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榕城,桂林

桂林日报 2019-04-09 12:26 大字

榕湖畔,古榕与古南门交相辉映,成为桂林的文化地标之一。

王城的大榕树下,是市民、游客休息乘凉的好地方。

□见习记者胡晓诗文/摄

在桂树成林的桂林,能与声名远扬的桂树相比的,恐怕只有榕树,桂林别称即“榕城”。在桂林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的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将榕树记录在了他的《桂海虞衡志》中:“榕,易生之木,又易高大,可覆数亩者甚多。根出半身,附干而下以入土,故有‘榕木倒生根’之语。禽鸟衔其子寄生他木上,便蔚茂。根下至地,得土气,久则过其所寄。”在古人吟诵桂林的诗句里,它与桂树被并列描写,足见其魅力所在———“百里榕成海,千年桂作窝”,“桂花香里寻僧寺,榕叶荫中掩县门”。榕湖、榕荫路、榕山路……如今,榕树化身为一个个地名,成了桂林人鲜活的生活符号。不必寻觅历史古迹,桂林城上千年的文化历史就生长在一棵棵的榕树枝头,鲜活生动。

千年桂林城,因它别称“榕城”

在美丽的榕湖畔,古南门前的大榕树可谓无人不知。这棵古榕属小叶榕,高18.6米,胸径1.62米,冠幅直径32米,树龄千年以上,榕湖也因它得名。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文学家黄庭坚被羁管宜州途经桂林时,曾于江中荡舟游览,并于古榕之下系舟登岸,留下了著名的《到桂州》诗:“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南宋著名理学家、静江府知府张栻为纪念黄庭坚,特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在系舟处建造榕溪阁,并赋诗留题。南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诗人刘克庄来到这里,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

原来,除了现在这棵人们熟知的古榕树,当时在古南门上还有另一棵榕树,明《广西志》载桂林“榕树门即古南门,相传为唐时所筑,门上植榕一株,岁久根蒂生,跨门外,盘曲至地,若天成焉,因得今名。”此树明末仍存,明末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游记中提及:“乃从后按察司前南行大街一里,至谯楼。从楼北西向行半里,穿榕树门。其门北向,大树正跨其巅,巨本盘耸而上,虬根分跨而下,昔为唐、宋南门,元时拓城于外,其门久塞,嘉靖乙卯,总阃周于德抉壅闭而通焉。由门南出,前即有水汇为大池。后即为门顶,以巨石叠级分东西上,亦有两大榕南向,东西夹之。上建关帝殿,南面临池,甚为雄畅。”榕树与城门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榕树门,桂林因此而闻名于世,别称“榕城”。可惜年代久远,这棵古榕树没有被保存下来。

到了清同治壬申年,在杭州做官的桂林画家朱树德畅游西湖时,回忆起桂林各风景胜地,将古南门以“榕城古荫”之名列入桂林续八景,并作画以配。画中层楼上一古榕伞盖虬根,荫蔽城楼,城楼下亦有两株榕树。如今的古南门前青石上镌有此画。

1963年,郭沫若到桂林游榕湖、古南门时有诗:“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系舟犹有树,半塘余韵渺如琴。”没过几天,意犹未尽的郭老再游古南门,又赋词一阕:“为读半塘遗墨,重登榕树楼头。弥天春雨润于油,欲往登临难就。”

历经千百年的风霜,无论周遭环境如何变化,这棵“接见”过无数文人的传奇大榕树一直与古南门相互依偎,成了桂林的一个历史文化地标,每天接受着市民游客的驻足仰望。

榕树造就奇景,助力桂林旅游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但榕树树形奇特、枝叶繁茂和树冠巨大的特点,使其“独树成林”。在桂林,许多榕树有几十上百年的树龄,每棵树都有它的历史故事。而有的榕树因特别的生长环境,同样是一处靓丽的风景。

来到风景秀丽的阳朔,大榕树是一个不得不去的热门“打卡地”。这棵已有14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粗干如虬,横枝逸出浓荫如伞,树冠覆盖面积近一亩,一棵树就能成为一个景点。在电影《刘三姐》中,阿牛哥与刘三姐在大榕树下抛绣球定终身,打动天下无数有情人。如今,这棵“爱情树”为当地引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被当地人称为“摇钱树”。

1921年,孙中山曾暂住桂林靖江王城,运筹北伐大计。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次年3月,桂林青年学生为了纪念他逝世一周年,分别在王城的正阳门、东华门、西华门以及承运门前广场栽植了8株榕树,寓意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市园林局专家介绍说,这8株榕树中,有一株在多年前已经损毁,现存的7株均长势良好。

还是在王城景区内,榕树更与槐树“喜结连理”,成了王城的标志景点之一。两棵不同种类的树缠绞在一起,外面是榕树,里面是槐树,在生物学上这种现象称为“绞杀”。据了解,绞杀植物的幼苗缠生于“支柱植物”上,长出气生的网状根系包围树干并向下扩展,直至伸入地下生成正常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后生长加快,网状根膨大并愈合为网状茎,支柱植物则被绞杀致死。

桂林图书馆榕湖分馆内,一棵800年树龄的古榕与古南门前古榕不相上下,仔细观察,空心的树干里还有几块砖头。据图书馆工作人员回忆,这是十几年前为了抢救奄奄一息的老树而做的防护措施。

上世纪60年代,一株榕树小苗被人无意扔在芦笛岩的一块大石上,几十年过去了,粗大的树根几乎把石头全包住,顽强地穿过石缝,伸入地下,吸取养分。整株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让人无不惊叹生命的力量。

漓江边的东镇门城墙上,两棵榕树的根呈放射状蔓延在古老的宋代墙体上,并深入城墙的缝隙内,在两三米高的墙壁上坚强生长,更显古城墙韵味。

“古榕成群相拥,塘泽星罗棋布”,描绘的正是平乐榕津古镇古榕、古街和塘泽相映生辉的特别景致。位于老街西北口的连理千年古榕,是榕津的招牌景观。古榕根围8.5米,高近20米,树冠覆盖面积约1900平方米。榕树枝叶繁茂,蔽日遮天,近看盘根错节,蜿蜒的气根如同树干一般茁壮。更令人惊奇的是,气根与枝干相连形成天然拱门,形同鹊桥,故又称月老古榕。

据《广西节庆志》记载,榕树文化是平乐最具本地特色的一种岭南文化现象。由于朝代更迭,代表海洋文化的妈祖文化和代表中原农耕文化的火神文化在榕津交融荟萃,榕树成为水与火矛盾相容的产物。平乐本地百姓大凡家庭不和,小孩不顺,身体乏善,常祭祀榕树之神,以达到趋利避害、身体安康的目的。此外,树下还是村落公共园林场所,是村里老人休息乘凉,孩子嬉戏玩耍的好地方。

市民爱榕护榕,榕树文化大放异彩

如今,榕树已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植物,它早已融入桂林人的生活,让人对其爱护有加。与榕树朝夕相伴的桂林人,更深入挖掘了榕树的文化内涵,使榕树成为桂林的又一文化图腾。

1999年,一位榕湖小学的小学生给市长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在经过古南门大榕树下的时候,发现大榕树的树叶枯黄、树枝变得稀疏,希望“市长伯伯救救大榕树”。

时任桂林市长的李金早对于信中所述的情况早已知悉,并且已下令园林部门组织专家研究榕树的病因,拿出拯救大榕树的具体方案。市园林局也立刻行动起来,对古南门大榕树进行紧急救护。针对古榕出现的情况,在古榕树的两边竖立五根钢管,外面饰以仿真树皮、假气根,对古榕树起支撑作用。随后对古榕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破开了古榕下原来的水泥路面,以利于古榕树根部的透气,促进古榕生长,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使古南门古榕得到更好的保护。

2011年,又有市民发现古南门大榕树出现“状况”———树干太老化,支撑力量不够,似乎出现了倾斜。这次园林部门制定了一套方案,先是对树根加强施肥,其次是输液,人为地为树干增加一些营养,刺激新的气根产生。于是,市民看到了大榕树“打吊针”的情景。时隔多年,老树长出了新气根,园林部门又将这些气根“引接”到地下,让它落地生根。

坐落在榕湖畔的榕湖小学,多年来不断挖掘榕树的育人价值,提出“像榕树一样成长”的校训,以榕树文化为主题构建艺术化德育体系。走进榕湖小学的校园,处处都是榕树的元素,北大门升旗台旁一株榕树生机勃勃;南大门入口处是两棵仿真榕树;教学楼柱子是有艺术特色的“榕树干”;教学楼的外墙上是一棵状如榕树的“梦想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树上“绽放”,“树下”是同学们的感言;班级评比栏名为“我为榕树添树叶”,在评优活动中获得先进的班级就可以获得“绿叶”。此外,榕湖小学会为新入学的小学生举办别开生面的入学仪式,孩子们戴着榕树叶编织的帽子步入仪式现场。家长们为孩子们正衣冠,并把代表祝福和希望的榕树叶送给孩子,祝福这些“榕树宝宝”健康、茁壮成长。

桂林旅游学院的帅立功教授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这位笑称自己是“70后”的老人,一生与榕树结缘,见证了古榕树开枝散叶,伸向更远的地方。帅立功出身于艺术世家,父亲帅础坚亲自设计了王城中山纪念塔和仰止亭。王城门前的八棵大榕树,就是帅础坚带领阳太阳等学生种下的。无独有偶,“榕园”又是帅立功教授的绘画老师、著名国画家黄独峰的号。父亲及老师的双重影响,加上个人喜爱,榕树成了帅立功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榕”元素多次出现在他创作的书画、瓷器、陶艺和旅游纪念品上。“为了画榕树,我去了阳朔兴坪、平乐榕津、临桂五通等地,广西范围内还有三江、蒙山等十几个县,其间拍摄了上千张照片,画了上百张画。”帅教授一边翻着当年拍摄的榕树相片,一边跟记者说道。根如蟠龙的古榕树,在这些黑白的老相片里散发着别样的艺术气息。

在相册中,一张泛黄的,写满了日文的剪报格外引人注意,剪报上的照片里,一位西装革履的老者在一幅榕树屏风前留影,文章标题醒目地写着“中国桂林市”。“1993年,我将报纸上这幅近8米长的榕树画赠送给日本的一位企业家,这位企业家又转送给了日本取手市政府,这事还上了当地的报纸。”帅教授解释道,这幅以阳朔大榕树为原型的画作深得取手市政府的喜爱,他们遂邀请桂林市书画代表团到当地访问交流。“某种意义上说,榕树就是桂林与世界交流的纽带。”帅教授的笔名“宇榕”,意即“把榕树画到世界去”。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以榕津古榕为原型的《百年沧桑图》被中国文联收藏,《苍榕》获得台湾地区国际书画大赛金奖。他的学生们也继承发扬了这种“爱榕”精神,在榕树绘画方面颇有建树。

最近几年,榕树因发达的根系,破坏了房屋地基或道路路面,有市民产生了“榕树不容人”的想法。帅立功教授直言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把榕树种在离房屋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就好了嘛!”在他看来,榕树生命力顽强,把一生都献给了人类:活着时它穿岩破石,绿化了大地,为人们带来了阴凉,死后它的根被做成根雕,件件是精品,可入大雅之堂。

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对王城片区历史文化旅游街区进行了改造。古树作为历史文化的生动代表,在此次街区改造过程中,市园林局注重对古树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法规和技术规范,做好安全标识牌,在地下管道铺设中尽量对古树树根进行避让。此外还实行人为监督,定时巡逻,保证古树在施工期间的安全。

据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古树名木保护工程中,园林部门还扩大了古树名木的树围,增加透气透水面积,提高古树涵养水分能力。同时在古树周围用料石砌起树池,既美观,又可以让游人当做石凳休息。此外,市园林部门还统一为古树进行杀虫施肥,确保古树不受到病虫害侵蚀。

近期,市园林局陆续为市区的古树名木挂牌,换装上的古树名木保护牌不但显示了古树的确切名称和年龄,市民和游客还可以通过扫描保护牌上的二维码了解古树情况,以此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地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考虑到树木的生长特点,这批古树名木保护牌是按照树木的生长特点采用弹簧装置固定,不破坏树体,将对树木的伤害降到最低。

阳春三月,春雨绵绵,散布在桂林大街小巷、村前村后的古榕树沐浴着丝丝细雨,初芽萌动。桂林的历史文化就如古榕新叶一样,历久弥新,焕发着无限的活力。

新闻推荐

桂林:精心烹制“文旅大餐”

本报阳朔讯(记者/巫美桥红)4月4日,“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文化旅游节桂林主会场启动仪式在阳朔县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区...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