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甲山老居民的历史见证

桂林晚报 2020-10-07 12:50 大字

我在甲山路南巷的铁路边,至今生活了将近30年。

为了国家的高铁事业,甲山片区的老百姓任劳任怨,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个人的无私奉献。在桂林建设的历史册上,要为他们记下一笔、留下一页。

甲山路北巷的居民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把世代居住的房屋拆掉,把祖上留下的菜园推平,满腔热情地用实际行动支持高铁的建设。如今的北巷,只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甲山道口是该片区居民到市中心的必经之地,因高铁安全的需要,实行完全封闭。辖区的居民得绕道上一个高坡,然后顺着东边犁头山麓的铁路故道铺成的便道,才走得出去。原先一跨过铁路道口,经信义路尾就到市中心。那时过山坡,骑电单车得10分钟,踩单车得20分钟,走路得半个小时,才能到环城西路。尽管这样,大家都无怨言。

甲山道口的铁路及公路两座立交桥的下穿隧道建了近5年,这种在市里唯一“出门就爬坡”的日子,我们也经历了近5年的时间。

这个山坡,成了当时一道特别的景致。

甲山街道办事处安排人员早上8点至晚上12点,在坡上值班。为防止山石滚落,还在卧狮山上做了防护的铁丝网。

春天,山上的水流下来,坡顶的凹陷处,就像水帘洞。坡上的路面湿滑,工作人员搀老扶幼,帮忙推电单车、摩托车、三轮车的场景非常感人。因打靶场当时建为甲山综合批发市场,里面还有幼儿园、小学,人流量可想而知。

夏季,这里无遮无挡。尽管戴着草帽,值班的同志仍然被晒得黝黑。

秋天,坡道正好是卧狮山和东面犁头山的夹口。北风吹来,呼呼作响。工作人员思想上紧绷“安全第一”这根弦,野菊花盛开在坡的两旁,他们也无暇欣赏。

冬季,冷得瑟瑟发抖的值守员只好到处找枯枝烧火取暖……

这些情景历历在目,让我难以忘怀!

秦春晓(就职于桂林市健康科学促进会)

新闻推荐

骝马山社区开展爱国主题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傅慧琴记者申艳)近日,秀峰区丽君街道骝马山社区党委组织开展“我与国旗合影,我对祖国说句话”主题活动。当天...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