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护士石翠娇:虽不是党员 但我愿意到战“疫”一线

桂林晚报 2020-02-27 11:47 大字

石翠娇是兴安县人民医院的一名“90后”女护士。在疫情防控期间,面对“党员先上”的号召,她隐瞒了自己的非党员身份报名,最终如愿抵达“战场”。

2月26日,记者对她进行了电话采访。她说,自己的字典里没有“后悔”,唯一害怕的就是“被拒绝”。

隐瞒身份申请到战“疫”一线

1992年出生的石翠娇,个子高挑,是兴安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6年前,她参加工作,如今,已经是2个孩子的母亲,生活美满。

今年1月下旬,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开始蔓延,兴安县人民医院着手为疫情防控做准备。

1月24日这一天,一则特殊的“号召”在医院公布,是为抗疫做准备,号召所有医护人员,如果疫情来临,党员先上。

石翠娇看到后着急了,“觉得有点不公平,我不是党员,但我也想为国家做贡献。”

于是,她隐瞒了自己非党员的身份,瞒着家里,偷偷地报了名,并成功地“混”进培训队伍,参加了新冠肺炎防控的医护培训。

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要提前进入隔离区与外界隔离,吃住都在医院。几天后,经过进一步筛选,石翠娇的身份被发现了。

医院领导找她谈话,她倔强地坚持要上“战场”。她说:“我虽然不是党员,我也想帮助别人,我有6年工作经验,也接受了培训,为什么不能上阵?”

最终,由于恰好医院正缺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石翠娇的愿望达成了。

2月5日,收到医院让她到感染隔离区报到的消息,石翠娇内心有些欢喜又有些惆怅,与家人分别后,毅然决然地踏上前往“战场”的路。

石翠娇说,感染隔离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是一人一间宿舍,每天吃的都有人送到宿舍,各自负责煮,但大家都太忙了,吃的大多是方便面或者速食水饺,和家人的联系也只能通过电话,几乎没有办法见面。

从来没有后悔过也没有害怕过

2月初,一位女性被分到石翠娇所在的感染隔离区,是名武汉务工回兴安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者。没过多久,一批和该确诊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陆续被送入了感染隔离区,石翠娇的工作更忙了。自从进隔离区,她就没有回过家,和家里的电话联系也少了。

2月14日这一天,是情人节。每年的这一天,石翠娇的老公都会给她送上一束玫瑰花,这份浪漫从他们恋爱至今,已经持续有8年了。

因为防疫工作十分重要,石翠娇本来决定放弃过节了,没想到情人节当天,她的老公来到了医院,请她到感染隔离区旁的篮球场见一面。

“老婆,我想给你送上一束花。”篮球场的一边,石翠娇的老公捧着玫瑰花望着她,身边还站着他们的两个孩子。

球场的另一边,石翠娇捂着脸,哭得满眼是泪。粉色的玫瑰花娇艳欲滴,它的花语是“爱的感动”。

因为疫情期间需要隔离,石翠娇的老公把玫瑰放在球场地面上,叮嘱她好好照顾自己,然后牵着两个孩子和她道别。

“老公很想我,也知道我想孩子、想家,所以专门带孩子来看我。但是他也担心在医院呆久了,孩子有可能被感染所以没说什么话就离开了。”石翠娇打趣地说,“幸亏孩子最大的才5岁,贪玩,不怎么粘我,我就稍微放心了。我最怕的就是孩子说想妈妈,我会很揪心。”

疫情防控没有结束,如今的石翠娇仍然和同事们一起战斗在抗疫一线。回忆抗疫至今的最大收获,她说从来没有后悔过,也没有害怕过,看着同事们都踊跃报名,她坚定的信念和力量在支持自己前行。“最感动的是一名60多岁的隔离病患,看到我们医护人员比较忙,他有时候会主动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出院以后,多次对我们表达感谢。让我觉得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很值得。”

记者刘净伶通讯员李撰

新闻推荐

桂林市第三批4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 其中2人是重症患者

昨日,南溪山医院治愈的三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记者唐艳兰摄本报讯(记者刘倩周文俊)2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和桂...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