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绘就“文化兴安”多彩画卷 兴安县积极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

桂林日报 2019-01-02 14:30 大字

□本报记者秦念通讯员邓桂荣

近日,全程在兴安取景完成的电影《北纬25°天空下》在七星万达影城首映。这部定位“山清水秀+旅游资源+青年成长故事”的城镇青年电影吸引众多人到场观看,影片中展现的兴安历史文化、山水文化、民俗风景、风土人情等元素广受好评。兴安县亦成为全区唯一一个以电影形式向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的县区。

文化大县,稳步崛起。近年来,围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兴安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建设广西文化名县目标,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延伸文化触角,扩展文化领域,促进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加速在建设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的广西文化名县之路上的探索,“文化兴安”建设佳绩频传,形成文化传承、建设、创新齐头并进的崭新格局。

文化传承“浮舟过岭”再出发

说到兴安历史文化,不能不提灵渠。灵渠是广西乃至岭南的历史文化地标,是兴安历史文化的灵魂。兴安县依托以灵渠为代表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建设广西文化名县为目标,抓好传统文化传承,着力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推动历史古迹修缮与保护。

擦亮灵渠金匾,铸造灵渠铭牌。近年来,兴安县以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灵渠景区创建5A级景区为契机,突出以灵渠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项目建设,大力推动灵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逐步充实“灵渠人家”文化内涵,同时加速推动古严关修缮、乳洞岩保护、古秦城和汉墓考古挖掘等项目实施。为此,兴安县投资3亿多元,实施灵渠南渠保护修缮、兴安博物馆(灵渠展示中心)建设、灵渠复航、财神庙历史街区改造、渡头巷和渡头江桥改造、双女井溪改造、滨江公园历史文化长廊建设、灵渠沿线环境整治、灵渠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等九大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灵渠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品位。2018年1月,灵渠南渠一期通航工程完工通航;4月,全国水利史年会暨灵渠历史文化论坛在兴安成功举办;8月,灵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一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运河,重现“浮舟过岭”壮观指日可待,其发展亦与该县各项事业紧密关联,成为助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引擎。

寻根溯源,重视推动传统文化保护。在文化建设中,兴安县重视当地历史文化传承,推动《兴安县志》重刊;在乡村振兴“百千工程”中,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在文化寻根中,兴安县进一步加大对山、河、桥、石等民间传说的收集,保护马仔调、贺郎歌、龙船曲、瑶族反面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该县还创办了灵渠诗社等群众文化组织,开展灵渠新风大讲坛活动,为建设“文化名县”添砖加瓦。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电影《北纬25°天空下》举行首映式 主创:这是一部心怀梦想的电影

电影艺术总监革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本报讯(记者李宗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电影《北纬25°天空下》...

兴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