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教育局:扩总量促均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桂林日报 2020-12-16 09:04 大字

本报讯(记者胡逢超)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该局对标绩效考评的相关要求,积极回应采纳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超前谋划、精心实施,推进学校项目建设,着力创设优质办学条件,实现了桂林市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全覆盖,“入学难”和“择校热”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市民反映,桂林市公办初中学位不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市教育局做出了答复。

近年来,市教育局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的方式满足大家“有学上”的需求。据了解,仅2020年,全市共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2所,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5所,新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30030个。其中,新建6所56968平方米,新增学位共15960个;新建初中6所164779平方米,新增学位14070个,其中桂林中学、十八中、中山中学、逸仙中学等7所学校共计扩招50个班,新增学位2500个,实现了“学校划片招生,学生就近入学”的目标。

市教育局副局长文泽鸿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市教育局紧盯扩总量、调结构、提质量、惠民生,通过努力,桂林市中小学学位每年都有10%以上的增长。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以学区制管理改革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促进实现学区内资源配置、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统一,努力构建校际交流合作、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融合提升的义务教育发展格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在2020年桂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市区公办初中总成绩为一等的考生比去年增加224人,同比增长68.73%。目前已建立七星区、全州县2个自治区级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通过创建改革示范区,积极探索学区制管理改革的有效形式,发挥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桂林市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

“推行示范性高中牵头的集团化办学,用示范性高中带动初中,促进均衡。在招生方面,小升初的招生和小学一年级招生都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在师资的使用上实行县管校聘工作。师资均衡了,学校教育水平也更加均衡。”文泽鸿说。下一步,桂林市将继续做好扩总量、促均衡工作,同时在部分县区进行试点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闻推荐

“红军长征论坛”筹备会与会人员在桂林市参观考察

本报讯(记者邱浩)昨天,在桂林参加第四届“红军长征论坛”筹备工作交流会的代表及专家学者组成考察团,深入全州县、兴安县参观...

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州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