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他,让7人重获新生;52岁的他,帮助了5名患者 感谢他们让生命更有意义
相关新闻
南国早报记者唐晓燕
“站在这里,仿佛能感觉到他的心还在跳动,也好像看到他的眼睛还在看着我和女儿……”两个多月前,刘女士送走了不幸离世的丈夫,将丈夫的多个器官及眼角膜捐献出来。3月29日上午,在广西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桂林园举行的缅怀纪念活动现场,刘女士看着丈夫的名字镌刻在此,大家一起缅怀他,一直难忍悲痛的她和家人心里有了一丝安慰。
捐献器官,他让7人重获新生
刘女士是平乐县人。3月29日上午10时许,她带着小女儿,与公婆、小叔一起来到桂林凤凰山陵园。在纪念碑旁的草坪上,刘女士扶着雕塑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虽然两个多月过去了,但我总觉得他还在我身边……”
其公公陈先生独自站在广西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前良久,眼眶渐渐湿润,他拿出手机认真地拍下纪念碑。“儿子的名字刻在这里,他的生命以这样的方式延续,对我们家属而言,也算是在悲痛中得到了一丝安慰。”陈先生哽咽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今年1月初的一天,刘女士的丈夫不慎摔伤,脑部受到撞击致颅内出血,经抢救无效脑死亡,年仅34岁。家人在无比悲痛中,向医生提出捐献器官的想法。后来,刘女士的丈夫捐献了心脏、肺、肝脏、肾脏和眼角膜,救活了5名重病患者,并让两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镌刻姓名,缅怀纪念他们
在3月29日缅怀活动现场,多名器官捐献者的家属及红十字会志愿者在纪念碑前献花缅怀。刘女士两岁多的小女儿手拿鲜花,嘴里不停呼喊着“爸爸、爸爸……”,场面令人动容。
在献花人群中,张先生搀扶着一直落泪的母亲。去年4月,52岁的父亲张毅,突患自发性脑干出血,经抢救无效后处于脑死亡状态。张先生和母亲强忍悲痛,遵从张毅生前的意愿,做出捐献器官的决定。生前帮助过许多人,不幸离世后,张毅把最珍贵的大爱“礼物”——肝肾器官和眼角膜,奉献给了5名最需要的人(详见本报2021年4月7日3版报道)。
时隔一年,记者再次见到张毅的妻儿。对于当初捐献器官的决定,一家人觉得很有意义。“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他的名字镌刻在这里,让很多人都能看到、缅怀,我们觉得很有意义,今后我们也会不时过来看一看。”张先生说,去年完成父亲生前捐献器官遗愿后,他和母亲也都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记者了解到,广西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桂林园)自2019年4月落成启用以来,经捐献者家属同意并授权,目前已为448名遗体器官捐献者在纪念墙上镌刻姓名,以此铭记他们的无私大爱。
新闻推荐
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这五年本报记者廖志荣通讯员罗仁惊瑜11月14日,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福瑶村举行汉冲口...
平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