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四甲和冠山村的秘密
冠山村古民居
四甲和冠山村航拍图
重修青草堰记(乾隆年间)
冠山村青草堰
冠山村张氏宗祠
□杨迪忠/文阳著文/摄
今兴安镇冠山村委所辖之四甲和冠山自然村,前者为本县大多数人所不知,我也是去年才知道其名,并因到村里朋友家吃饭而顺便走过几次。与之相邻的冠山村,本县人大多晓其名,我也从小就听说过。冠山,过去也叫案山、岸山或晏(兴安读àn)山。以前,冠山村有中央直属企业邮电部兴安通讯设备厂等,如今有兴安著名的工业园区。因此,冠山村历来闻名遐迩,近年则又名声鹊起,是一片创业聚财的热土。
2020年3月20日,周五,天气放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蔓延肆虐了几个月,现在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宅家太久的烦闷和工作的暂时不忙,让我们有了下村访古的兴致。于是,我们几位爱好者吃罢早点就驱车直奔四甲和冠山村。
四甲和冠山村,古县志不见其名
去访之前,我翻阅古代《兴安县志》,仔细查询四甲和冠山村,以期获得一些历史的认知。但是,它们的名字竟然没有出现在“乡都”篇里。它们应该属于清代的西乡。西乡,古名取士乡,并曰修德里。它包括城内、城外、厢外、西十都、西十二都等所辖甲村。在“西十都二总辖十甲”里,其三甲辖二村,有李家田,去(距离)县十里;洋尾田,去县十二里。四甲辖一村,是螺蛳塘,去县十二里。九甲辖一村,即枧头村,去县十里。这几个村现在都是四甲和冠山村相邻和附近的村子。据此推断,四甲和冠山村应该属于“西十都二总辖十甲”里面的村,四甲村应该就是古代下辖螺蛳塘一村的“四甲”演变而来。那“冠山”村呢?它在哪里?我找遍了整部县志,也没有看见它的影子。另外,乾隆和道光兴安县志“西十都二总辖十甲”里,“一甲辖一村,□□去县十里”,因其村名在乾隆志里空缺、在道光志里被涂抹而不知。附近东北面的“羊角山”等村,则属于北九都三图七甲辖村。“冠山”村在古代的行政区域,待考。
在古代兴安县志里,还有对冠山、穿岩、孔明台等附近山川和古迹的记录三条,兹录如下:
冠山:在县西十里,居中卓立,冠乎群山。山前一水自孔明山下发源,至此与右水合,连穿两岩,会于漓江,过马岛山以去。
穿岩:在县西十里,一名仙桥岩,高十余丈,中通一穴,别具洞天,泉水长流。旁有小岩,居民用木十余丈,扎药入内毒鱼,其鱼举连类而出。
孔明台:在县西北十里,古名鹿城,上有两层城垣。其山南盻小溶江,北望板山,历历在目。相传孔明于此立营。(它又叫孔明寨,是县中31寨之一,是驻军的要塞)
据2002年出版的《兴安县志》有关记载,民国时期,相继设置区和乡镇,四甲和冠山村属于西区严关乡、漓源区严关乡和撤区后的严关乡。新中国成立后,历属严道区、道冠区、护城乡、火箭人民公社、护城人民公社等。其冠山大队、村公所、村委会等亦长期驻此。1996年,冠山村委会才迁至桂兴村大路边,2013年又搬迁至现在的环城公路边新办公楼。据“1990年乡(镇)行政村(街)自然村名称”载,护城乡冠山村下辖14个自然村,其中有“冠山”和“四甲”村名。这也是县志首次明确记录这两个自然村名。
四甲和冠山村的悠久历史和古建筑
走进四甲和冠山村,我们已经无法看出它们是两个村落,因为它们已经早就连接成一片,不分你我。一条笔直的大水泥路通接村里,往左就是四甲村,往右则是冠山村。据村民介绍,四甲村有320余人,冠山村有800余人,合计就是一个有近1200人的大村子。村里主要有彭王张杨陈五大姓,还有一些其他姓氏,多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搬来的。杨家是从江西迁居湖南火烧桥之后,于清代移居兴安四甲,与严关镇仙桥村委的螺蛳塘等杨姓同谱。张姓是明末清初从山东迁居兴安县,来时有三兄弟,老大居岸山村,老二居枧头村,老三居溶江司门前村。村里曾经出过武解元,叫张志凤,乾隆年间的。他留下来的长刀把,前几年才被其直系后裔卖掉。还有个叫张紫喜的,曾经考中举人,到云南省当过知县。张姓是兴安的名门望族。
查道光兴安县志,在“武举”一栏,有“张志凤,晏山人,乾隆甲寅恩科解元”记录。他是乾隆年间也是兴安古志里有记载的4个武解元之一(另三人是丙子科界首人彭子亮,庚子科界首人石文明,壬子科砚石村人唐奠西)。晏山村是不是今冠山村?志书“乡都”篇里也查不到“晏山”村名。而在冠山古碑文里,张姓“志”字辈的很多。
四甲和冠山村,现存有古民居五六十座,多为两进三间五柱房,典型的桂北普通民居,砖木结构,外砖泥墙或石泥墙或砖石混合泥砌筑,里面为木架构,人字屋顶,马头墙等。也有一些砖雕木刻,灰塑图案,为富庶之家。有的兄弟们多,几座连接而建,颇为大气。在四甲,新洋楼处处耸立,高大气派,有的可谓富丽堂皇,不亚于城里别墅大院。现存古民居已经不多见,仅有三四座可观可瞻,还有几座已经颓败,门槛石、天井石等废弃于地。相比较而言,冠山村的古民居多些,也集中一些。数十座古民居相连,形成纵横交错的幽深古巷,依然气势磅礴,勾起人们怀古之情,吸引摄影人频频举机,流连忘返。
村里的张氏宗祠为两进三间砖瓦房建筑,大门设计卷棚,虽然历经沧桑,多次维修,但是宽厚稳重高大气派,依旧掩饰不住它曾经的辉煌。修建祠堂的碑记已经无存,据村里老人说,祠堂已有200多年了。祠堂在新中国成立后,先是作过村里的小学,后来又作过大队和村公所的办公楼。现在,祠堂是村里老年协会活动的地方。我们走进祠堂,但见两排红柱高擎,石鼓柱础高大,木楼宽大结实。除大门外,两侧开设小门。里面张灯结彩,存放着红色的大鼓、腰鼓和一些娱乐设备,以及桌椅板凳等。墙上黑板上书“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等文字。
在祠堂之外右侧,立有一方《清故显考张公讳邦鸿老大人坟墓》墓志碑,据载,碑立于康熙32年(1693),张公为其始祖初庆公十代孙,大约生于明代万历27年(1599),殁于康熙26年(1687),享寿88岁。卜葬祖遗世守山场地名金鸡岩。同时,“又将祖遗世守西十都二一甲山场开列于后”,东南西北四至界限清清楚楚。
此碑既是冠山村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物,同时又说明:在清代,今冠山村属于西十都二一甲所辖。清代两部《兴安县志》“乡都”篇“西十都二一甲辖一村”空缺村名的问题至此在无意中被我们破解,这空缺的村名,就是张志凤名下的“晏山”,即今天的“冠山”。查民国时《张氏族谱》(张鼎星等修),载为“案山”,可以相互佐证。
发现志书无载的康熙“青草堰”和其两方重修碑刻
这可以说是我们这次访古的重要发现和最大收获。查阅古代和当代《兴安县志》以及《灵渠志》,都有关于陂堰的记录,在数十座堰坝名单中,并无“青草堰”的踪迹。关于堰坝的碑刻,仅有《灵渠志》对清代同治10年(1871)灵山庙桥边岩石上摩崖《严禁放鸟入堰塘捉鱼批示碑》的记录,并无修建堰坝的碑刻记录。据此“青草堰”和它的碑刻是第一次被我们作记录。而立于张氏宗祠边的乾隆53年(1788)《重修青草堰记》碑和同治9年(1870)《重修青草堰碑记》,可以说是兴安县目前发现的现存最早和十分罕见的古代人民修建陂堰的石碑记。而且,这两方石碑保存基本完整,文字清晰,详细记录了修建青草堰的情况和捐款以及开支等情况,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据乾隆碑记载,青草堰始建于康熙50年(1711),为先贤率同族修建,距今309年。此堰为冠山村田亩灌溉之倚赖,“实吾村之咽喉,安敢坐视颓败”。这次重修是邑增生张立爵遵父亲之命倡修并作记,率弟廪生张立教书丹。他们捐银13两。后面还有会首与信士信生数十人的捐银记录。原先,堰坝是用石头和泥土修筑,这次重修全部用石头合缝砌筑,以期永固。竣工之后,仍依康熙旧制,按田分水,派定九轮,昼夜灌溉,解民之忧。
同治碑记是捐款和开支记录。最后,有一条重要规定刻录“一议历年不许截堰车鱼,倘有违者,公罚不宽。”说明古人已经有生态保护的意识。
修建堰坝蓄水灌溉,自古及今都十分重要。冠山村委拥有一大片开阔的良田,号曰“梅村垌”,为兴安四大田垌之一。有俗语云:好个梅村垌,水往岩洞拱。三天不下雨,男女不得空。此谓昔日常需水车筒车提水灌溉田地也!
如今,久历沧桑的青草堰犹在,依然在灌溉着周边的数百亩良田。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罗飞霞唐莉静记者庄盈)为有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返校后有一个安全、健康、卫生的学习生活...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