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忘初心 致富不忘乡亲

广西日报 2019-07-29 07:05 大字

本报记者李耿

从驻藏武警部队退伍后,刘小龙返乡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成为大山深处的“鸡司令”;他善于学习,把创新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带进产业发展中,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成立农产品销售联盟,带领一批青年创业者成为扶贫增收带头人。

2015年底,24岁的刘小龙退伍后回到家乡——兴安县漠川乡协兴村。协兴村距离县城40公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处偏远,道路崎岖难行,运输成本很高,很多村民外出打工。

“协兴村交通不便,随大流很难挣到钱,必须有特色才有市场。”回乡发展生态养殖是刘小龙在部队时就打定的主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当地独有的鸡种——鳞甲鸡。

“平常的土鸡外观没有辨识度,很难形成独特品牌,鳞甲鸡羽毛像穿山甲身上的鳞片,外形能让人记住,而且肉质细嫩、皮脆骨软。”协兴村各个村屯散居在山区,让村民分散饲养鳞甲鸡,既不费事,又能增收。

说干就干!2016年初,刘小龙和一个朋友在深山里开始创业之路,但因缺乏管护经验,第一年,损失惨重。经过多次试验,他将养鸡场选在一处山林坡地,采集72味中草药喂鸡,成功摸索出鳞甲鸡的养殖防疫办法。目前,养鸡场每月可孵化鸡苗1000多羽,分发给周边的农户养殖,按每公斤56元的价格回收,全年销售1万多羽,每只鸡纯利90元,比普通鸡高出70元左右。退伍不到两年的刘晓龙,成了名副其实的“鸡司令”。

致富后,刘小龙没有忘记众乡亲。2016年9月,他成立兴安县辉源养殖合作社,挨家挨户到村民家进行思想动员,他采取“送鸡生蛋”的法子,将种鸡分发给农户散养,回购鸡蛋集中孵化,统一育雏管理,再将鸡苗分发给农户,带动20多户群众养殖。村民可以获得卖鸡和卖蛋的双份收入,积极性大增。

去年2月1日,刘小龙带着鳞甲鸡应邀参加央视七套《食尚大转盘》节目录制,知名度提升。不久,刘小龙和合作社成员收到第一笔大订单,一家房产公司在网络平台了解到鳞甲鸡后,跟合作社签订5000只鸡的供应合同。此后,各地订单络绎不绝,仅2016-2017年,鳞甲鸡出栏1.2万只,产值达110万元,帮助每户村民增收1万元以上。

“我们会一直坚持生态养殖,通过网络销售,让鳞甲鸡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刘小龙不光在网络平台上宣传,还与电商等多个平台合作。他心里有笔账:去年出栏1万多只鸡,有60%通过网络销售。一只鳞甲鸡网上可卖150-210元,比普通土鸡以批发方式售卖获利更多。目前,刘小龙已经为鳞甲鸡申请商标注册,合作社也将继续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路子,发展特色养殖业。

随着事业的发展,刘小龙的电商平台成为帮扶贫困户的载体。上半年,他鼓励4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发展养殖业。如今,刘小龙的合作社占地900亩,养殖鳞甲鸡种鸡3000余羽,年出栏量4万余羽,产值达到400万元,带动60户群众致富。

去年年底,刘小龙还发起成立兴安县青年创业者协会,吸引周边县企业和个人会员,通过以店带户、提供市场信息及技术服务等方式,累计帮扶贫困户80余户,带动致富1300余人,辐射5个县15个乡镇。

新闻推荐

二塘镇樟村:低产果园大改造 “樟村葡萄”树品牌

“樟村联丰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夏黑\’葡萄成熟后甜度高、无籽、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喜欢买樟村葡萄。”7月7...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