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乡村,生态宜居产业兴

桂林日报 2019-01-28 13:00 大字

美丽的恭城平安黄岭新村(资料图片)

如今,桂林市各县区村委办公和服务条件都得到改善。图为恭城门等村委群众阅览室一角。记者汤世亮摄

雁山区大埠乡发展养牛产业。记者汤世亮摄

“一村一品”在桂林市乡村已十分普遍。图为资源中峰镇社岭村的吊瓜种植产业。记者汤世亮摄

金桔产业已成为阳朔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资料图片)

为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桂林市委、市政府将乡村振兴工作列为2018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全市结合实际,迅速行动,提前谋划,努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088元,同比增长9.8%。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面貌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农业更强了、农民更富了、农村更美了。

□本报记者汤世亮

关键词:美丽宜居

村民讲述:

“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好了,我们老百姓生活起来也舒服多了。”资源县资源镇浦田村党支部书记李珍秀笑着说。李珍秀带着记者在浦田村走了一圈,记者发现村道小巷都已铺上水泥路面,主村道两旁还种上了花草,跟城市道路一样干净漂亮。重新整修过的河堤边栽满了树,清清的河水潺潺地流着,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现在村里不能只用干净来形容,而是变得漂亮了。”村民马红英笑着说。据马红英介绍,浦田村前几年经济发展了,村民腰包都鼓了起来,但村里的环境卫生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茅厕随处乱建,生活污水也是到处流,到处都闻到臭味。”马红英说,“自从搞了改厨改厕后,村里的环境一下子就上了几个档次。”马红英说着,兴奋地带领记者去参观她家改造后的厨房和厕所。记者在马红英家的厨房看到,整体橱柜代替原来的土灶台,厨房地面也铺上了瓷砖,还安装了热水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干净过,没有油烟,用手在柜台上一抹都不会脏。”马红英骄傲地说。家里的鸡圈也用木栅栏重新围了起来。“原来家里养的鸡鸭到处走,鸡粪鸭粪到处都是,很不卫生,鸡圈也只是简单搭个棚子,气味很难闻。”

更让马红英感觉变化大的是家中的厕所。“我们现在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了,上厕所不用出家门了。厕所建设时都做了粪污分流,建了三格式化粪池。”马红英说,之前因习惯和经济条件,村民大都把厕所搭建在屋外,半夜起来上个厕所十分不便,这些旱厕在村里到处都是,很不卫生。改厨改厕不仅让浦田村外部面貌焕然一新,各家各户的环境卫生也得到极大改善。

报告链接:

(2018年)加快推进“美丽桂林”乡村建设。完成农村改厨改厕14.7万户、改圈7895户。31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118个乡土特色示范村(带)、88个“美丽桂林·宜居乡村”示范村加快建设,获自治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8个、绿色村屯81个。

全景连线:

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载体总抓手,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面貌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农业更强了、农民更富了、农村更美了;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等。

在“面子”更好看的同时,桂林又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的厨房厕所圈栏等“里子”。截至2018年12月10日,全市农村改厨已开工120317户,已完工96703户,完工率为80.37%;全市农村改厕开工53231户,完工39672户;全市农村改圈开工4511户,完工3515户,完工率为44.58%。2018年桂林市农村公共照明建设任务数为196个村,截至12月10日,已完工199个,完工率101.53%。

关键词:公共服务

村民讲述:

“我在村子里生活了几十年,没想到现在村里建了小公园,晚上还能和老伴一起出来散散步,看看表演,村里的环境变得像县城的环境一样好。”荔浦花篢镇相仕村的李大爷讲述着村里的变化显得特别高兴。

如今,走进花篢镇相仕村相仕坪屯,一座座康居住宅鳞次栉比,一排排景观苗木点缀着道路两旁,一条条宽阔的水泥道路通到各家各户,一张张笑脸演绎着农民的幸福生活。

李大爷说村里这一切变化都跟美丽乡村的建设分不开。近年来该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合理规划村庄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建设了村级活动中心综合楼、舞台、篮球场,修砌文化墙200多米,拆除“三栏”10座500多平方米,粉刷装修房屋立面12栋,建设1000余米绿化带和“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安放文化石,建石桥栏,使得相仕坪面貌焕然一新。“我们村越来越漂亮了,给村里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娱乐场所,周围还种上了许多景观树,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李红伍高兴地说道。相仕坪屯在建设宜居家园的同时,还用文化立景,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建成村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文化资源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不断提升屯里的文化氛围。

报告链接:

(2018年)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稳步推进,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16万亩,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72处。建制村通畅率达99.8%,乡镇和建制村通公交率分别达71.6%和40.8%,全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在荔浦召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0.8%,乡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全景连线:

如今,在桂林市像相仕村这样建造得像公园一样的村子数不胜数,不仅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而且村委办公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1654个行政村,已建成1648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以上。同时,桂林市还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资金20989万元,重点向解决村级道路硬化、农村清洁和环保、农村美化亮化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倾斜,解决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性设施。去年以来农村公路建设新续建项目322个,建设里程共计863.8公里,桥梁3221.8延米;地方路网项目15个,256.68公里;县乡道联网项目23个,419.1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15个,226.35公里。

关键词:特色农业

村民讲述:

“有这个蘑菇种植基地,不仅可以带动村里更多的贫困户脱贫,我们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了零的突破。”荔浦县花篢镇南源村支书刘国兆高兴地说。南源村委大楼后面的一片空地上,一个个黑色大棚一字儿排开,刘兆国跟村里几名村干部正在制作菌棒,忙得不亦乐乎。

南源村位于荔浦市花篢镇西北部,属于自治区级贫困村,距县城30公里,是荔浦县最边远的水库移民村。花篢镇各行政村多位于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历年来种植香菇享有盛名,被誉为广西“香菇之乡”。

2017年,南源村获得了广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有了项目支撑,南源村香菇产业发展如虎添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南源村立即成立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村支书担任组长,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荔浦县花篢镇南源村委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马上着手建设一座20亩现代化香菇种植基地。项目实施第一年(2017年),为培育“种植户+贫困户”的“1+1”模式,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村委按种植菌袋(筒)数收取种植户及贫困户1元/袋的菌筒、菌棚及相关设备租金,村集体收入16万元。

报告链接:

(2018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0%。突出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粮食总产量185.85万吨,水果产量全区领先;桂柳家禽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70家、家庭农场393家;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8%。突出规模效应,促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增至29个,各级示范区(园、点)总数达959个。突出品牌强农,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43个,荔浦芋、恭城月柿、永福罗汉果纳入广西首批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全景连线:

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中旬,全市水果产量239.26万吨,同比增长10.5%,桂林水果面积、产量、产值、平均单产及人均水果收入等各项指标位居全区第一。其中砂糖桔、金桔、柿子等指标数据排名全国第一。去年以来,桂林市按照“优势柑桔为主线,特色水果为辅助”的原则,合理发展砂糖桔、沃柑、葡萄、猕猴桃等品种,大力推广树冠覆膜果实留树保鲜栽培技术、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及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等,形成了桂阳路百里金桔、湘江资江流域百里葡萄长廊、荔柳路百里果蔬等3条“万元增收”示范带,桂江月柿、灌江黑李、海洋山脉优质桃等一批特色水果产业带。推广应用100多个蔬菜优新品种,蔬菜播种面积217.3万亩,产量315.2万吨,食用菌鲜菇产量17万吨,实现产值约16.5亿元。罗汉果鲜果10亿个,实现鲜果产值7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超50亿元。

在不断培植特色产业的同时,桂林市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为主导,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为依托,以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为主体,树立和打造一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桂林荔浦芋、阳朔金桔、桂林罗汉果享有很高声誉,三个品牌先后入选全国农产品100个知名公用品牌,品牌价值位居广西前列。此外,恭城月柿、阳朔沙田柚、兴安葡萄、资源红提、荔浦马蹄、龙脊辣椒等一批品牌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桂林砂塘桔异军突起,畅销全国各地。

关键词:农旅融合

游客讲述:

金秋10月,在平安乡社山村的平安桥上,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拍照留影。桥下清澈的河水潺潺流着,两岸翠绿的杨柳倒映在河水中。

“真没见过这么干净漂亮的村子,好想在这里住下来啊。”来自广州的游客张先生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这跟元曲中所描绘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没有两样。”

社山村位于平安乡南部,自然风景秀丽,民风纯朴,是恭城最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也是自治区第二批特色旅游名村之一,享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美誉。一直以来,该村把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与休闲农业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近年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对全村进行了全面规划设计,现已基本完成房屋风貌改造、观景防洪堤、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篮球场、长廊木楼、太阳能路灯、风景绿化、停车场及入村主道等建设。村内旅游项目丰富多彩,有寻平安石、划船、观新旧民居、攀岩游岩、品恭城油茶、观民族风情表演、农业休闲耕作体验等。如今,社山村已成为集民族风情观光与休闲农业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报告链接:

(2018年)突出农旅融合,新增自治区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家,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200万人次。

全景连线:

据市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桂林市重点抓好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星级创建活动,促进休闲农业提质升级。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7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广西特色旅游名镇(村)10个,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13家(其中五星级乡村旅游区4家),广西星级农家乐107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9家、四星级农家乐26家),桂林市星级生态民居旅馆14家(五星级生态民居旅馆1家、四星级生态民居旅馆4家)。这些农业和乡村示范点带动了4万个家庭参与、10万余农民受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200亿元。

新闻推荐

小货车非法运输烟花爆竹被查获 别侥幸 下雨交警也出勤

本报讯(记者申艳通讯员庾艳艳)1月20日,一辆逾期未审验、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小货车非法运输烟花爆竹被阳朔交警查获。调查中...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