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微信朋友圈 是生活的仪式感还是变相的“网络乞讨”?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近日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引发热议。(网页截图)
最近大家的微信朋友圈都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这个梗是因为9月22日那天是秋分,这天也被看作是入秋的第一天。在这个凉凉的秋天,有一杯热乎的奶茶,心里就会特别温暖。而在意你的人,看到你发的消息,或者主动发你52元的奶茶钱,让你能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于是乎,一时间很多情侣就在朋友圈秀起了恩爱。但有网友认为,“奶茶”梗涉及到明示或暗示问别人要红包,是一种打着文艺幌子的网络乞讨行为。这个话题也引起了桂林的一些市民和网友展开热议。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像是“网络乞讨”
市民小乐平时刷朋友圈的频率比较高,基本无缝对接各种资讯,但当他刷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时,还是愣了一下。他起初以为这是奶茶店的广告,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朋友转发这个梗,他才发现这是最近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小乐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就是大家发送类似这样的内容,然后如果有关心你的朋友看到,会主动发送52元红包给你,让你买一杯热乎奶茶抵抗凉凉秋意。小乐看了一遍自己的朋友圈,没发现有哪个朋友特别值得送奶茶,而且他还疑惑“什么奶茶这么贵,要52元”。后来,他忍不住问了一个朋友,到底有没有收到奶茶红包。那位朋友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反问他:“你要不要请我喝一杯?”
小乐认为,这种行为有点像在朋友圈“乞讨”,反正广撒网,说不定真的能捞到几个红包。
“奶茶”梗是一种小情调
对于小乐的观点,市民周女士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小乐的看法有点“自作多情”。
周女士最近也跟风,在朋友圈发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而且她收到了男朋友和闺蜜等发来的红包。“我不但收到了红包,我也给对方发了红包。”周女士说,朋友圈的一些内容属于隐私,发布这样的内容肯定是给亲人和好朋友看的,其他人完全可以忽略,怎么可能是在向别人乞讨。
在周女士看来,“奶茶”梗就是在朋友圈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恋人、闺蜜等之间的小情调,是一种仪式感。大家如果不喜欢可以选择忽略,但不能随便定义别人的行为。
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不同于小乐和周女士的观点分歧,市民王先生说,虽然自己的朋友圈也有人发“奶茶”梗,但发的人不多。王先生觉得朋友圈可以分组,将这种梗发给指定的人看。王先生表示,如果有好朋友要他请喝奶茶,希望直接说,不要发这种朋友圈。
梁女士玩微信朋友圈比较早,她记得最开始的朋友圈“伸手要钱”是从群发开始的,比如说玩发红包游戏。“就是要你发个红包,对方给你一种评价,或者测试一下你在对方眼中的形象。”一般这种情况,梁女士会忽略不计。后来就发展在朋友圈要红包。梁女士说:“在我朋友圈的话题下接龙,发一张你的照片,如果你不发,就给我发一个红包。”还有要挟性质的,“如果不发红包,就证明咱们关系不铁。”到如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梁女士说,现在可能开始走文艺范儿了。但无论哪种形式,梁女士都会选择无视,“真正关系好的人不需要,真正需要的人不会发。”
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不太在意朋友圈的这种梗,即使看到也不会理。市民赵小姐说,“这些类似的梗大多是年轻人玩得比较多,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们不需要多在意。”
专家观点:社交网络需要守好底线
社会学家分析表示,讨要行为多发生在双方互相有“想法”的人群中,比如讨要者一般会将自己打造成一种弱势的形象,比如小可爱或者弱不禁风的女子等;而施与者在发送红包的时候,则满足了他树立慷慨大方形象的需要。
此外,如果是普遍性地发送讨要红包,社会学家则建议“三思而后行”。朋友圈要红包,本质是利用网络更宽松的人际规则。在现实中没有人会突然找一群人讨要红包,因为大家都明白社交规则中“熟人”和“一般朋友”的区别。但在网络中,社交规则更为宽松,很多人甚至默认“网络没有社交规则”,于是一些突破社交底线的行为就会暴露出来。
社会学家表示,朋友圈其实也是个人形象的一部分,如果发布的内容把握不好度,无疑就给人一种“喜欢占便宜”的形象,就会践踏网络中本就难以维持的信任,让大家陷入网络信任危机中。
记者苏文娟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唐瑛记者周子琪)中秋国庆“喜相逢”,面对即将到来的8天小长假,桂林市12315中心温馨提醒市民朋友:节假日期间可...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