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青年农产品“星探”:靠“慧眼”一年卖出了1600万

桂林日报 2018-05-25 13:43 大字

青年农产品“星探”(从左至右)余志强、李仕雷、刘君在展示他们的Logo、农产品登记信息册和网络订单。

“星探”们将优质农产品精心包装后,放到电商平台或实体店销售。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文/摄

在全州咸水镇,有3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常年在乡村转悠,寻找品质上佳的农产品,并建立起了“大数据库”,将各村的农产品信息逐一录入后寻找对口的客商。凭借着对市场敏锐的嗅觉和识货的“慧眼”,3位小伙一年内帮助农民卖出了400万公斤的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600万元。

他们就是咸水镇的青年农产品“星探”余志强、刘君、李仕雷。

难把异乡当故乡,“深漂”“沪漂”青年回归创业

从“北漂”“沪漂”“广漂”“深漂”,到“逃离北上广”,全州青年李仕雷的这段经历就是一个普通小人物随着时代命运线起伏的过程。几年前,他从全州县咸水镇火车站走出去,兴致勃勃地要在上海闯出一片天地,但现实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几年后,他回到了生养他的家乡,心里反倒踏实起来。

“90后”刘君的经历跟李仕雷的经历如出一辙。本文的另一个主人公余志强,毕业后在镇上的电信营业所做起了一名普通职员。

三个命运本不搭界的青年,在2016年走到了一起。那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从北京吹到了咸水镇,在团市委、全州县团委和咸水镇政府的合力推动下,咸水镇的青年创客们纷纷搞起了创业。镇里为他们提供了优厚的创业条件,免费提供创业场地等。

有创业意向的余志强、李仕雷和刘君,在一次碰头后一拍即合。余志强的专业是电子商务,在观察了市场一段时间后,他认为咸水镇的农产品销售潜力巨大。“咸水的柑橘产业上规模,产值上亿。但早几年由于销售方式问题,产业链条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余志强提议,以“电商+农业”为创业项目,由他们三个人负责在村里寻找优质的农产品,并且对接市场、客商,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通俗点说,就是做农产品“星探”和经纪人。余志强特别强调,他们这个“星探”,是不会通过赚取农民的钱来营生,而是通过给客商提供各种详细的市场数据、农产品信息,收取客商的服务费来将项目运营下去。

余志强的提议得到了刘君和李仕雷的响应。三人背上背包,拿着笔记本就开始在镇上和周边的村子里找优质农产品。“像我们这边的柑橘、土鸡土鸭、米、苗木等,品质都是不错的。可是因为‘藏在深巷中,好货人未识\’,农民的销售渠道很单一,都是线下交易,所以销售不太好。”余志强说。

在登记了整整十多册农产品信息后,三个年轻人开始在网上寻找批发客商,并将一些信息放到了网上。持续的推广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咨询。李仕雷还记得,他们接到的第一个大订单是在2016年12月6日,湖北随州的一个客商看到了他们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后,找了过来。在几天实地考察果品后,该客商一口气以每斤3.2-4.5元的价格收购了几十万斤砂糖桔。

首战告捷,给了三个年轻人极大的信心,同时也帮助他们在客商和农户心中树立了诚信的口碑。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客商通过网络找到了余志强他们,由余志强他们带领着挨家挨户看果收果。“来得最久的客商差不多呆了一个月。”刘君说,保守估计,仅去年一年,他们就帮助农户卖出了400万公斤的农产品,销售额达1600万元。

义务做农民的“市场风向标”

余志强说,做农产品“星探”久了,他们很快就能嗅出市场的需求。什么时候哪个品种快饱和了,什么时候该抛售了,他们都能掌握实时的信息。“我们天南海北的客商都接触了,因此消息比较灵通。相比之下,农民朋友没有这个优势。”李仕雷说。为此,他们义务地当起了农民的“市场风向标”,提前告知农民市场的变化,帮助他们规避风险。

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去年砂糖桔遭遇“滑铁卢”。往年砂糖桔都是“座上宾”“香饽饽”,备受客商的青睐。可是去年由于砂糖桔产量大,市场产生饱和,导致价格下滑。很多农户不知道这个情况,捂着果子不肯卖,结果最后连保底价都保不住。提前嗅到市场气息的余志强,早早地就动员咸水镇的农户以每斤4块钱的价格把砂糖桔卖了出去,让农民们不亏还小赚了一点。

余志强说,为了帮助农民找市场,只要上门来咨询的农民,他们都会无保留地告知市场信息。同时,他们还依据手中掌握的大数据,引导农民开展精品种植和针对性种植。比如说,江苏、浙江等地对砂糖桔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想卖到那边的市场,就要依据那边客商的要求开展种植,达到一定品质。再比如说,接触到广东的客商,学习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后,余志强他们也会传授给农民。看到有的农民跟风种植,余志强还会善意地提醒他们,跟他们当面指出利弊。“只有真正为农户着想,大家才会信任你,也才会放心地把一年辛辛苦苦的收成托付给你。”余志强说。

建立电商团支部,乡村因“正能量”更美

“一家富,不算数;户连户,才叫富。”在产业逐步做大的同时,余志强他们也不忘进步。在团市委、全州县团委和咸水镇政府的帮助下,他们成立了电商团支部,主要核心仍是他们三人,但团队扩大到了10多人。

余志强还注册了“桂田源”的品牌商标,收购农村优质农产品,经过精心包装后线上、线下销售出去。“目前,葛根粉、粉丝、红薯干、禾花鱼等都卖得不错,市场反响很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关这些农产品的品质,让更多人尝到‘湘江之畔\’的味道。”

余志强说,今年以来,他们还带动了镇上其他青年创业者创业,越来越多人当上了农产品“星探”。遇到有适合其他“星探”的客商,他们也会无私地将客商资源转过去。“越多人从中分到一杯羹,农产品的销路就越广。产品销得动了,农民就富了;农民富了,乡村就发展了;乡村振兴了,日子就和美了。”余志强表示,未来他们三人不仅要继续做好“星探”这个职业,同时还要将这份“正能量”传播出去。

新闻推荐

市房屋征收办与爱心企业开展爱心扶贫捐款活动

本报讯(记者谭熙通讯员邢星)11日,桂林市房屋征收办“支部联建、产业扶贫”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扶贫捐款”仪式在全州县绍...

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