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服务实体经济最强音

桂林日报 2018-07-23 14:51 大字

(上接第一版)7月8日上午,位于全州县才湾镇米粉加工园区的桂林全州米兰香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看着车间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公司总经理汪丽脸上露出了笑容。

桂林全州米兰香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全州当地的一家米粉加工作坊,2007年公司创始人决定成立新的公司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生产质量。但当时公司只有租赁的10多亩土地,在建完新的厂房后没有剩余的资金来购买新的生产线。“全州农合行在了解我们的情况后,以最快的速度给了我们290万元的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汪丽回忆说。在全州农合行的支持下,桂林全州米兰香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管理很快走上正轨,公司由原来的一条生产线发展到三条生产线。2015年,公司又准备扩大经营规模,在园区新建一个车间。而这次给予该公司资金支持的仍然是全州农合行。从最初的500万元到900万元,再到正在审批的1500万元,全州农合行给予桂林全州米兰香食品有限公司的信贷额在逐年增加。

全州农合行对桂林全州米兰香食品有限公司的服务并不是桂林辖区农合机构服务桂林中小微企业的特例。据介绍,近年来桂林辖区的农合机构制定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案,将支持企业户数、贷款增长额、申贷获得率作为重要内容,层层分解任务,将服务企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桂林辖区的农合机构做好市场调查,摸清基本情况,为有效提供金融服务打好基础。按照“五个挺进和四个深耕”要求,深入每一家中小微企业详细了解资产负债、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等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在企业需要资金支持时,第一时间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另外,桂林辖区的农合机构细分类别,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做到精准服务。根据中小微企业自身情况分类予以支持,能提供抵押物的,迅速发放抵押担保贷款。不能提供抵押物的,推出信用、联保、“仓单质押”、“铺面经营权质押”等一系列品种。同时,对资金需求特别急、金额又不是太大的,推出了“救急钱箱”易商宝,解决了一大批需要短期流动资金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通过金融创新和产品开发,全方位地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据统计,2018年6月末桂林辖区农合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49亿元。

提升服务,大力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多亏了恭城农商行给我贷款发展蔬菜种植,要不然我现在还脱不了贫呢!”恭城镇庄埠村村民彭明连满怀感激地说。今年34岁的彭明连曾因年少懵懂违法入狱4年。2016年刑满获释回家后他成了村里的贫困户。洗心革面的彭明连决定通过自主创业脱贫摘帽,但刚出狱的他身无分文,创业资金成了他最头疼的事。正在彭明连一筹莫展的时候,恭城农商行迎宾支行联合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上门进行充分摸底了解情况后,建议他通过种植、养殖脱贫致富,由第一书记负责联系农业技术指导和联络销售渠道,恭城农商行给予提供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有了政府和银行的双重支持,彭明连决定充分利用自家承租的70多亩地发展农业生产实现脱贫致富。彭明连于2016年9月15日获得迎宾支行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和农户生产经营贷款13.5万元后,积极投入生产,目前已经实现种植柑桔55亩5000多棵,香瓜40亩年产量10多万斤。如今,彭明连还成立了恭城明奕园合作社,致力于打造“明奕园”农业品牌,同时带动该村十多户农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增加种养面积200多亩,可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恭城农商行不过是桂林辖区农合机构服务“三农”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桂林辖区的农合机构积极推进服务机制建设,一如既往地将三农金融服务当成一种责任、一种使命。2018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93亿元,占总贷款的80.90%,比2012年末增加321亿元。创新小额农贷产品,调高授信额度,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量和面。为更好满足农户生产资金需要,推出一次核定、周转使用、全额取现、随用随还的易农宝信用卡,农户使用就像取款一样方便,并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最高额从5万元调到10万元,对种养大户最高授信达150万元。

同时,桂林辖区农合机构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围绕大米、砂糖桔、葡萄、金桔、罗汉果、红堤等本地特色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金融服务,加大集约化、机械化程度高的特色农业产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力度,信贷支持桂林同发禽业、永福福寿米业、日盛食品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闻推荐

谎称投资项目 骗了九百万元

本报讯(通讯员唐岚岚李瑶记者陈晓东)为了过上富豪生活,利用朋友对自己的信任,全州县男子曹某向朋友谎称有投资项目,从2009...

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