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漓江千古情项目:融合本地文化根基 打造阳朔旅游新标杆

桂林晚报 2017-12-27 10:49 大字

图为漓江千古情项目效果图。(资料图片)

施工人员正在焊接钢架。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阳朔具有丰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据统计,阳朔县去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440万人次,占全市的26.8%。为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推动阳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继《印象·刘三姐》后,阳朔县引进了漓江千古情项目,建设打造根植于当地文化的“根与魂”又融合顶级实景体验和交互娱乐的旅游演艺项目,提供“旅游演艺+主题公园集群”的品质文化娱乐产品。该项目将与《印象·刘三姐》形成有效互补,共同丰富阳朔旅游文化市场。

今年6月底,漓江千古情项目正式动工。目前项目进展如何?近日,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考题·背景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条提出:“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支持重点景区和旅游城市积极发展旅游演艺节目,促进主题公园规范发展。”

为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推动阳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9月,阳朔县继《印象·刘三姐》之后又引进了一个大型文化演艺项目———漓江千古情。

今年1月6日,桂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做足“文化+”文章,加快文化与旅游、生态、金融、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生态文化相融的景区、景点,积极扩大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演出市场,打造阳朔《漓江千古情》等一批知名演艺品牌。今年,该项目被列入桂林市重大项目。

打造阳朔旅游新标杆

随着游客消费观念升级,传统观光游已不能满足当地旅游市场的诉求,文化娱乐旅游产品呈现结构性短缺,消费者对能够充分体现当地文化风俗特点的文化旅游产品需求强烈。因此,《印象·刘三姐》自阳朔开演以来反响强烈,迅速带动了旅游市场的发展。

为丰富桂林旅游产品内容、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12月,阳朔县政府与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订《“漓江千古情”项目投资协议书》,就投资建设漓江千古情项目达成协议。

该项目位于阳朔镇骥马村,占地160余亩,总建筑面积88391.01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项目将打造根植当地文化的“根与魂”又融合顶级实景体验和交互娱乐的旅游演艺项目,提供“旅游演艺+主题公园集群”的品质文化娱乐产品。

据介绍,该项目将分二期建设,主要建设两座现代化演艺剧院、科技综合体验馆、仿古市井街等。其中,一期建设内容包括一座现代化演艺剧场、大型歌舞《漓江千古情》、科技综合体验馆、仿古市井街、集散广场等。一期于6月23日正式奠基开工,2017年计划投资4亿元,计划于2018年5月投入运营。

“项目将充分挖掘桂林的历史文化,通过旅游文化演艺结合的形式立体展现桂林文化的精髓,深度挖掘具有特点的、蕴涵历史典故的集成素材,全方位、多层次地体现出当地旅游浓厚的文化特点并增加游客的参与性。”桂林漓江千古情演艺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古情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漓江千古情项目将融合阳朔当地文化根基和室内创新表现演艺手段,通过展现文化风俗特点,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并与实景演艺的《印象·刘三姐》形成差异化互补,丰富阳朔的文化旅游产品,成为阳朔文化旅游的新标杆。

新闻推荐

临阳联队的片段回忆 □何一宏

夜袭牛尿塘日寇运粮船1945年初夏时的一个傍晚,临阳联队副联队长赵志光和大队长邓慰洪来到五中队,说:“据可靠情报,日寇从兴坪乡一带搜刮了一批粮食,准备运到阳朔,粮食分几艘船装,派了几个日本兵押送,晚上...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