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受理涉及农资问题投诉84件桂林12315中心昨发布农资商品消费提示

桂林晚报 2018-07-23 14:49 大字

本报讯(记者阳颜通讯员唐瑛)昨天,记者从桂林市工商局12315中心获悉,近期,12315中心频频接到农民消费者投诉买到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此外,根据12315系统数据显示,从2018年1月1日—7月17日,桂林市12315中心累计受理涉及农资问题的投诉84件,涉及农资包括农药、化肥、饲料、果苗、农机等。投诉主要问题是购买到假冒伪劣的农药化肥给果树果苗造成损失。12315中心昨日发布最新消费提示,提醒农村消费者发生纠纷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维护自身权益。

据统计,2018年5月21日,有消费者来电投诉在平乐县农资店购买的1.5吨狮玛牌复合肥,货款共计6750元,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中三包复合肥里有树枝、玉米等杂物,怀疑该复合肥有质量问题,要求商家给予赔偿。经平乐县工商部门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商家已同意更换三包同品牌复合肥,并承诺投诉人尚未使用的复合肥如果还存在此情况,可以更换同数量的复合肥。

2018年5月25日,有消费者来电称2017年11月12日和其他7户果农分别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镇农资店购买了肥料共140组,用于砂糖橘果树冬季施肥,并按照该农资店销售人员的推荐方法使用,施肥约十五天后,发现砂糖橘果树开始发生非正常叶片转黄、落叶、落果、死亡现象。李某某等8户果农多次与该农资店反映、交涉,要求赔偿果树损失未果。经恭城瑶族自治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人员抽样检测核实,农业部门及专家评估鉴定判定消费者等8户果农砂糖橘果树落叶落果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商家的肥料所致。经执法人员多次调解和沟通,双方达成一致,商家一次性赔偿8户果农损失及退还140组肥料款,共计210159.6元。

为此,12315中心提示农村消费者购买农资产品时应避免在流动摊贩购买,要到有固定场所、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单位购买,购买种子时一定要看种子标签,尽量买独立包装的种子,因为散装的种子很有可能会被不良商家掺假。此外,遇到有商家下乡推销净水器、饮水机并夸大其功能时也要保持谨慎,注意查看商家是否有固定经营地址,产品是否有厂家商标、3C认证等相关标识,如若购买一定要保留好票据作为维权凭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新闻推荐

巧打"组合拳"实干出实绩平乐重大项目助推县域经济全面提速

□本报记者秦念通讯员陶彩忠蒋才文盛夏平乐,县城沿江两岸的同乐、南洲新区,吊塔林立,拉土车来回穿梭不停,项目施工现场如...

平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