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大刚村:小小石崖茶 致富大希望

桂林日报 2020-07-21 12:35 大字

当地贫困户(中女)在采摘石崖茶夏茶记者游拥军摄

□本报记者胡逢超

10多年前,大刚石崖茶从悬崖峭壁“飞”下山安居;“驯化”规模种植后,又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下,石崖茶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昔日的贫困村已成功转型为特色产业村。

“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记者了解到,平乐县野生石崖茶主要分布在青龙、源头等乡镇的原始森林,曾作为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专用茶叶。该县青龙乡大刚村远离平乐县城,被大山包围,有贫困户14户。上世纪90年代,石崖茶逐渐得到市场认可,村民们开始上山采茶出售。

“以前,村民们每年最多也就采得几十斤野生的石崖茶茶叶,赚不了什么钱。”大刚村村民覃文青告诉记者,野生石崖茶产量低、繁殖能力弱,采摘又极为困难,如何想办法把它们“请”下山,实现规模化种植,是村民们一直在琢磨的事。

从2001年开始,村民们开始试着剪枝扦插,摸索石崖茶苗木繁育技术。“第一次种了1万多棵,只成活了十几棵。”覃文青说,但大家并不服输,一边向专家请教,一边继续改进技术。“2005年,树苗成活率终于提升到90%以上。”曾经桀骜不驯的野生石崖茶树被“驯服”了。

2013年,大刚石崖茶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14年,又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近年来,为尽快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大刚村成立了平乐品臻茶叶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发展。村民们严格按照有机产品标准种植石崖茶,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激素,以保证石崖茶的质量。截至目前,大刚村种植石崖茶的面积已经超过了6000亩,种植户年均收入都超过了3万元。2016年底,大刚村成为平乐县首批脱贫摘帽村之一。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加大对大刚石崖茶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加强与其他更多的食品公司合作来拓宽销售渠道,帮助村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大刚村第一书记潘文华说,脱贫只是起点,大刚村要通过这小小的石崖茶,托起村民们致富的大希望,坚实地迈向小康生活。

新闻推荐

传承传统文化 诵读国学经典 平乐近百师生祭拜孔子

本报讯(记者梁亮通讯员陈晓云)6月17日,平乐县举行“仰先贤,拜孔子,诵经典,传文化”活动,当地近百名师生代表齐聚在文庙孔子塑...

平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