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受伤后,他重拾文学梦开始写作,圆珠笔用掉了近百支,钢笔也写坏了五六支,完成了40多万字的“手写稿”——一个六旬农民的文学梦
手稿写了整整几十册。
钢笔已写坏五六支。
□本报记者蒋伟华通讯员林秋艳文/摄
受伤致残不能再继续打工后,平乐县桥亭乡大湾村村民姚朝清重拾文学梦,十多年来,他完成了40多万字的“手写稿”。他说,虽然自己的作品可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却是自己的梦想。已年过六旬的他不知道能否将自己10多年的心血出版或搬上荧屏,宣传本土文化。
几度中断的“文学梦”
个子不高、头发黝黑、衣着整洁是姚朝清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虽然已有67岁,但他精神矍铄,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或许是文学让我看起来年轻吧。”姚朝清笑着跟记者聊起了他跟文学的缘分。
上个世纪60年代,姚朝清读中学时,他的作文常常受到老师的赞扬,从那时起他渐渐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虽然因为文化大革命没能再上学,但只要有时间他就自己看书,补充知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1976年十年浩劫宣告结束,擅长歌舞乐器和写作的姚朝清加入了当地的宣传队,除了文艺演出,他还负责写一些宣传稿件,是当时乡里远近闻名的“文艺青年”。
为了系统地学习文学知识,上世纪80年代,一直怀揣“文学梦”的他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自修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山东师大的自修生,交学费、领参考书、写作业和考试都是通过邮寄的方式来完成。虽然麻烦,但醉心于文学创作的他想努力通过这样的形式继续学习,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惜当时我已经有仔有女了,负担比较重,没有完成所有学业,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写作。”姚朝清告诉记者,因为当时家境贫寒,一家四口生活压力大,虽然是自修但还是需要不少的学费和精力,为了生计,他被迫中止了学习,外出打工谋生。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没有放弃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打工期间还参加了一个创作函授培训班。让他觉得遗憾的是,由于工作太辛苦,自己一直没有时间真正去创作,也没在正式的刊物上发表过作品。
身体残疾后重拾“文学梦”
2004年,姚朝清在采石场打工开山炸石时不慎从8米高的地方跌下来,腰部受伤落下了三级残疾,从此不能再做重体力活。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说到这里,乐观的姚朝清告诉记者,这次受伤给了他不小的打击,但又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出院回家后,他开始一度抱怨自己命运坎坷,因为腰部受伤,弯腰等最基本的动作都难以完成,甚至连家务事都做不好,这让要强的他感到很沮丧。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加上家人的安慰,他意识到虽然不能外出做事,但儿女已逐渐长大,自己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了。
在家休整了一年后,2005年,54岁的他开始创作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重要作品《边缘》,这是一部十七八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姚朝清介绍说,小说《边缘》以他本人为原型,讲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平乐县桥亭乡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和爱情故事,小说经过多次修改,在2011年终于定稿。
10多年手写40万字,希望宣传本土文化
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除了搜集一些专业的文学书籍阅读以外,姚朝清还订了《中国作家》等杂志来学习。
“已经花了好几千元了……”身体残疾的姚朝清难以赚钱,而写文章用的笔墨纸张以及订书每年还要花不少钱。他无奈地说,每月90元的基础养老金还不够自己写文章的开销。
“你看看我的手写稿……”姚朝清从一个木箱子里拿出他的手写稿,整整几十册,他说因为自己不会用电脑,也买不起电脑,所以只能选择用手写。10多年来,最开始他用圆珠笔写,多年来圆珠笔已用掉了近百支,后来他改用钢笔,如今钢笔也用坏了五六支。
为了能安心写作,白天姚朝清尽量帮家里做点事,每天晚8点上床睡觉,次日凌晨一两点醒来,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开始写,一直写到早上八九点才停下来。
“农村的夜晚很安静,空气也清新,让我很有灵感。”写得顺的话,他一连写十几个小时都停不下笔。有时,思路进入了死胡同,他便在村里四处转悠一下,听着鸡和狗的叫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思路渐渐又打开了。
姚朝清醉心文学创作,家里人非常支持他。妻子平时分担了大量的农活和家务,大儿子怕房间灯泡不够亮,专门给父亲买了台灯。小儿媳妇有高中文凭,平时有空就帮公公校对手稿。孩子们看完一些章节后,有时也会提一些有建设性的想法。在家人的支持下,如今他的手写稿已达到40万字。
姚朝清介绍,他作品中的人物都生活在桥亭乡及周边乡镇,呈现出来的都是平乐当地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他坚持十多年创作的原因,除了亲身的经历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想书写出来留给后人外,更多的是想把作品搬上荧屏或出版,起到宣传本土文化的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文胜通讯员陈文萍到今年6月,平乐县钟某参与社区戒毒(康复)两年整。这位因吸毒而家破财尽的男子,在社会各界...
平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