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集句成《漓水流韵》挖掘文化著《风物传说》访民间文艺家秦焕艺

桂林晚报 2018-09-03 11:33 大字

秦焕艺(照片为受访者提供)

■记者苏文娟通讯员郑木发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了解到,阳朔县渡头村有个名人叫秦焕艺。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可是在朋友眼中,他是个实实在在的怪人,为人怪做事怪连讲话都怪,人虽怪,却能怪出味道来。

秦焕艺出过一本叫《漓水流韵》的书,是一本诗集,里面的诗,全是唐朝诗人的诗句。他用唐朝人写的诗,东采一句,西摘一句,这样凑成一首诗了。乍一听,这不是剽窃古人的诗了吗?其实这属非常正当的诗词创作,这种创作方式就叫集句诗。

秦焕艺的集句诗词读起来很有味道,自然也受读者欢迎。但这本书的诞生,比书本身还有味道。2005年的春季,渡头农民文学社刚刚成立,正在策划创办《渡头新声》,几个版面的稿子已备齐,还差诗词版欠缺稿子,他们特地打电话给秦焕艺,希望他帮完成诗词稿,谁知秦焕艺的回答是“不懂”。他们只好婉转相求,最后他勉强答应。

事隔几天,秦焕艺托人带来一首《庙门塘情思》:“昔日昔时经此地,行吟无处寄相思。落花不语空辞树,只欠池塘一句诗。”还在诗的后面注明唐诗集句,并把四句诗的出处和作者姓名标明。虽然大家并不是很了解集句诗,但这首诗读起来感觉诗句自然流畅,情感流露真切,“昔日昔时经此地,行吟无处寄相思”中,淡淡的思乡情愫无处发泄,“落花不语空辞树,只欠池塘一句诗”这两句则是诗人借庙门塘之景对家乡思念的内心独白,整首诗看不出半点诗句凑合的痕迹,让人喜欢。

从那时起,《渡头新声》诗词版每期都有几首秦焕艺的唐诗集句,很受读者喜欢。秦焕艺也一心一意地搞起唐诗集句诗创作,历经11年,《漓水流韵》终于出炉,这也是秦焕艺的第二本集句诗集,共605首。其实秦焕艺集的唐诗集句仅从创作手稿统计,已超过一千首。

秦焕艺是个怪人,说自己不懂诗歌,却出口成章;集句诗创作需要博闻强识,他却信手拈来,已经出版了两部诗集。他的怪,还怪在办事非常认真,眼里容不得沙子,但凡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力求做好、做精,他从这一千多首集句诗里精挑细选,压缩成最后的605首,个中甘苦、唯他独知。

■秦焕艺简介

1947年生于阳朔县漓江南岸的渡头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诗词学会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与他人合集出版的作品计有《一箭穿三山》《桂林的传说》《桂林山水的传说》《阳朔山水神话传说》《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桂林市卷》《阳朔山水传说》等共八种,自著《唐诗集句诗词-漓水吟怀》《唐诗集句-漓水流韵》和《阳朔风物传说》。其中,《桂林山水的传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并获得首届“振兴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阳朔山水神话传说》获第二届广西民间文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

访谈

漓水情深玉汝于成

记者:集句诗的创作需要作者的博闻强识,知识渊博,您是怎么从泱泱诗海中,创作出两本集句诗集的呢?

秦焕艺:关于集句,稍有古典文学常识的人都不陌生,它是中国文学中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即集录前人的诗文成句重新组合,联缀成篇,构成新的作品,表达全新的内容和主题。正如《南齐书·文学传》所说,乃是“全借古语,用申今情”。

“集句”又称为“集锦”,以诗居多,其他体裁则较少见。关于集句诗,明人徐师曾给它下过一个定义:“杂集古今以成诗也。”即汇集他人一家或数家之诗而成,仿佛是一件用多种布料拼成的“百家衣”,因此也称为“百家衣体”。集句诗起源很早,学界通行的看法是兴起于晋代傅咸的《七经诗》,大盛于宋,清代极繁荣。辛亥革命后推行新文化运动,极少人涉猎集句创作。辛亥革命一百多年来,全国只出版包括我的两种在内的共四种书,专家认为我的是最好的。

我这本《唐诗集句-漓水流韵》,创作时,前后花了11年时间。我的记忆力并不好,2005年5月开始集句诗创作,我用了两年时间,五次通读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十五大册《全唐诗》。每看到一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就摘录下来,共录了两万多句。开始,集一首最少要花十五天,一个月一首是经常的。后来,我又花相当长时间,用五笔全录入电脑,又按平水韵分开,又花去半年多时间。现在,我的电脑里就还有这些按平水韵分好的唐诗诗句资料。

我之所以能完成这本《漓水流韵》,全靠毅力。还有就是凭我的“漓水深情”。《全唐诗》里,描写漓江的诗少而又少,我却刻意要用唐诗集句来描绘漓江风光,无疑难度更大,《漓水流韵》605首集句诗,一半是写漓江景和漓江纪游诗,其他抒怀诗,也带有漓江痕迹。体现了我的悠悠漓水深情,我一生与漓江结下的不解之缘。对漓江山水的热爱是我一生的情感寄托,也是这本《漓水流韵》的主旋律。再一个就是与众不同的集句形式。清代以前的集句创作者和辛亥革命后涉猎集句的,不少都是凑韵成诗以后再根据诗意安题目,而我是坚持“先立意再集句”。即先明确自己要写什么内容,再到《全唐诗》里找与自己的立意相符的诗句。这就难得多了,但我始终坚持。

放弃身外物守着漓江根

记者:您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定有很多更好的工作选择,是什么原因让您最后选择留在桂林?

秦焕艺:我留在阳朔,留在漓江边,源于少年时的梦想和热血。当时我读大学时,曾经买了一套漓江风光的明信片送给同学,向北方同学显摆我们桂林漓江的秀美风光。当时有一位杭州的同学,也买了杭州的明信片送给大家,后来同学们一致认为是桂林比杭州美。但当时我心里还是没底,怕同学们是为了安慰我而骗我的。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杭州,在西湖转了两天,当时就感觉西湖的风光和桂林漓江山水有得一拼。但西湖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太丰富了,真是处处有文物,步步有故事:葛岭有葛洪修仙故事,白堤有白居易修堤传说,断桥有文世高的情话,雷峰塔更有众人皆知的白蛇传故事。这方面漓江就很难与西湖相比了。其实历史文化漓江不是没有,只是还有一些没被挖掘出来罢了,因为就连我二伯爷都能讲很多漓江的山水传说。

于是我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办手续回北京干专业工作,但我憋着一口气,想要实现“发掘漓江的历史文化和山水文化”的理想,就决定留在家乡了。阳朔人都讲我是怪人,我的怪事还不止这一件。我还曾经放弃从政的机会,跑去阳朔县文艺创作组,专门搜集整理蕴藏在漓江山水间的民间故事素材和民俗资料,还两次徒步从阳朔沿漓江两岸走到桂林。虽然没走上仕途,但我为发掘漓江山水文化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还有一件怪事就是阳朔县文艺创作组第二年就解散了,原来的成员都谋了好出路,唯独我留在文化局当文物管理员。接着县里成立了文物管理所,一当就当了二十年的主管工作的副所长。20多年副职,清水衙门,我不图别的,就图在这个单位可以方便发掘漓江的历史文化。我出版的《阳朔风物传说》中虽然只有98篇,但我收集了二十多年出版的桂林的各类传说故事书,加起来不少于一千篇。我始终认为,我们漓江的历史文化不输于任何一个地方。

记者:目前桂林正在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在您看来,桂林的文化魅力主要体现在哪里?该如何挖掘?

秦焕艺: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是旅游名城,但桂林光靠吃山水饭是绝对不行的。我就听不少游客(包括我的大学同学)说,游漓江,看山看水,就那么回事,来一回就够了,没文化,看不到文化。但桂林是文化名城,只是蕴藏在山水间的丰富文化需要挖掘出来。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关键是实干,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新闻推荐

她把试验田变成了示范园——— 记全区“十大种果女状元”赖玉梅

□广西日报记者韦宏宁她不怕吃亏,敢于失败,终把试验田变成了示范园,自己也被评为全区“十大种果女状元”———在阳朔县白...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