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水文“产品”服务社会公众

桂林晚报 2018-05-09 11:33 大字

7日,桂林迎来暴雨洗礼,水文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水情预警,并启动了水文测报IV级应急响应,为社会提供及时服务。

桂林水域众多,中小河流遍布,水情预警预报很重要。桂林市水文系统本着全面深化水文改革,转职能强服务的原则,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有效可参考的水文信息和“产品”。

●水文预警服务不断取得进展

2017年,桂林水情形势比较复杂,特别是6月末到7月初,桂林市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桂林市水文水资源局工作人员全程加班值班,及时发布水文汛情信息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保证抗洪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据统计,去年入汛以后,桂林市有42条河流(河段)55个水文站共119次超过了防洪警戒水位。桂林水文部门共发布191次水情预警,水情预警发布率为99%,水情预警合格率为96.5%;发送水文防汛短信19.2万多条。当年,市水文水资源局还为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进行了多次降低和提高水位的运行调度,使春晚水舞台达到预期效果。

2015年,桂林市水文水资源局在龙胜龙脊(平安)梯田景区平安村设立首个报汛雨量站。该地是桂林市重点山洪易发区。雨量站的设立,不仅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有效预警,还为旅游提供出行参考信息,这是水文水资源局主动拓展服务领域,使水情服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体现。在水文预测预警工作中,各水文站干部职工主动融入信息化时代,改变水文站固守断面“勘测收集资料”职能的观念,打破简单而重复读数的水文生产方式,创新预警信息发布管理,解决水文服务能力不足和不够接“地气”问题。2015年,桂林市水文水资源局建成桂林水文站会商室,形成了水文信息与情报枢纽、防汛会商与指挥的桥头堡。次年在南溪河开展警戒水位勘察和测量工作,为防汛预警提供了依据。

●水文服务“产品”贴近群众

今年3月,在七星区朝阳乡上边村,桂林水文站首次开展地下水泉流量监测工作。这项工作为掌握桂林市城区局部地下水的流量变化情况,判断其储存变化量的过程,加强地下水水量监控与分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除了水情水质方面,水文系统主动寻求改变,整合各类水文信息,打造出接地气的水文服务产品,将服务链条延伸到所有涉水部门,提升行业价值。目前,桂林水文站可为桂林市城区防汛单位提供水情短信服务、重大水情专报、重大旱情专报、水文信息月报。这些产品涵盖了水情、旱情预警以及水质、水量、雨量等重要生产生活信息。

目前,桂林以县域中心水文站为依托的县域水文服务格局已基本成型,水文预测—预警—预报分析服务已成为县域防汛抗旱的关键技术参谋。平乐县中心水文站为巴江口水电站防洪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阳朔县中心水文站圆满完成了阳朔遇大洪水的各项水文测报、服务工作,最大限度支援了抗洪工作。这些工作致力于补齐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短板,为地方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支撑。

●水文改革工作逐年深化

水情信息瞬息万变,水文工作也需不断改革和提升。近几年,桂林市各中心水文站制定和完善了《工作手册》,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

在水文信息监测中,为保证不错过重要水文信息发布,桂林市水文系统果断分离常态监测与应急监测。在应急测报工作中充分发挥系统一体化、全局一盘棋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水文巡测仪器和装备,以先进的水文新技术新设备开展以桂林水文站驻测,良丰站、桃花江站、南溪山水位站间测相结合的测验方式新改革。

今后,水文水资源局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深化水文改革。进一步加强水文预警预报,进行中小河流预警预报系统软件开发和试运行,推进水文测验方式改革等工作。

记者苏文娟

新闻推荐

父子俩的“白铁”情

父子俩的“白铁”情2018年04月12日星期四首页上一期下一期版面导航标题导航版面概览放大缩小默认父子俩的“白铁”情侯秋明(后)和儿子侯振武在打铁铺里忙活。侯秋明坐在店铺门口,遗憾地望着父亲以前...

平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