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化”交相辉映 绘就“文化兴安”新蓝图
(上接第一版)
点亮历史文化,留住兴安文化根与魂
重建的魁星楼、白云驿位于兴安县城湘江左岸,凭眺十里湘漓,烟波浩渺,尽收眼底。如今,那些在《兴安县志》中寥寥数笔记载的文化地标魁星楼、白云驿、攀桂桥等得以重建,兴安历史文化穿越千年,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不止是历史名楼魁星楼,流过两千两百余年的灵渠清水,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兴安人的奋斗足迹,是兴安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见证者。灵渠文化已经成为兴安人的灵魂驿站。
近年来,兴安县疏浚河道,还原历史旧景,增设亭台栏榭,修筑长堤绿道,沿溪溯灵渠、过镁潭、转北渠、入湘江、抵渡头约十里水程,打造出让人神往的“十里湘漓图”。铧嘴、大小天平、南陡、飞来石、马嘶桥、万里桥等历史遗观,美不胜收;魁星楼、白云驿、攀桂桥、濂溪祠、徐霞客系舟处、双女井溪、陡江古韵等重建古迹,历史传说与时代风采共存;渡头唱晚、秦堤拜石、北廊耕耘等自秦代以来流传的“兴安八景”余韵袅袅……曾经散落各方的灵渠文化散珠碎玉,被“十里湘漓图”所串联,构筑起兴安的大美。
灵渠是兴安历史文化的灵魂所在。守护好灵渠,就是守护兴安的根和魂。近年来,兴安县从保护利用和文化价值发掘研究两个方面发力,以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契机,把灵渠文化发扬光大,实施灵渠保护修缮、文化展陈、南渠复航、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补水工程等项目,让灵渠成为流动的“兴安文化使者”。
2019年国庆前,灵渠展示中心(兴安博物馆)正式开馆。依山而建的灵渠展示中心(兴安博物馆),与灵渠公园对面而望,重点呈现灵渠历史文化价值,运用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和大型浮雕、绘画、场景和声光影像多媒体等手段,分别从开山凿渠、千秋伟业、漓湘风韵、情系灵渠四大单元系统展示了灵渠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突出的价值。
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灵渠秦风”田园综合体以及“陡江古韵”田园综合体建设,特色的山水田园、人文历史风光得到保持,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村风民俗文明清朗,秦风古韵、陡军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浮舟过岭,小桥飞霞,青山环抱,清流绕村,这是灵渠沿线整顿复航后的场景,“三乡七肆六十屯,一渠两岸百里画”的旧时风采也随着灵渠南渠的全线复航重现。为了保护灵渠周边的生态环境,兴安祭出重拳开展矿粉及米石加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关停并转小散乱企业107家。结合创建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工作,根据湘漓连通(灵渠)片区水系的特点,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则进行综合整治,把修灵渠的千年使命传承下去。
灵渠文化研究成果同样丰硕。灵渠保护与申遗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学术论坛、从灵渠到合浦“一带一路”视野下的灵渠文化研讨会顺利召开;桂林资深作家黄继树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灵渠》出版;旨在进一步挖掘和弘扬灵渠历史文化的《灵渠》研究专刊、灵渠文化丛书《灵渠轶事》编印出版等等,让灵渠文化焕发出了新光彩。
山清水秀,凭添文化亮丽色彩
山水文化与民俗文化也成为兴安文化发展新的亮点。
在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脚下,依托生态优势,新改造的集休闲康养、红色教育、民俗体验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旅游目的地———梁家寨2019年8月正式开寨,成为华江瑶族乡建设“广西养生养老小镇”的一颗明珠。基于梁家寨的积极效应,兴安县遴选出与梁家寨条件相似、基础较好的9个村寨,结合乡村振兴“百千”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华江九寨”项目,串珠成线,将引爆华江甚至兴安旅游业态。
兴安县还深耕本地区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举办盘王节、风车节、银杏节等地域色彩浓厚的赛事活动,让民俗特色火起来、传下去。保护发展白石乡水源头村、漠川乡张家崎村等传统村落,串联起“桂北老家”,保护马仔调、贺郎歌、龙船曲、瑶族反面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打造米粉节、葡萄节、灵渠马拉松等节庆活动名片,兴安文化传承更加鲜活。
“行尽灵渠路,兴安别有天。”兴安县委书记黄洪斌说,“兴安文化就像灵渠的清水,两千年潺潺不息,润物无声。我们通过文化发展建设,不断颂扬文化兴安、生态兴安、大美兴安,就是为了让兴安儿女从兴安文化中汲取磅礴力量,立足华南之巅、胸怀壮阔,追随湘漓善水,奋发有为,不断前行。”
新闻推荐
赵乐秦到桂林银行调研时强调 持续改革创新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为推动桂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6月28日,赵乐秦来到桂林银行调研,听取企业发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记者何平江摄本报讯(记者周绍瑜)6月28日,“七一”建党...
兴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