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灵渠今犹在 □黄绍碧 文/图
滚水坝面 陡门
早就听说桂林市兴安县有一个与四川成都都江堰齐名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灵渠。历经2000多年的工程,今安在?带着这个问题,我游览了美丽的灵渠。未到景点,导游就给了我答案:灵渠完好如初,依然起着防洪和灌溉的作用。船只还可以通行,只是被现代交通工具取代,不再是运输需要,而是旅游观光之用。
进入景区广场,导游先带我们到讲古室了解灵渠的历史背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50万秦军攻打南方,被兴安县越城岭阻隔,无法运送军粮,无法推进。秦始皇派史禄率10万兵力劈山通道,于公元前214年凿通渠道,连接湘、漓二江,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为北接湖广、南连两粤的水运交通枢纽。
广场中心有一条小河穿过,这就是灵渠的南渠。河面宽约10多米,深约5米,两岸柳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水缓缓地流淌,扰动了一条条水草。河道上时而有一座小桥,桥下有两扇闸门,这就是陡门了,是历史上最早的船闸,可以调节水位以便船只通行,灵渠上曾有36个陡门。
渠道两岸有许多名胜古迹。四贤祠是古代人为纪念修建灵渠的先贤而建的。史禄斩山通道,成为灵渠的开创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大规模疏通渠道,加大航运量;唐代地方官李渤和鱼孟威在前代基础上加固堤防,增植船闸,完善了灵渠的通航设施。
一个龙耳双壶石雕引人注目,它重10吨,双耳悬龙。相传当年史禄建渠有功,秦始皇把自己喝酒的壶赏赐给他。为纪念此事,制此大壶。这里还有由100个龙字组成的“百龙路”,展示了“龙”从象形文字向篆、隶、行、楷、草书的演变历史。分开来看,“百龙路”的每一条龙,形态生动,特点鲜明;合起来看,“百龙路”的群龙,动感极强,气势非凡。此外,还有古客栈、古树吞碑、状元亭等景点。
导游又带我们爬上一座山,直到山顶上的观景楼。站在三层楼高的走廊上眺望,灵渠主体工程尽收眼底:湘江水由南向北流,在一个宽阔的河床上,被一个“人”字堤坝插入,河水两边分开,七分水流入北渠,汇入湘江古道,从长江南下的船只可以从这里通行,避免了大坝的阻拦。三分水流入30多公里长的南渠,流进漓江汇入珠江水系。
走在大坝上,才看出建筑上的巧妙设计。在“人”字形大坝上,人的尖头如犁铧,取名“铧嘴”。铧嘴作用是把湘水切犁,分水南北两渠,又可缓冲水流保护大坝。人的撇捺两笔分别为两个大坝,一大一小,成为大小天平。大天平是北渠的一段堤坎,长约380米;小天平是南渠的一段堤坎,长约124米。与河向形成斜面,可以减缓水流的冲击力,又能提高水位引水分流,还可以排洪防涝。水涨时,水越过坝上流入湘江故道,使南北渠保持足够的水量通航,又不致于让洪水漫堤,淹没庄稼,获“天平”之美誉。
大小天平有内外堤,内堤用条石铺成,石块与石块之间,凿有一个凹口,中间灌浇铁汁,冷却后变成拴子,将巨石连成一体。外堤用巨石排成鱼鳞状的滚水坝面,当水流带着碎石、泥沙越过前边的方块巨石,一碰到这层层鱼鳞石,就冲进石缝之中,泥沙填得越多,鱼鳞石就挤得越紧,水越冲越牢靠。
在灵渠的大坝上,有两块断裂的石头。一块是巨大的石碑“湘漓分派”,石碑上的字为清代桂林知府查淳所写,原来立于铧嘴堤坝上,以前渔民寒夜间打鱼,在石碑边烧火取暖。有一天火烧得正旺,天突然下大雨,石碑被劈裂,而断裂处形成“人”字形,与灵渠主体工程图形一样。后人把石碑搬到岸上,用架子支撑恢复原样。
另一块是石柱,一截收在四贤祠里,一截留在原来地方——大小天平交汇处。这是一件古老的水平测量柱,使用原理与现代测量仪基本相同,在修筑人字形天平坝时测量坝体水平高度。测量方法是:将测量柱立在大小天平坝的交汇处,在大小天平坝同等距离的地方各立一标杆,然后转动石柱,通过石柱上方的孔洞,找出相等的水平点。
一个人字形大坝,解决了湘、漓两江十多米的落差与船只航行困难问题,又能巧妙解决大坝自身稳固难题,我不禁叹服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展通讯员文琳玲)10月31日至11月1日,全市采石场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兴安召开,要求各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兴安模式”为参考,推进采石场标准化建设。采石场的不规范管理和开采严重影响...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