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匆匆,去匆匆,宜山不易居

河池日报 2019-01-03 09:06 大字

1938年9月15日,竺可桢在泰和县“华阳书院后之松山”安葬了侠魂和衡儿。此地位于玉华山之阳,距华阳书院东北二里许。两天之后,竺可桢便带着竺梅和竺安往松山告别,“余拍数照,不知何时重来祭奠”。9月18日,竺可桢便带着万般伤感和不舍离开泰和,经衡阳、桂林而往宜山。经此一别,竺可桢再未能重返泰和,重上松山。

1964年9月,竺可桢参加在庐山召开的植物学会大会,他在9月23日的日记中写到:“我以侠魂及衡儿坟墓在泰和,愿前往,但此来已无时间”;25日的日记写到:“将于廿八号会毕后去井冈山,从南昌去一天可到,离泰和仅110公里。我以侠魂、衡儿之墓在泰和,有机会甚愿一往”。遗憾的是,9月27号,竺可桢便直飞北京,以备出席建国15周年大庆。

这是竺可桢离故去的侠魂最近的一次。

去宜山的路上,竺可桢在衡阳“夜间梦侠来”,醒后不能复睡,思及“九一八在茶陵、衡阳间渡湘水,遇狂风暴雨,大有秋意。今春两次来往湘赣,侠均相偕,今独来,故有感也”,因题七绝一首;第二天到桂林,“晨一点半醒,不能成寐”。接连两个晚上的辗转难眠,即成《因续成步放翁原韵悼侠魂绝句两首》:

生别可哀死更哀,何堪凤去只留台。

西风萧瑟湘江渡,昔日双飞今独来。

结发相从二十年,澄江话别意绵绵。

岂知一病竟难起,客舍梦回又泫然。

桂林、阳朔等地小住两日,调适心情后,竺可桢于9月25日抵达宜山。这是他第一次到宜山。和之前之后每次迁徙必亲赴勘察不同,宜山是竺可桢此前未及涉足的。

竺可桢差一步就能先抵宜山亲勘校址。6月30日,竺可桢偕文理学院院长胡刚复同赴南昌、长沙、汉口、桂林等地公干,并准备考察新办学地址。7月23日在桂林,广西教育厅邱昌渭告知宜山有标营足敷数千人之用,竺校长心有所动。但同一日,时在桂林的李四光(仲揆)转来学校秘书诸葛麒(振公)、沈思玙(鲁珍)电,告以张侠魂久病未愈,催竺校长返程。于是竺可桢中断考察,留名片两张,由“胡院长在桂黔两省接洽”,急急返程,于7月26日回泰和。7月31日,经与接洽的胡刚复致电竺校长云宜山可用。可惜这份电文,竺可桢迟至8月15日晨才接到。

尽管晚到半个月,但这个信息还是至为及时。8月13日晚,竺可桢还在计算学校迁黔路程,“由衡阳、柳州入贵阳,凡1786公里”云云,而一旦确知宜山“可用”,旋即确定了西迁目标。竺可桢日记中透露,学校当天即电邱昌渭,告以李絜非、滕和卿将赴桂转宜修缮房屋,并决定派张东光等五人押运仪器至宜山。8月27日,竺可桢致函教育部次长吴俊升:

……万一安顺无适当地址,则惟有暂驻宜山,先筹开学,徐图遵陆入黔之策。宜山去柳州不远,水径可通,仪器图书,今已起运,溯西江直达,当无困踬;员生则取道湘桂,亦可于半月内抵宜,开学上课,或可不至衍期……

宜山,就这样走进了浙大的历史。

竺可桢甫抵宜山,即偕李絜非、胡刚复等视宜山东城文庙、湖广会馆、岳庙及东门外标营各处,侍后更嘱测量标营及农场地亩,因地制宜,将学校在宜山各处布局妥当。

在宜山,竺可桢先是暂住乐群社1号和5号,10月6日移入西大街32号广安西服铺,宜山郭姓金库主任的一处私宅;同日,接收文庙附近宜山职工工读学校(今宜山幼儿园)为浙校总办公处,而校本部则在城东的标营。竺可桢三天两头跑标营,或召集总理纪念周,或请各方人士来标营演讲,或去膳厅与学生共餐,或往疗养室探望贫病学生……今天宜州的不少长寿老人,还记得竺校长在西大街和东大街上来去匆匆的身影。

可惜,宜山因为气候不宜和警报频仍,让竺可桢忍痛舍离。1939年4月10日,校长竺可桢书呈教育部:

查本大学前以赣局紧张,奉令于必要时得再迁移,当时原拟迳迁入黔,奈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图书仪器为数甚多,运输颇费时日。为顾全课业起见,暂驻宜山开学。惟是居宜半载,深感环境不宜,气候变动剧烈,疟疠侵袭,影响于学生之健康与课业至巨。又以迩来宜山空袭警报频仍,一日数起,入秋以后,天气晴霁,必且更甚,足以妨碍课业。且自二月五日本校被敌机狂炸后,不特一部分校舍受损,而员生经此次侵袭后,对于警报之来,亦属不无戒心,近且北海屡传警讯,益足摇动人心。兹经校务会议议决拟于最近期内迁移云南建水,曾派史地系张主任其昀前往该处察勘,深觉地点适宜,目前空屋足敷校中上课之用,而交通路程又较黔省为便,爰拟迁滇,以作较久之计。

后来,囿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教育部准浙大离宜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

新闻推荐

贫困户家里的顶梁柱病倒了 一人有难众乡邻齐伸援手

17日9:07,覃先生拨打晚报热线:我是阳朔县朗梓一路自然村的村民,前不久,朗梓山蒲扇村的村民覃久来被医院检查出慢性肾衰竭、尿...

阳朔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