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技巧

济宁日报 2021-10-14 09:31 大字

济宁市任城区电化教育中心徐浩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教学技巧,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寓庄于谐。恰如其分地运用修辞技巧,就能使所讲内容通俗、形象、直观,从而增强授课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风趣幽默的语言又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教育,获得了知识。我们知道比喻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听起来有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之感;双关可把意思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使意境深刻、耐人寻味。例如:讲到惰性气体用途时,教师说∶石英玻璃管里充入氙气,犹如充入了“仙气”,通电后成了比荧光灯亮几万倍的“人造小太阳”。这样的讲授,学生听起来会兴致勃勃,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

持之有故。有些教材凭空讲解,学生较难接受。若恰到好处地讲个真实新颖、动人心弦的小故事,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又能加深学生记忆。讲酸性氧化物时,可这样举例∶广西兴安县小宅村一到夏秋之交就火灾频出,茅屋、蚊帐、墙上年画、绳上湿毛巾等均能自行起火。通常是可燃物先冒烟,三十秒后再燃烧。谁是纵火犯?这样的故事瞬间调动了学生兴趣,而后再引领学生探究学习,最终“破案”——夏秋之交南方气候湿热,该村开有硫矿,气体硫逐步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蒸汽化合为硫酸,有脱水性的硫酸能使可燃物碳化冒烟着火。这样的探秘,学生定会牢固掌握。

旁征博引。准确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处理教材,用学生熟悉的其它学科内容启发诱导学生,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时,教师可以结合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蜡烛燃烧“成灰”是化学变化,熔化“流泪”是物理变化,在“成灰”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流泪”,这说明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我们一定要记住这句名诗。

教法多样。要上好一堂化学课,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设计好一套有针对性的、灵活的教法。由于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知识基础和能力不同,教师要针对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初三化学课,开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化学学习的能力薄弱,教师只能采取“引”的方法。所谓“引”,就是教师在前面引路,教他们怎样记忆,怎样观察,怎样操作;在有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物质结构理论知识之后,可采取“启”的方法,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教学生分析、归纳、系统、对比,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九年级酸、碱、盐部分时,学生学习了一两种物质的性质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总结、学习、探索,即采取“行”的方法——自己“行走”;在最后复习阶段,则采取“思”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灵活实验。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验搞好了,可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将实验做活,可以采取用不同的实验方法验证同一个问题;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更加贴合生活实际;尽量把安全有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鼓励学生动手,培养能力。例如: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课本上实验操作较为复杂,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反应原理的基础上,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仪器药品,用暖贴里的铁粉代替课本上的铜粉,用小药瓶代替试管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改进,材料易得,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学生参与度高,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新闻推荐

广西加强红色景区管理人员能力培训

本报兴安讯为进一步促进广西红色文化旅游建设,加强和提高红色旅游景区及场馆管理人员党史学习教育和业务素质能力,4月19日,...

兴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