展示,打造具有文化气质的高端文旅项目。

据介绍,广西民族博物馆和阳朔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区的这次合作,首开博物馆与文化特色小镇业态跨界合作的先河,有望形成“旅游龙头+专业博物馆”的行业发展模式,在展示和宣传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优化旅游项目的历史及民俗文化底蕴,打造广西旅游新名片。

在推动景区加强文旅融合的同时,阳朔县还创新旅游宣传渠道,将旅游元素与创意文化短视频结合,借助腾讯微视和抖音短视频宣传营销平台来进行宣传推广。同时注重阳朔微旅游、阳朔旅游微信公众号和新浪阳朔旅游官方微博等新媒体运营,全景介绍阳朔全域旅游建设工作,集中推介阳朔旅游资源;做好“山水之间,壮美广西”系列《风动》等宣传片拍摄;做好环球人文地理刊系桂林篇采风和接待腾讯微视搭人拍摄等工作,进一步把阳朔推向世界,让世界聚焦阳朔。

特色民宿旅游品味文化内涵

房子依山傍水而建,推开一扇窗就能看到远处的山近处的水,人仿佛置身山水画中;房间装修古朴典雅,一砖一瓦一装饰都倾注了主人用心布置的心思,给人家的感觉和美的享受……这是阳朔民宿“水岸山居”的实景,也是阳朔民宿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山水、有文化。

阳朔民宿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近30年,从原来西街仅有的十几家,发展到今天的800多家,基本遍布全县乡村各个角落;从原来的日接待量百十来人,发展到今天的万余人,从原来的“少、小、简”,只能满足游客基本住宿,发展到今天的“新、奇、特”,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带动了阳朔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阳朔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民宿有月墅、竹窗溪语、墨兰山舍、格格树、秘密花园、云庐、霁云上院等近百家。阳朔县共有宾馆饭店1500余家,其中民宿酒店约800家,有床位30000多张,以农民为主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8万多人。民宿旅游已成为阳朔乡村旅游极具魅力、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阳朔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依托秀美的田园山水和多彩的民族风情,逐渐培育出了一批各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民宿精品。游客在民宿里能品味阳朔本地的民族风情与文化底蕴,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还有能够满足游客体验典雅古朴的精神回归需求的住宿方式。民宿已成为游客旅游的一部分内容,成为游客很有新奇感的经历,成为代表区别于游客生活环境的风土人情,成为一种表现地方民族文化的载体,大大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游客三五成群来此度假,从传统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远离城市的喧闹,一住就是三五天,缓解城市生活的压力,在此享受属于自己心灵深处的一片静土。

让阳朔民宿旅游在全国更有知名度的,还是阳朔民宿旅游兼收并蓄、中外参与的“国际范”。“阳朔每年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过去多是本地人开民宿为中外游客服务,现在却有很多外国人到阳朔开民宿,服务中国游客。阳朔的民宿现象放在全国来讲都很独特。”阳朔民宿协会相关负责人说。为了促进阳朔民宿的可持续发展,阳朔成立了阳朔民宿学院,对阳朔民宿协会的会员企业和外地民宿从业者进行培训,传播民宿运营的阳朔模式,以不断扩大阳朔民宿的影响力。

新闻推荐

高速公路车流量达到首个高峰 出行要注意及时关注路况

本报讯(记者林扬)国庆假期很多市民都喜欢自驾出游,根据相关规定,国庆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实施七座及以下小客车免费通行的政策,免...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