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良:传承千年窑火 让古老工艺“活”下去

桂林晚报 2020-06-19 09:48 大字

17日,周金良在展示自己制作的全州土陶成品。记者秦丽云摄

全州县永岁镇地处湘江河畔,千百年来,繁忙的湘江水运孕育了土陶制作工艺的发展。据考证,全州县目前已发现宋窑遗址7处,其中有6处在永岁镇境内。近年来,永岁镇藤家湾村委初发自然村的村民周金良全身心投入对全州土陶制作工艺的研究和探索,让这个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被遗忘的古老工艺“活”下去。

缘起:想为古老技艺的传承“做点事”

17日上午,记者在全州县城吉祥巷的一间工作室,见到了正在制作土陶的周金良。谈起与土陶结缘的经过,他娓娓道来。

初发自然村有很多好的泥料、有柴烧,千百年来,不少人通过制作土陶制品谋生。因该地接近湘江,烧制好的土陶产品通过湘江运往全国各地。宋代是传统制陶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当时,全国各地官窑林立,民窑四起。在隋唐时期,初发自然村就是一个因制作土陶制品而出名的小村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土陶制作工艺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周金良十几岁的时候,喜欢去村子附近的窑洞玩耍。看着老一辈的土陶制作师傅用泥巴和转盘就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土陶制品,他觉得很好奇。为此,他结识了当地制作土陶的师傅秦张发,并拜他为师。秦张发一家四代以制作土陶制品为生,是当地有名的土陶制作世家。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当时向往外面世界的周金良,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师傅身边,而是去了县城谋生。随后的30多年,他一直从事装修生意,但制作土陶的工艺仍牢记在心。

由于秦张发师傅年事已高,已无法制陶,而师傅的后人也没有继承这门手艺,眼看着这门老手艺逐渐失传,周金良心里很不好受。于是,刚过完50岁生日的周金良下定决心,要为全州土陶制作工艺的传承“做点事”。

过程:在苦与累中传承千年窑火

8年来,周金良在苦与累之中,试图把老家的千年窑火,传承下去。采访过程中,周金良通过制作一个紫砂壶,向记者演示全州土陶制作的工艺。

周金良先从工作室角落里成堆的泥土中选出了一包紫砂泥。这些紫砂泥,是他从当地沟渠中水下两米多深的底部采集而来。

单是从采集泥巴到成为可以制作土陶制品的泥料,就需要12道工序。周金良说,采集回来的泥土,首先是拿回家风化、日晒,再选泥,即剔除泥土中的沙石等杂质。接下来是粉碎泥土,以便土质更加细腻。在这个过程中,尘土飞扬,搞得人全身是灰,让人无法忍受。粉碎好的泥土放入装有水的大桶内凝浆,接着过滤、沉淀、去水。泥巴成为泥浆后,有一道很费体力的工序,那就是踩泥。“踩泥需要持续数次,每一次持续的时间在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没有充沛的体力,根本没法进行。”周金良说,正是粉碎、踩泥这些需要耗费体力的工序,让很多年轻人嫌弃从事土陶制作这门老手艺。踩泥完成后,就把泥土用塑料袋子包装起来沤泥、陈腐,这个过程至少持续半年以上,才能得到一块成品泥料。

泥料准备好之后,土陶制作程序也相当繁杂。揉泥、拉坯成型、晾干、烧制等多道工序,每一道都很重要,每一道工序都决定着土陶作品的成败。记者注意到,周金良把泥料放入转盘后,手力、手法都很讲究。在紫砂壶的壶身即将成型时,他小心翼翼地用海绵绕着壶身外围吸水,如果力道稍有不对,壶身就会出现瑕疵、残缺。

粗坯完成后,放入土窑,开始四天三夜的烧制。这也是一个考验人的体力活和技术活。早几年,为了烧一次窑,周金良得去山上砍柴2吨左右,其中的艰辛,并不是人人都能扛得起的。2018年,周金良花了一万多元钱,购买了一台电窑,这才结束了砍柴烧窑的艰辛。

长期跟泥巴打交道,长期从事体力活,周金良也时常感到身体不适。此外,因为制作过程中用眼过多,加之年纪渐长,他越发觉得眼睛不行了。尽管如此,他仍坚持用师傅传授的古法制作土陶制品,并乐此不疲。

愿望:希望能后继有人

在用古法烧制全州土陶制品的过程中,周金良不仅付出了汗水,还通过刻苦钻研,不断摸索出烧制土陶的技术本领,这门老手艺在他手下渐渐“活”了过来。

为了制作好土陶作品,周金良经常向村里的老人请教,并通过看书、网络查询等方式,不停地学习。在他工作室的角落,堆放着一些从村里的老窑口捡回来的残碎土陶。他把这些土陶当成宝贝,有时间就拿来研究。

多年的不断摸索、实践,周金良烧制土陶的技术本领日渐纯熟,赢得了不少前来参观的市民的赞许。

全州县政府一名熟悉周金良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周金良制作的土陶制品,因制作精良、讲究环保,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不断有消费者慕名前来购买其陶制品,周金良在土陶制作方面的名气也越传越响。

不过,目前身为全州土陶工艺秦张发土陶世家的第五代传人,以及全州县唯一一位从事土陶制作的工艺人,周金良时常觉得“孤单”和“焦虑”。他说,土陶制作工艺,在全州经历了千年历史,如今从业者如此寥寥,他很难过。难过之余他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后继无人”的窘境。

令周金良稍感欣慰的是,这几年来,随着他制作的土陶制品不断受到各界肯定,一些年轻人也慕名前来拜师学艺。此外,全州县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向上级申报,助力周金良成为全州土陶工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记者秦丽云通讯员文小静

新闻推荐

全州 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揭牌

本报全州讯(记者/蒋予昕通讯员/昌婵)5月28日,由全州县妇联、县法院、县司法局等部门共同组建的全州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

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