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知青齐返“第二故乡”

桂林晚报 2019-02-25 12:43 大字

近日,广西师大附中知青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回乡活动在兴安县隆重举行,部分当年在兴安插队的知青返回“第二故乡”兴安,忆往昔,话未来。

●近200名知青回乡纪念

2月22日,广西师大附中知青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回乡活动在兴安县隆重举行,部分当年在兴安插队的知青齐聚兴安。

今年72岁的市民李依奇,是此次活动的一个主要联络者之一。

“1969年2月8日,广西师大附中的600多名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成为桂林首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而兴安也成为了众多知青的‘第二故乡’。”李依奇说,当年他们胸怀壮志,辞别亲人,只身前往农村,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农村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知青们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以及那浓浓的知青情结,已成为各自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转眼,半个世纪已过。李依奇说,早在2018年下半年,很多知青就商量着要举办一场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的回乡活动,而且把日子定在了2019年2月8日。不料,天公不作美,近日阴雨不断,活动就延迟到了2月22日。从2月8日开始,不少知青就陆陆续续结队返回兴安。2月22日当天的活动,是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的回乡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当天共有100多名知青到场。加上之前一些分散开展的回乡活动,一共有近200名知青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

●一生牵挂“第二故乡”

今年70出头的徐德凡,是参加此次纪念活动的老知青之一。他告诉记者,1969年,他插队去了漠川的一个小村庄。虽然在那个小村庄呆了数年之后就返城了,但是他一生都牵挂着那里的乡亲。几十年来,徐德凡几乎每年都会回漠川两三次,看望那里的乡亲。也正是如此,他也见证了漠川的父老乡亲们日子日渐红火的全过程。

李依奇深情地告诉记者,曾经,他和众多的知青与当地的老百姓一起开山造田、兴修水渠,同甘共苦,休戚与共。这样一次特殊的经历,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命之中,令他们一生牵挂。

这些年来,像徐德凡和李依奇这样频繁回乡的知青们了解到,“第二故乡”的乡亲们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他们牵挂的心,也终于安稳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今,山里人富足起来了,电视、手机、小轿车等样样齐全,利用高山水源发电、利用植树造林致富……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李依奇说,这些喜人的变化,让无数的知青感慨万千,有的甚至激动得落泪。

●共建知青历史文化博物馆

最让所有知青们激动和兴奋的是,活动期间,广西知青文化研究会桂林联络处的知青代表与兴安县漠川乡政府签订了“共建广西(兴安)知青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协议,这意味着研究兴安的知青历史文化,迈出了重要步伐。

据李依奇介绍,目前,知青代表正在与漠川乡政府协调共建广西(兴安)知青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相关事宜。此外,不少知青已在分头行动,或写回忆录,或找当年农民兄弟姐妹聊天、交流,寻找当年的有关资料。接下来,这些材料将由广西知青文化研究会桂林联络处的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整理,最后编写成系列丛书,作为历史的记载。

“知青,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忠实的还原、记录关于知青的一系列历史印记,是对历史的尊重。”李依奇说,不论后人如何评说知青这一群体,还有这一群体的过往,忠实的记录,是产生客观、公正的评说的基础和前提,“发掘和记录知青文化,是一件非常有历史价值的事情。”

记者秦丽云

新闻推荐

贫困户春节突发重病住院愁坏子女 好心人纷纷捐款助其渡难关

2月16日,夏毓贵(左)在医院了解彭厚添的治疗费用情况。兴安县严关镇六口岩村贫困户彭厚添突发高血压脑出血,5日(大年初一)被子女...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