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房住到建起自家的楼房 脱贫家庭的女孩要传递“希望”

桂林日报 2019-10-15 10:46 大字

张檐平(左一)和母亲以及妹妹在新房里合影。见习记者刘健摄

张檐平家即将建成的新房。见习记者刘健摄

□本报见习记者刘健通讯员胡仲

出生贫困家庭,一家三口挤在13平方米的老屋

1995年,兴安县界首镇的丁新莲经人介绍认识了兴安镇石坑村的唐学荣,结婚两年后,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女儿。由于自己一直都跟祖母姓唐,到了女儿出生,唐学荣决定让女儿随她曾祖父姓,给女儿取名张檐平。

然而,一家三口一直都和叔叔一起合住在老屋中,而唐学荣只分得了半边30平方米左右的居住范围,除去厨房、平台面积以外,三口人一起挤在13平米的房间里。唐学荣靠在家务农维持一家的生计,由于田地较少,唐学荣一家只能勉强维持着温饱。

“我嫁给他时就知道他很穷,但我想着只要两个人愿意下狠心,就难不住我们。”丁新莲说,她和丈夫每天起早贪黑干活,家庭逐渐像样起来。

但就在唐学荣一家觉得日子有了起色以后,同住老屋的叔叔突然提出了两条分房的提议,其中一条是唐学荣拿出几千元买下属于他的那半边老屋,另一条就是划给唐学荣家一块宅基地自行建房,让他搬出老屋。唐学荣拿不出钱买另半边老屋,只有选择限时搬出老屋。

当时张檐平才12岁,对这次搬家的印象并没有多深刻,而是对要搬去的地方充满了希望。在村子里和其他小伙伴玩耍时,知道大家都有自己的房间以后,张檐平也开始渴望自己能拥有一个房间。

“村子里的叔叔婶婶们跟我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无意间说起女孩子大了以后,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房间。我看到别的女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也会想象自己的房间会是什么模样。”张檐平说,但这样的想法她也只敢留在心底,她知道父母的辛苦和家庭的艰辛。

政府帮扶下,年轻女孩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

从老屋搬出来后,张檐平一家借住在亲戚不再居住的一间又黑又破的土墙房子。“这个房子还不如原先住的地方,我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经常在半夜醒来,睡觉也不安稳。”张檐平说,回忆起那段时间的生活,她现在还感觉害怕。

2011年,唐学荣夫妇的小女儿出生,再加上张檐平升学以后需要的开支越来越大,仅凭自家的那点田地已经不足以支撑起家庭的生活。

无奈之下,唐学荣夫妇选择了外出务工。由于没有技术,他们只能通过熟人介绍去广东帮人种西瓜,两个人每月的收入也只有几千元钱。

“我每天放学回家除了要复习功课,还要负责照顾妹妹和做好家里的事情,虽然很累,但也没有爸爸妈妈在外面赚钱辛苦。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父母在读书上学的事情上并没有亏待我,所以我想着也要为家庭分忧。”张檐平说,自己在家除了干一些家务,还要做一些地里的活儿,觉得苦的时候也会偷偷抹眼泪。

2015年,唐学荣家被评为了贫困户。在当地政府和帮扶人员的共同帮助下,唐学荣夫妇开始尝试着在家养猪和种植葡萄、柑子等经济作物。闲下来的时候,唐学荣就在周边找点帮工的活儿干。

“自从政府和驻村的扶贫干部开始帮助我们家以后,爸爸妈妈不再外出务工了,而且我们家种的葡萄和柑子收益还不错,我就觉得我的愿望好像马上就能实现了一样。”张檐平说,看着自己的家庭越来越好,她也变得开朗起来。

“不久以后,我考上了桂林师专,爸爸妈妈十分高兴,我也想着大学毕业以后,自己能找一份工作,为家里分担一些压力,这样想着自己也无比开心。”张檐平说,由于是贫困户家庭的子女,她不仅享受到了雨露计划的补助金,学校还给她免了学费,这对她家来说减轻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但他们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借房屋的亲戚要求他们搬走,房子不能继续借给他们住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和丈夫决定无论如何要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了。”丁新莲说,虽然家里当时也拿不出多少钱,但是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从来没有断过,而且看着家里长势良好的果树和越养越多的猪仔,他们心里也仿佛有了底。

离亲戚限定搬出老屋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唐学荣买来了几车水泥砖,在划分给自己的宅基地旁边建起了一个简易的住宅。

“我记得当时是冬天,我爸爸每天早上起来就开始建房,因为只是临时居住,所以省了很多工序,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房子很快就建好了。”张檐平说,他们搬离亲戚家的老房子,住进自家的简易新房,由于还没有通电,到了晚上,一家人就打着一个手电筒吃饭。还是一个邻居看到他家的情况,买来电线帮他们家接通了电源。

“虽然这个房子很简陋,但这是我们自己的房子,而且我和妹妹有了自己的房间,我已经很满足了,每天都睡得很踏实。”张檐平说。

梦想继续升华,她想用自己的经历传递希望

刚搬进简陋的新家没多久,张檐平的父母便开始着手准备建一个真正的新房子。

“政府给了我们危房改造的补助和水泥,再借一些钱,我们觉得心里有底,所以肯定不会动摇建房子的决心。”丁新莲说,但因为家里才刚有起色,所以房子建造的速度有点慢。邻居们也很照顾他们,去帮忙干活的时候,只收很少的工钱。

从学校毕业以后,张檐平选择了到兴安县高尚镇高田中心小学任教,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

2016年,唐学荣家建起了一座平房,顺利实现了脱贫。就在平房落成准备装修的时候,唐学荣又生出了修建楼房的愿望,和家人商量过后,一家人又着手开始在平房的基础上加建楼房。

“我才参加工作不久,一个月的工资不是很多,但我每个月都会攒一些钱,支持家里修建房屋。有些我们自己能干的活,全家人就自己干。”张檐平说,她还记得有一次和家人一起在中午最炎热的时候往建房工地里搬了1000多块砖头。张檐平说,这种苦和累却让她感觉到踏实和安全。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唐学荣一家居住的简陋砖房旁边,一座两层楼的楼房已基本建设完工,不久以后便可以正式入住。看到新房子快要建成,张檐平难掩内心的喜悦,她告诉记者,这些年的经历让她学会了保持希望,她还经常将自己的经历跟学生们分享。

“教书育人对我来说既是工作,也是传递‘希望’最好的途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教孩子们树立坚强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张檐平说。

新闻推荐

国庆黄金周落幕 红色旅游、文化旅游、节庆旅游助推兴安旅游创新高

本报讯(记者庄盈通讯员杨长波)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兴安县旅游接待一路飘红。据该县统计,7天兴安累计接待游客38.6万人次,...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