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能英:83岁的义务讲解员,秦家大院的旅游标签
闲暇时光,何能英奶奶喜欢和村里的老人在秦家大院门口聊天。记者刘健摄
83岁的何能英至今还保存着旅行社培训结束后发给她的“工作证”。记者刘健摄
夕阳映照下的秦家大院。(白石乡供图)
□本报记者刘健通讯员周保强
在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有一座秦家大院,相传是秦琼的后人世代居住,留有明、清两代风格建筑20多座,虽然大院现在并没有被开发,但每逢节假日,还是经常有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今年83岁的何能英奶奶热情洋溢的讲解,也给到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大院生活了近60年的何奶奶,对大院的一草一木都十分了解,多年来一直坚持义务为游客讲解。性格十分开朗乐观的她告诉记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游客还有听讲解的需要,她还想继续为大家介绍秦家大院。
嫁进秦家,爱上这个有文化的村落
“我和我先生是1959年结婚的,因为他在部队服役,所以婚后我一直住在溶江的娘家。1962年,我有了两个小孩,我的妈妈就告诉我说,你婆婆70多岁了,作为媳妇,你应该去照顾她。”何能英说,听了母亲的话以后,她带着两个小孩回到了丈夫的家乡白石乡水源头村,住进了丈夫秦昌映一家位于秦家大院的祖宅里。
这座房子,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房屋里木制门窗雕刻精美,天井内的青石板也隐隐透出古色古香的气息。
“当时有村民问我,说大山里的鸟都是往外面飞,你怎么倒飞回了山里。”面对村民的询问,何能英总是一笑了之。何能英告诉记者,她刚到村子里就觉得这个村子与众不同,有雕梁画栋的建筑还有很浓的文化气息。
“在过去,溶江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一些,语言和生活习惯也与这里不同。水源头这里经常吃红薯、玉米,还煮茶,我们在溶江不吃这些。溶江是用锄头挖地,这里石山多,只能铲地。到了白石两年以后我才适应过来。”何能英说,那时候因为家里只有她一个劳动力,丈夫后来从部队复员以后一直在外面工作,能顾及家里的时候不多,所以她要做的事情很多,劈柴、舂米、挑水还要参加集体劳动,但只要闲下来,她就喜欢到大院里走一走。
“我回村里别的东西都带得少,就是带了很多书,像《红岩》《林海雪原》等等。我喜欢看小说,也很喜欢听别人讲故事。”何能英说,劳动之余,她就抱着小孩到村里听老人一遍一遍讲秦家大院的故事,慢慢地,就彻底喜欢上了这里。
“一个人要学习两种树木,一个是柳树,在哪里都能发芽;一个是松树,扎根越深,就会越红。”何能英说,过去的60年时间,她一直在了解秦家大院,不仅是它的故事,还有它的“性格”。
大院最活跃的身影,几十年义务为数万人讲解
“秦家大院目前保有明、清风格建筑群23栋30座,占地面积达17000平方米。坐落于后龙山山脉脚下缓坡之上,依山势而建,寓意着步步高升。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磨包谷粑粑……”“你现在看到这个房间,是以前小姐的闺房。为什么你看这个窗户对着天井呢?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小姐不能外出活动,晚上就会打开窗户,伸头望月,思念自己的情郎。”采访当天,何能英老人带着记者游览了秦家大院,虽然已经83岁高龄,但她依然脚步稳健,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老人不仅讲解秦家大院的历史和故事,还会讲一讲生活在大院的人的生活习惯等,让人觉得游览的过程十分丰富和精彩。
“过去生活在村里的人从小对大院的景致司空见惯,所以也没有多少热情去讲它。我的小孩长大了以后,我就闲了一些,那个时候只要看到来大院游玩的人,我就会带着他们去看,也给大家讲大院的历史和生活。”何能英告诉记者,到2008年,有一家旅行社雇她当秦家大院的讲解员,还带她去参加过培训。后来旅行社并没有把这个项目做起来,但她还是坚持义务讲解。
“最开始给人讲解是在什么时候我都记不清了,反正从那时候到现在,给几万人讲解,肯定是有的。特别是我们村白果树落叶的时候,来参观的人最多,我一天都要带三四批人游览。”何能英说,她经常跟一个叫秦伯的老人一起研究游览路线和解说词,人多的时候,他们就分成两个组按照不同的路线分别带领游客游览。
“我们在网上看到这个大院就想来看看,主要是想听一听网友‘力荐’的何奶奶给我们讲解大院的故事。现在,何奶奶就像这里的标签一样。”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来自桂林的游客,专程来找何能英老人。
“其实这种场面很多见的,知道我的游客一来,就直接到我家里叫我。不知道我的游客,村民也会推荐他们来找我。”何能英笑着说,“反正来一个人我就给一个人讲,来一群人,我就给一群人讲,只要大家高兴,我就高兴了。”
困境之中仍义务讲解,耄耋之年还希望一直讲下去
“2014年,我儿媳妇生病,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入,有人建议我讲解收点费用,但是我坚持不向游客收取费用。我家的困难就是我家的困难,我们自己能克服。”“哪怕是家庭困难,我也没有放弃给游客讲解,我觉得这是我生活在这里的意义所在。”何能英说,她一直以来都以她的母亲为榜样,学习母亲的刻苦精神。自从来到大院生活以后,她也时刻在学习着大院的“包容”和“坚持”。
采访中,记者问何能英老人,已经耄耋之年,为什么还要坚持讲解下去?
“之前和我一起讲解的秦伯前几年已经去世了,现在的年轻人又没有几个愿意沉下心来了解这些东西,所以只剩下我一个人了。”何能英说,这对她来说,就像一个“使命”。
“大家对我十分认可,我觉得很开心也很充实,所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倘若有一天有人愿意来‘接班’,或者大家不要我讲解了,那我就不讲了。”何能英老人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龚启文)“逃了10年,这次终于解脱了!”4月30日被民警抓获时,犯罪嫌疑人陈某如释重负。10年前,陈某伙同闺蜜...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