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华章起,发展蓬勃时 兴安县:“湘桂走廊”上的崛起和振兴

桂林日报 2020-06-02 11:11 大字

逆势而上,砥砺前行,兴安海螺一季度抗疫复产双丰收。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兴安海螺新年勇攀高峰。

重大项目开工仪式

兴安工业集中区

双胞胎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日行千里、朝发夕回。作为桂北交通的咽喉和枢纽,兴安正以全新的姿态积极融入西进云贵、南下广州、北接长沙的桂粤湘黔四省会城市“三小时经济圈”。近年来,兴安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善抓善成,紧紧围绕建设“三个兴安”、实现“七大目标”和创建“三大生态”先进县战略,把方向、定目标,理思路、强措施,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抓项目,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在抢抓机遇中坚定信心,在破解难题中凝聚力量,在应对挑战中谋划发展,在浴火重生中奋勇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9年,兴安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6.1%、9.7%、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组织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1%、10.7%。

2020年1—4月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6.76%;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预计1-5月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兴安经济繁荣,发展基础敦厚,亦将乘全市工业振兴之东风,乘势而上,举全县之力实施工业振兴大会战。

□本报记者刘健通讯员杨长波

吹响“复工复产”号角,坚守经济繁荣的“阵地”

自企业复工复产号角吹响以来,兴安县以“安全第一、严格管控、暖心服务”为重心扎实开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加大防疫宣传、严格防疫管控、强化一线服务等方式,确保企业复产有序、操作规范、防疫有力,实现复工复产的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监督管理,不留盲区和死角。

为了确保防控全覆盖,兴安县第一时间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要求每名党员干部或干部职工联系一至二家企业,以一对一方式对企业复产政策、条件以及防疫工作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同时,与企业一起排查返岗员工春节期间的外出动态,确保返岗员工近期没有去过重点疫区,没有与疫区人员和确诊病例有过接触,没有身体不适症状等。

在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后,兴安县积极与企业对接,主动就企业按上级文件要求的时间复产时可能存在的困难和不足等问题进行征询,为企业解决困难。

如今,在兴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已经全部返岗开工,每天都有约525个人坚守岗位。他们正开足马力,努力生产,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我们销售量基本上在2000吨左右,1月份熟料生产35万吨,水泥生产27万吨,基本上都超额完成了我们的生产任务。我们从春节开始一直没有停工,保持着生产运行状态。”兴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宝军说。

“隔离不隔事。”这是兴安风电有限公司对防疫、生产同时推进提出的要求。自2月3日复工以来,该公司采取对所有人员按要求进行安全隔离的方式来应对疫情的传播。原本一周一班,轮流值守,为确保安全,所有在岗的人员一直在坚守岗位,隔离不隔事。疫情期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1月份的送电量达到1.3亿千瓦时,保障了市民的用电需求。

“我们的方法是对山上的变电站、值班人员全部封闭管理,包括我现在公司这里的值守人员也是封闭管理,就是跟外面主动隔离。在现场的不能出去、外面的不能进来,要保证生产现场是绝对安全的。在这个春节期间,特别是1月份,整个风电场都是安全的、设备也是安全的、运行也是安全的。我们在兴安这个风电场是6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税前收入是8000万元左右。”兴安风电公司总经理李利强说。

以暖心的服务为企业复产提供最为直接的帮助,努力实现防疫工作到位、企业复产盈利的双赢。兴安县不仅这样部署,而且也坚决贯彻实施。与此同时,在确保防控工作扎实开展以后,兴安县还要求已复产的特殊行业企业制定最严格的疫情防控方案,成立防疫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做好日常管控和排查工作。重点对厂区入口消毒管控、外来人员车辆登记、员工定期测量体温、食堂用餐安全、厂区卫生消毒、生产操作规范等重点领域进行监督把关,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

落实“理念”发展,工业项目格局趋于优化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要冲,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之地。如今的兴安汇入华南、西南、中南三大经济圈,交通便利,高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东部发达地区辐射西部和广西北入中原的门户城市。近年来,兴安县加强了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承载力不断提高,已构筑起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支撑体系,具备了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兴安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兴安、文化兴安、富裕兴安”和“七大目标”战略,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营商环境良好,社会大局稳定。

种好良木自有良禽来栖,筑成美巢专等凤凰来鸣。兴安县碳酸钙精深加工新型材料产业园位于素有“中国矿粉之乡”美誉的兴安县严关镇境内,规划面积近千亩,拟兴建人造大理石生产及碳酸钙精深加工企业1家、新型环保节能石灰窑5座、新型环保米石加工企业1家、天然大理石石材加工企业1家,重组整合当地原有小散乱矿粉厂50余家。产业园项目建设总投资46763.3万元。项目建设2017年启动以来,目前已完成投资2200万元,基本完成园区三通一平、园区连接线、园区主干道、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引进入园企业8家,吸收社会投资12.15亿元。

该园区建成后,能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减少粗加工型矿粉生产企业粉尘的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助推全区碳酸钙产业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可实现工业年产值20亿元以上,每年为地方财政增收3亿元以上。

政通人和、物丰民安,兴安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增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县。兴安县工业发展坚持久久为功,注重延链补链强链。经过不断“建筑”,兴安县园区承载作用显著提升,工业项目格局趋于优化。在不断激发园区活力,实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构建产业集群平台的努力下,逐步形成了以兴安县工业集中区为主导,矿粉产业园、竹木产业园、汽车部件产业园等“一区多园”各展所长的发展模式。其中,工业集中区历经数年的“园区建设年”活动,短板弱项不断补齐,管理服务体制不断创新,各园区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各项目的证件办理由园区代办完成;路网、水电气、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通过出租、出让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极大促进了新进企业快速投产;不断提升优化园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同时,围绕产业集群开展精准招商,选优做大项目池,健全完善县领导联系责任制、一竿子插到底和季度开竣工制等重点项目推进机制,成立项目投资管理与服务中心,切实保障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产业项目落地数量、规模和类别取得了重大突破。2019年新签约工业项目13个,推进工业项目31个,其中,在建工业项目15个,完成工业投资22.8亿元,为工业稳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兴安县还高度重视工业发展环境建设工作,既抓硬件,更优软环境,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店小二”主动式政务服务。积极落实县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建立县领导园区工作日制度,及时研判、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建立健全政银企对接交流机制,开展银企集中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29个,签约资金2.8亿元。推动金融机构与应对疫情重点保障企业对接融资需求,目前成功签约融资项目78个,协议融资金额5.89亿元,实际到位2.75亿元。

目前,兴安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2019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4亿元,工业税收突破4亿元。2020年兴安还将全力推进实施工业发展“520”计划,即实现招商落地规上工业项目20家、开工建设20家、建成投产20家、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同时,新培育规上企业达10家以上。

树立“大招商大发展”的意识,培育工业振兴的新活力

过去的2019年是丰收的一年,如今的2020年也正是经济发展蓬勃的好时候。

随着兴安产业集群效应增强,逐步形成了新能源、碳酸钙精深加工、生态建材、农产品深加工、汽车部件、装备制造等6个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60亿元、预计产值达100亿元的汽车部件产业园已签约10家企业(4家企业已开工建设),在谈企业33家,准备签约企业25家,项目一期已列入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总投资55亿元的风电场建设项目已实现并网运行369台机组,完成投资53.2亿元,累计总发电量34亿千瓦时。总投资15亿元的碳酸钙精深加工产业园、投资2.5亿元的竹木产业园稳步推进。预计年内可实现投产企业25家,新落地建设企业20家。园区承载力提升。1-5月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65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6000万元)的46.08%,完成标准厂房建设1.8275万平方米,占年度目标任务(4万平方米)的45.69%(预计全年标准厂房建设达14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土地收储265亩,占年度目标任务(600亩)的44.17%。招商引资结硕果。落实投资达60亿元汽车部件产业链项目、投资13亿元双胞胎产业链项目等16个总投资超70亿元的项目招商签约。今年以来,已签约23个工业项目,总投资52.8亿元,在谈55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超45.7亿元。

在筑牢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增添工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去年第四季度,兴安县委、县政府就开始着手谋划2020年项目盘子,县四家班子几上几下调研,逐项明确项目投资内容、任务、资金来源,以实施“520”工业发展计划(即全年工业项目招商落地20个、开工建设20个、竣工投产20个,工业投资增长20%,规模工业产值增长20%以上)和打造综合建材、新能源、汽车部件、农产品深加工等年产值分别达到20亿元的四大支柱产业集群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振兴。

积极“筑巢引凤”,“一区多园”体制机制逐渐完善。通过政银合作在县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工业发展大厦,集招商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企业服务中心、银企服务中心于一体,县工业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信和商贸局、工业园区管理中心、招商局、工业发展融资担保公司等集中办公,为进驻园区企业全程提供集中、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创新拿地即开工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园区政务不出园区。强化土地管理,由“双攻坚”工作组牵头聚力实施“土地攻坚大会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提振信心,继续走好工业强县之路。兴安县全力实施工业发展“34563”计划,继续优化结构调整,构建工业振兴的新格局。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和布局,优化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继续推进“上规入统”工作,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努力发掘并重点扶持成长性好的中储能能源设备、乾昭实业、艺唯思皮具等7家企业上规入统。继续树立“大招商大发展”的意识,培育工业振兴的新活力,重点围绕汽配、竹木、矿粉、农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等,实行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等招商引资大行动,积极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和项目引进工作。

(本版图片由兴安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在上海犯案后逃到兴安 再次作案后“失踪” 潜逃20多年的杀妻嫌犯落网 牵出30多年前的另一起命案

1996年,兴安县溶江镇发生一起凶杀案,犯罪嫌疑人吴某案发后脱逃,不知去向。前段时间,犯罪嫌疑人最终被警方缉拿归案。至此,他已...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