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臣蒋方正守孝修县志的轶事
□杨迪忠
蒋方正,字立中,号元峰,生于清代嘉庆三年(1798)五月二十四日,卒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六月十八日,享年46岁。他是今兴安县湘漓镇双河村委枧底自然村人,于道光三年(1823)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和郎中、钦差大臣、黄河河堤督修官、河南省南阳知府、江西省分巡广饶九南兼管水利兵备道,督理九江关税事务和监管窑厂等职。因德才兼备,办事有力,政绩卓著,曾被道光皇帝在养心殿4次召见,并赏戴花翎,授二品官衔。
话说道光十二年(1832)春天,兴安县暴雨连连,以致湘江等几条大河都暴涨洪水,冲垮了灵渠南陡至飞来石一段石堤,损坏大、小天平与铧嘴,河水改道,淹没庄稼和村落。洪水过后,灵渠水浅干涸,船舶停运,农田无水灌溉,城镇居民饮水困难,百姓怨声载道。
这年十月,监生出身的贵州省贵筑县人张运昭接任兴安县知县。他一上任,就对随从人员说:“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兴安的百姓最需要我们做什么?我刚刚到任,还不了解。从明天开始,用半个月时间,我们到全邑四乡和城里进行走访,做个全面调研。你们几个也跟我去。”
第二天,张知县一行就开始便服走访,并先后查看了灵渠受灾和县城墙垣坍塌等情况。
一天晚上,张知县叫来县教谕和训导,听取他们对兴安历史和教育风化等情况汇报。刚来兴安任职不久的教谕卢庆甡举人带来了一本乾隆年间的《兴安县志》,说:“兴安邑自唐武德四年建县以来,凡1610余年,历代志乘不可考。这是兴安有史以来的第一部邑志,为前邑侯黄公海乾隆五年主修,迄于今又九十余年。黄公网罗旧闻,采辑新事,编成此书,可谓良工心苦。然而沿革错误,有些考据不确切充分。再说,至我朝今又九十余年了。此书刻板已经磨灭,书也残缺失次,很难作文献学习和使用了。”已经任职多年的训导汤廷诏举人比较熟悉兴安情况,他接着说:“现在我县的疆壤也有些更易,政治发展变化,户口繁衍,还有科名仕宦、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等等,都比过去多了数倍。因此,士民要求修辑新志,已非一日。希望张公任内完成此善举。”张公听后答道:“你们的意见很好。这一个月的调查走访,我也听到不少士民建议急修邑志。既然以前的志版已经残缺,如果再不重新修纂邑志,我怕近今的典章资料不及时收罗,也会导致散落遗失。”于是同意把修志列入近期要务之一。
经过半个月的调查走访,问计于民,张知县确定兴安县急需抓紧办好的大事有三项,依次是修灵渠、修县志、修城墙。
修县志不像修灵渠,筹来钱找来工匠施工就行。首先得找一个得力的总纂,他要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熟悉本邑情况,敢于担当负责,有组织协调等能力。这要找谁合适呢?乡绅士民纷纷推荐正在北乡枧底村家里守孝的进士、前翰林院庶吉士、现任刑部主事蒋方正。
道光十二年十一月的一天上午,乘着天高气爽,张运昭知县在北街里“杨家将正宗桂林米粉”老店随便吃了二两卤粉,外加一个土鸡蛋,便坐着一顶大轿,从县衙出发,经过白塘古道,径直来到枧底村。
快到村口时,张知县就命轿夫停下。他下了官轿,认真地整理衣冠,拍弹风尘,然后携从步行入村。经过一条大青石板路,右转进入钉子巷,他们来到蒋方正家门前,叫人通报蒋大人,说是县令张公求见。这是一座上下两进阔三间的青砖瓦房,与村里其他房屋相比,也没有什么特别和气派,是普通官宦的府宅。听说邑侯张公来府拜见,蒋方正即来大门口迎接。
张公向蒋公施行拜见礼毕,进入堂屋,面带肃穆之色,走向香火,取了三炷香点燃,向蒋一绵老大人遗像和灵牌拜了三拜,表示祭奠。然后,两人于堂屋坐下,佣人上茶。张公吹了吹热气,连喝了两小口,说道:“好茶!好茶!此茶色泽金黄,晶莹透明,馨香扑鼻,乃本邑西乡产的六峒野生茶,真不愧为我朝贡茶啊。主事大人,下官今天来访,不光是来喝茶,而是向大人通报本邑急需要做的三件大事,请大人不吝指教。有劳大人了!”张知县于是把修灵渠、修县志、修城墙等计划和措施作了简要汇报,考虑到初来乍到,首次拜访,蒋大人又在丁忧守孝期间,因此没有直说,但是,又不得不说。因此,还是委婉地把欲请蒋大人辛劳,出任漓江书院主讲,并设局主编邑志,负责总纂的意思说了。
蒋公对张知县来任兴安后的德政作为也有所耳闻,心有好感,也明白了他此行的目的,便和气地说:“邑侯来兴安不久,就了解了六峒野生茶的味道和历史,履职很快嘛。至于编写志书,主要就是记录。要记录一个地方的山川、土田、风教、人材、祥异、事实,帮助官吏辨别美丑善恶,体察盛衰之原由,因此要因时制宜,补偏救弊。而生于此长于此的本地士民,也需要阅读学习,查证引用。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巨大的。所以,志书其文须详而有体,言简意赅,质而不俚,华而不芜,这才无愧于志书之名,才能够于今可信而有用,才能够流传后世。本人才浅学疏,恐怕不能担当如此重任啊。再说,我正守制在身,无心过问政事。”
见蒋公推辞不就,张公也不好强求。“请大人节哀!守孝三年乃我朝定制,也是泱泱中华之传统美德。自古说忠孝难全,但是我还是想大人可以忠孝两全。请大人再考虑考虑吧。”
张知县一行告辞回署。这天夜晚,张知县一夜未眠,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到比蒋大人更加合适的人选。
一个礼拜过去了,张知县心急如焚。早上,他把县训导汤举人叫来,说:“古有蜀郡刘备三顾茅庐请军师,最终如愿以偿。我们也要诚心诚意,再请蒋公元峰大人。”于是,亲书一封信交予训导,让他亲自去枧底,请蒋元峰大人来县署议事。
第二天上午九点,蒋方正如约来到了县署。张蒋二公推心置腹,交谈良久,相见恨晚。张运昭知县见时机已到,就直说道:“蒋大人,你曾经是翰林院史官,又是本县人,博学多闻,情况熟悉,就请莫推辞了。”蒋方正见张知县情真意切,是实实在在要做好这件有意义的大事,而且作为兴安人,当义不容辞,毅然承担。于是,他不好再拒绝,答应了张知县的请求。
道光十三年(1833)春天,蒋方正正式接受张运昭知县的聘请,主讲漓江书院,教学之余,即倾心修纂县志。
他在漓江书院设置修志局,从全县四乡抽调与聘请采编人员,组成了精干的修志队伍。时任参与采访的共16人,有副贡生龚锡绅,增生彭学湳,举人、前任怀远县训导侯裕经,增生蒋一贤,拔贡生刘佐臣,举人蒋应奎,岁贡生常立,生员阳暄,生员王超元,湖南候补巡检唐淳燿,副贡生文明德,生员蒋有光,举人蒋对扬,监生岳国珍,生员蒋绳祖,副贡生许延徽;参与共同编辑的是增生彭学湳和蒋方正的弟弟生员蒋方直二人。还有校对1人,是生员蒋方益;绘图1人,是临桂县生员周思宣。
编写一部县志,从拟定编辑大纲,到深入各乡村采访,查阅历史资料,材料汇总,编辑审核,绘图插图,筹措资金,印刷出版,可谓环节众多,事务繁杂,工作量大,而县志的整个编辑团队也就20来人,可想他们的工作是极其辛苦的。他们阅取新旧通志、郡邑志及古今载籍,遍访全县境内的金石刻录和墓志铭,采访士民村老,查阅官牍文件,收集了广泛而丰富的资料,然后详加纂录。工作从五月初八开始,到八月初,志书已成十分之七。正在这节骨眼上,张知县被题补西林知县,奉文进京引见皇上。蒋方正担心志书功废半途,耽误大事,于是更加尽心尽力,废寝忘食,昼夜加班加点,经常通宵达旦。他们理清头绪,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而又通力合作,发挥团队的合力。虽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是,对于上报的各册资料,凡是听说的看到的,都要去复核和再次察访,以确保无误。至十月份,就完成了书稿,共分十八卷,而首卷是图经,体例比旧志更加详备完善了。又请原任知县张运昭作序,置于序一;蒋方正也作序,放于序二。
好不容易把志书编成了,但又遇见了出版经费没有着落的现实问题。怎么办?县令刚刚作了调换,府库又十分困难。因此,蒋方正与诸同志商议,大家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并去向绅士和民众劝募,筹集印书费用。蒋方正带头,大家分头行动,四乡各都各图各甲都去募捐。结果,兴安士民踊跃捐款,得金若干。但还不够,于是张知县又拿出自己的廉俸120两补足。
据统计,他们共向80余人募集,还有溶江金石黄甲村许姓公捐、东华村曾姓公捐、溶江普利寺和文昌阁捐款等,共得捐银435两有余。后将志书交给桂林存远堂蒋如松刻字,印刷装订120部,四个月后而大功告成,共花费银346两多。还有修理书院和其他开支用去部分。这时是道光十四年(1834)春夏之际。
他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部18卷本的县志编纂,可谓创造了地方志编纂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募集捐款完成此举,不费官府分文,成为文化义举之一段佳话。
新闻推荐
桂林研修期间接到求助,柳州市蛇伤专家紧急驰援 “鬼门关”前救回蛇伤患者
罗毅(右三)与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抢救小组通力协作挽救患者生命(市中医医院提供)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发来的感谢信记者韦安...
兴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