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宣传绿色出行38岁男子骑行9200公里来到桂林桂林是我旅途中最美的一站

桂林晚报 2017-12-18 13:12 大字

刘成义和他的骑行装备。记者高磊盈摄

17日8:53,刘先生拨打晚报热线:我叫刘成义,从山东骑自行车一路旅行,现在已经5个多月了。我这一趟是环保绿色之旅,现在到桂林了,希望能通过晚报与桂林市民打声招呼。

2834000晚报热线记者高磊盈核实采访:17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刘成义。他戴着头盔、皮肤黝黑,嘴角因为风吹日晒上火起了泡。虽然已经在外面奔波了快半年,但来到桂林后的刘成义精神非常好,自行车后面拖拽着一辆三轮车,两辆车上堆满了他的行李,包括衣服、鞋子、帐篷、炊具以及备胎等等,其中三轮车背后还有小旗,旗子上写有“单车通勤,环保健身,省钱不堵”字样。

“桂林山清水秀,名不虚传。”刘成义说,他16日到桂林,第一感觉就是太漂亮了,让他一扫疲惫。让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阳朔、大圩有不少专门给自行车爱好者开辟的骑行道,大家可以一边骑车一边赏景,既享受又环保,让他对桂林的好感一下子就增加了。“昨天我去了南溪山公园,给大家宣传环保理念,有位老人还专门坐上我的车子体验了一下。”刘成义说,桂林人很热情,也很支持他提出的环保骑行的理念。

刘成义今年38岁,老家在黑龙江省鸡西市,从今年7月份开始,他从打工的山东出发,如今已经独自骑行了9200多公里,途经蓬莱、青岛、天津、日照、连云港、扬州、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一路艰辛,只为宣传绿色出行,提倡环保理念。因为自行车本身就驮着重重的货物,后面还拉着一辆三轮车,刘成义骑得并不快,一天在60-80公里之间。为达到宣传目的,刘成义每到一个城市,都会靠着倒立行走等方式先吸引市民关注。

刘成义说,他以前在山东烟台打工的时候,就发现路上汽车越来越多,很多人其实没必要开车,却宁愿堵在路上,让汽车尾气排放十分严重。后来,他有了骑行宣传环保的想法,今年夏天终于成行。他此次出行只带了3000多元钱,一路上一直有好心人帮助他,正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才一路走到了现在。

事实上,这已经是刘成义第三次长途出行了。2008年,他曾背包徒步出行过近一年时间,2010年开始,又骑行了一年半,两次都是为了宣传“爱得天长地久”。

刘成义说,他18日就会离开桂林骑往永州,春节前他会骑到老家。一路骑行,让他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经历了很多有意思的事,而桂林无疑是其中最美丽的一站。

新闻推荐

●一手打造出《印象·刘三姐》的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因严重资不抵债,向自治区高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自治区高院审查后认为,《印象·刘三姐》作为广西旅游

《印象·刘三姐》演出现场(2014年10月)。南国早报记者邓振福摄南国早报记者彭宁莉《印象·刘三姐》,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可谓广西旅游的活名片,它不仅让国内外观众了解到广西的经典...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