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患病,严重时咳嗽都能把自己的肋骨震断。迭遭家庭变故,如今变身“板”,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佝偻”女子张玉庆有着伟岸大情怀

桂林日报 2019-11-25 10:52 大字

张玉庆在农资店忙碌着。

张玉庆在给果农发放货款。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唐艳艳文/摄

10月下旬,全州县永岁镇大源屋村的大片柑橘地里,村民正在忙着采摘柑橘。靠近柑橘地旁的一个收购柑橘的厂棚中,一位留着短发,拄着拐杖,个子矮小的女子正在有条不紊地给10多名农民发放销售柑橘的货款。“张老板能干着哩。别看她年纪轻轻,走路也不方便,我们村里这些果子能卖掉,大多都是靠她。”村民对这位行动不便的女子赞不绝口。她叫张玉庆,是一名“90后”。她从小患有佝偻病,却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凭借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成功考上大学。之后回到永岁老家创业,开农资店,销售农产品,从一名低保户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她心系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希望不只是我们这一代靠这些土地来养活,也希望这些土地以后还能继续养育我们的子孙后代。”

从小患有佝偻病,一边治疗一边完成大学梦

张玉庆1991年出生于永岁镇大源屋村委梅塘村。从小患佝偻病。为了治疗,张玉庆大量补充钙并吃了很多药,结果造成全身骨头硬化和脆化,肝脏等器官也出现了问题。“严重的时候我咳嗽都能把自己的肋骨震断。”张玉庆说。

但这一切都没有让张玉庆向命运屈服。“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对于我来说更是如此。”张玉庆说。张玉庆的父母也没有放弃她,支持她的上学梦。“刚开始上村小的时候都是父母轮流背着我去上学,后来我病情有所好转,我就自己慢慢走着去上学。”张玉庆说。别人20分钟的路程,她要走一个小时。由于自己走路慢,身体发育不正常,张玉庆成了一些同学眼中的“怪物”。“当时我的同学都嘲笑我,有的甚至向我吐口水、故意把我推到在地。”回忆过去,张玉庆如今已释怀。与同学的嘲笑和作弄相比,病魔才是张玉庆最大的“敌人”。“我是一边上学一边治病,治病的时候比在校的时间还多。”张玉庆回忆说。

为了能让张玉庆完成学业,她父母关掉了在黄沙河集镇上的饭店,举家搬到全州县城,靠看管工地、捡垃圾为生。“我这一生亏欠父母太多,为了我他们付出太多、牺牲太多了。”说到自己的父母,之前一直很乐观的张玉庆声音有些哽咽。“初中的一次骨折,曾让我想过放弃上大学的梦想,直接去读个技校,没想到父母坚决反对,说没有大学文凭以后怎么找工作。”

对张玉庆的考验没有结束。在全州二中上高一上学期,有一天下课的时候张玉庆被一块天花板上掉下来的石膏砸中双肩和后背,结果身体5处骨折,不得不休学两个半学期,等到张玉庆身体恢复出院的时候,已是高二下学期,课程基本已上完。倔强的张玉庆找到学校的校长,校长知道她休学前学习成绩还不错,全年级900多人能考进前100名,便同意她回到原来的班继续学习。为了补上自己治病休学期间耽误的课程,张玉庆经常是放学后回家独自自学到晚上两三点钟。

就这样一边治病一边上学,张玉庆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读完了高中,并考上了桂林医学院医药营销专业。上大学期间,由于每天上课的教室都不固定,行走不方便的张玉庆为了能及时赶上每一节课,她都要比其他同学早十几二十分钟离开寝室。但即使这样,张玉庆告诉记者,三年大学期间,她没有落下一节课。

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的同时,张玉庆大学期间还利用课余时间在药店兼职。“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残酷,逼迫着你去学习,去适应。”张玉庆说。高中毕业那个暑假,张玉庆的父亲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塌了下来。“要想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我必须去工作,学会赚钱养活自己。”张玉庆告诉记者,别看她现在这么乐观开朗,由于从小受尽他人的冷眼与嘲笑,她上大学之前其实一直都非常的自卑和内向,从不敢主动跟人交流,更别提去推销药品了。但残酷的现实生活让张玉庆已没有退路。当她逐个到招聘店员的全州县城的药店面试兼职的时候,药店老板一看她的外形就将她拒之门外。最后,有一家药店老板看她可怜,答应给她几天。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很卑微的女孩子竟然能短时间内把店里的两三百种药名全部记下来,而他之前招的店员来了一个月了还记不住。就这样,那个暑假张玉庆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1900元。而比工资更重要的是,张玉庆开始变得自信起来。

在桂林上大学期间,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同时也进一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张玉庆一边上学一边做兼职。“我读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和每个月1000多元的药费都是自己打工挣来的。”张玉庆说。

回家乡创业,从低保户到致富带头人的华丽转身

2014年大学毕业时,张玉庆向60多家医企投了见习简历,但没有一家企业接纳她。最后桂林的一家医药公司接受了她的见习申请,并最终让她留下来工作。在这里,张玉庆遇到她人生的另一半,两人喜结良缘。

由于在药企经常要出去跑业务,张玉庆的腰椎等器官严重受损,身体越来越差。同时,在工地打工的丈夫也是经常面临无工可打的局面,这时他们还有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要不我们回农村老家去发展吧。”张玉庆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赞同。2016年,两人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回到全州永岁老家。没想到回到老家没多久,丈夫就得了一场重病,原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家人只能靠领取低保勉强度日。

生性不向命运低头的张玉庆觉得,靠吃低保的生活太没有尊严,尽管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一名残疾人。“别人能把日子过好,我也可以的。”待到丈夫身体恢复健康,张玉庆看到镇上种果的农户每年需要大量的农药化肥,便决定在永岁集镇上开一家农资店。“创业一开始都是很艰难的,没有资金,也没有客源。”张玉庆回忆说,2017年初,她从亲戚那里借了3万元开了一家40平米大的农资店。农资店刚开业的前两个月,几乎没有一单生意。由于他们的店位于集镇农贸市场旁边,地理位置还算不错,每逢赶集人流量很大,经常有村民路过来店里坐坐、歇歇脚。夫妻两人也不问人家是不是要买东西,都是笑脸相迎,还提供免费的茶水供大伙解渴。一回生二回熟,张玉庆的生意便逐渐好了起来,生意越做越大。2018年,夫妻两人在集镇另外一沿街地段租了一间700多平方米的大门店,继续开农资店。

开农资店的同时,张玉庆跟丈夫两人还接管了父母原来种植的5亩柑橘,还做起了农产品销售。“既然在农村扎下了根,要做就做大点。”夫妻两人把村里人不愿种的柑橘地全部承包了过来。今年,她跟丈夫承包的柑橘地面积达90亩。

丈夫的精力主要用在管理90亩柑橘地上,而农资店和水果营销的活大多落在张玉庆的身上。“在店里做事倒还轻松,去收果对我来说是个难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今年张玉庆考了驾驶证,买了一辆代步轿车。“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到,只要我肯付出更多的努力。”张玉庆坚定地说。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通过张玉庆夫妇销售的永岁本地农副产品金额达1000多万元。

自己富起来了,张玉庆没有忘记村里那些贫困户。“我知道村里的贫困户家庭,很多是非残即病,这个我深有体会,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我自己也好开心。”据她介绍,除了帮助村里的贫困户销售水果和农副产品外,张玉庆还免费提供谷种给永岁镇的30多户贫困户,给种果的困难农户垫农药化肥的钱,去年一年赊账给农户的农资价值达70多万元。“我不怕欠账,有人给他们帮助,他们才能更快地脱离贫困。”张玉庆说。

回到永岁这三年,让张玉庆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有了自己的看法。“要想发展,必须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张玉庆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当地农产品产量比较大,但因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当地一些土壤污染已很严重,种出来的农产品很难达标。“如果是这样,我个人的农药化肥卖得再多也没有意义。我希望不只是我们这一代靠这些土地来养活,也希望这些土地以后还能继续养育我们的子孙后代。”张玉庆说,如今尽管自己是在卖农资,但她还是劝村民更多地使用农家有机肥,在保护好土壤的同时,也生产出更多的绿色生态产品,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接下来,我想建一个上千平方的本地农产品收购加工的车间,为镇里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做一份尝试。”张玉庆说。

新闻推荐

高二女生意外坠江 过路男子跳江营救 众人协力,被救者与救人者均平安上岸

蒋述成在营救落水女生。视频截图今报桂林讯(记者邓振福)11月13日下午,在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水南村段,一名高二女生意外坠江,幸好...

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