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铁路时代如何到桂林

桂林日报 2019-02-18 10:36 大字

□黄伟林文/供图

如今是高铁时代,广西的高铁网逐渐完善,广州到桂林3个小时之内即可抵达。然而,时光倒退80年,则有许多周折。

1934年,一位叫崔龙文的广东人在游览了粤北之后,游兴未尽,决定继续游览桂林。

这时候的广西已经有模范省之誉。模范省,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交通建设的改善。当时的崔龙文听闻“广西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往日崎岖跋涉,今则坦道荡荡,无复行路难之感,遂决往一游,籍考查其交通情状”。

1934年2月4日下午4时半,崔龙文从广州出发,乘坐广三铁路的火车到河口,5时半即到佛山,7时即到河口。2月5日12时,从河口乘江苏号轮船往梧州,途经肇庆,6日11时抵达梧州。当时的梧州每天都有轮船通香港广州,又有浅水电船通南宁柳州等处。公路则须渡河30里到戎圩,始有汽车通柳州、南宁。

7日早晨9时,崔龙文打听去平乐的电船开动时间,旅店里的人告诉他,到桂林有3个途径:一是从桂江电船到平乐,需要两天时间,再由平乐搭汽车,又要一天时间,如此3天可抵达桂林;二是从梧州搭电船往石龙或者柳州,再搭汽车到桂林;三是从梧州渡河30里到戎圩,搭汽车到玉林,转车到贵县,再转至桂林,共转5次车,需要4天时间。相比之下,第一个途径花时间和花钱皆少,于是,崔龙文选择了第一个途径。

然而,当崔龙文到抚河口平乐电船停泊处询问的时候,得知平乐电船已停驶几个月。原来,梧州到平乐的电船通航时间为每年的2月至9月,其余时间,则是枯水期不通航。在此之前,崔龙文读过不少地理书籍,都说梧州至平乐四季可畅行电船,身临其境,始知不是那么回事。

虽然乘车的途径尚算方便,但崔龙文考虑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由来甲桂林”,桂林山水最佳处全在漓江一带,水上游览实胜于陆上游览,还是决定走水路。没有电船,只好到码头询问到桂林的民船。

船家告诉他,从梧州到平乐,小船6日可达,平乐到阳朔,又需1日,平乐和阳朔都有汽车到桂林,也是1日可达。崔龙文决定乘坐民船到阳朔。

7日下午2时,崔龙文搭乘一条小船到石嘴乘坐民船。

8日早晨7时开船,下午3时抵达山塘。

9日早晨7时开船,船有小桅,系以长缆,六七人牵之行。水流急,船夫需要尽很大的力才能将船牵引逆流而行,有时过滩,船夫更是要躬屈身体鼓力前进,这番情景让崔龙文联想到“鞠躬尽瘁”这个成语,觉得人们用这个成语时只注意了辛劳的含义,没有注意鞠躬的形象,而用此成语形容船夫,很是贴切。当天下午3时,抵达一个名叫倒水的小圩落。

10日早晨7时开船,沿途滩比头一天多而且大,船过滩时,船夫高号助势,与奔流澎湃的河水相呼应,有如千军万马。河中船很多,逆流而上者用缆,顺流而下者用橹。水流湍急,顺流而下者转瞬即逝,逆流而上者艰难前行,对比之下仿佛天壤之别。

11日继续前行,河中石更多,有几条渔舟在江心施网,可见这里的鱼鲜美。下午,见有数百男女在一沙滩工作,询问得知是在淘沙金。下午3时,经过马江。下午6时,抵达石龙。

12日早晨仍然是7时开船,沿途石更多。经过两滩后,水势转缓,波平如镜,碧水澄清。途中还看见有一艘搁浅江中的名叫大安的电船,这是一艘往来梧州和平乐的电船,去年7月搁浅,只好等今年春水涨后方能行驶。中午1时经过良风塘,下午4时经过五将圩,8时,泊新冲。

13日,这一天是那一年的除夕,早晨开船,经过一棋盘石,下午3时抵达昭平。

14日,这一天是那一年的春节,船夫休息,不开船。

15日,早晨开船,上午9时过崇林峡,亦称龙门峡,该峡长约10里,12时出峡口大滩,波涛汹涌。这一天,他们还遇见桂林盐船。

16日早晨开船,景色怡人,可以看见鸬鹚捕鱼。上午10时经过大广圩,11时,经黄牛圩。崔龙文注意到,过黄牛圩后,黄岸山岭,全无树木,途中经过一山,正火光融融,旁有炮楼,守兵袖手旁观,他意识到这是故意烧山毁林,意在避免土匪藏匿山中,可见这里从前是绿林啸聚之所。

17日早晨开船,8时进入古劳峡,峡长十余里。11时出峡,经大扒圩。下午4时经长滩市,市临江而建,长街一条,为广帮商店丛聚之区。

18日早晨开船,8时抵达平乐。崔龙文本想乘车到桂林,但汽车已开,只好另雇一艇往阳朔,10时开船。11时经小湾村,3时经楼刚村,6时抵达伏荔圩。

19日早晨6时开船,8时抵达阳朔,去乘车。9时,汽车出发,10时经白沙市,11时经良丰圩,12时,抵达桂林。

4日从广州出发,19日抵达桂林。

崔龙文的桂林之行足足花了16天,与今天的3个小时相比,又是天壤之别。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崔龙文此行纯为观光之旅,沿途景色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其审美享受非今天游客所能比拟。

如果说崔龙文的桂林之旅主要是乘坐民船,那么,潘文安的广西之旅则主要是乘坐汽车。

1936年,两广实业考查团做了一次粤桂之游,其中一位成员潘文安沿途皆写有日记,后以《粤桂印象》为名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根据其日记,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广西的交通情况。

1936年3月14日早晨7时半,两广实业考查团抵达名叫界首的两广交界处,8时一刻抵达梧州。

3月15日上午9时,考查团从梧州坐电船到戎圩,10时半从戎圩乘汽车出发,12时到达岑溪,下午3时20分到达容县,5时30分到达玉林,当晚下榻玉林。

3月16日早晨6时半从玉林出发,10时抵达贵县,11时从贵县出发,下午1时30分抵达宾阳,在芦圩镇公所用午餐,2时15分继续出发,4时20分经过昆仑关,5时20分抵达南宁。

3月18日早晨8时乘车到武鸣,下午返南宁。

3月19日早晨5时半从南宁出发,9时抵达宾阳,下午2时半到达大塘,4时20分抵达柳州。

3月20日早晨5时半从柳州出发,10时到三江,此三江与今天的三江侗族自治县不是一回事。12时到达荔浦,在荔浦午餐。下午3时到达阳朔。4时20分到达桂林。

两广实业考查团因有考查任务,所以,他们从梧州启程,先到南宁,再到柳州,然后到桂林,沿途皆以汽车为交通工具,可见当时这条线路的公路已经相当完备。

1935年,虽然广西尚无铁路,但空中航线却已形成,我们可以胡适的广西之行为例。

1935年1月11日,胡适从广州乘坐西南航空公司“长庚”机离开广州飞抵梧州。

12日从梧州飞抵南宁。

在南宁,胡适停留了6天,做了5次讲演。其间,他的同伴罗钧任还乘飞机到龙州玩了一天。

19日,胡适一行从南宁飞到柳州。

20日,从柳州飞到桂林。

22日上午,胡适一行从桂林雇船到阳朔,23日下午抵达,然后从阳朔乘汽车到良丰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做了一次讲演,讲演后又乘坐汽车赶回桂林。

24日早晨从桂林起飞,经柳州飞梧州。

25日从梧州飞回广州,结束广西之行。

胡适的广西之行几乎完全是使用飞机这一交通工具,称得上是一次豪华旅行。之所以使用飞机,是为了节省时间,因为当时广西的公路网络虽然已经比较完备,但路途花费时间较长,并且,有时需要绕行,比如,梧州到桂林,就不是如我们今天的从梧州到贺州,而是要向南到玉林再到贵县,再转至桂林,比水路与陆路结合所花费的时间还多。

根据黄家城、陈雄章等的《桂林交通发展史略》,可知1936年5月开通桂全公路,1936年11月,桂林通湖南的公路才得以开通。而在1936年以前,湖南到桂林尚未进入汽车时代,相比之下,广西南部的交通明显优于广西北部。

1938年9月,湘桂铁路开通,沿铁路可以从湖南直达桂林。

1938年,随着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大量文化人南渡西迁。桂林成为湖南南渡、广州西迁的目标城市。

1938年10月20日,巴金与萧珊乘船离开广州,26日到达梧州,11月10前后,从柳州乘车到桂林。

根据《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暨桂林抗日文化活动大事记》,1938年11月18日,李克农领队乘两部汽车启程,经祁阳、全县赴桂林。

根据郭沫若《洪波曲》,1938年12月2日早晨,郭沫若带领第三厅的成员就是从衡阳乘坐火车,于第二天早晨抵达桂林的。

随着桂林与湖南公路、铁路的开通,桂林的交通枢纽地位得以实现,而交通枢纽位置的形成,成为桂林文化城的交通基础。

新闻推荐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首次服务春运 香港居民直赞到广西旅游探亲真方便

外籍游客在桂林西站等候乘高铁返回香港本报通讯员郑长贤摄本报讯(记者黎兆齐)今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首次服务春运,广西和香港...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