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河圩到文创旅游老村

桂林晚报 2020-09-18 09:12 大字

漓江大河坊效果图

82岁的莫奶奶在大河圩住了一辈子,她说,她太婆的太婆就开始在这住了,她还记得,她十来岁的时候,圩场还热闹,“村里四条街都是圩,几乎家家做生意,卖粽子哩,卖油哩,剃头哩,卖什么哩都有,后来社会发展,圩也没得了。”虽然历史变迁,老圩远去,但大河圩的历史流传了下来。

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18年),一位叫友庄公的江西油担商人一路卖油,来到桂林城北今大河地界。他见此地山灵水秀、气候宜人,又土地肥沃,很适合种花生,就定居下来。后来,江西的族人们也跟着他迁徙过来,他带着大家种花生、榨油,此地的榨油业日渐兴旺,远近闻名,故得一名,油榨村。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此时油榨村一带的多个村庄已是人畜两旺,物产富饶,为让各村的商品货物交换顺畅,当地乡绅、富贾提议在油榨村建圩市,这一提议得到村民们支持。当年,圩亭、码头、村道建设完成;次年春,正式开业成圩,圩名就叫大河圩,圩期定在老历的每月逢一、四、七日。油榨村从此开始了“村中有圩,圩中有村”的历史。

圩场建成后,有八条圩亭,行铺业井井有条。铺子有银匠铺、铁匠铺、木匠铺、裁缝铺、理发店、饮食店、杂货店、伙铺;行业有牛行、猪行、材行等。逐渐,圩市红火,远近闻名,桂剧、彩调、木偶戏、皮影戏、杂耍等民间文化艺术频繁在这里上演,丰富了大河圩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河圩曾一度成为桂林重要的经济、文化集散地,可在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期间,圩场历经战乱,开开停停;新中国成立后虽又繁荣过一阵,但随着经济发展,上世纪70年代圩场消失。

而如今的大河圩老村,正在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桂林大河坊置业有限公司耗资10亿元,建漓江大河坊项目,大河圩老村的改造就包含在其中。改造过后的大河圩定位为文创旅游老村。

“我们和很多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规划、运营专业的专家、教授探讨过,桂林这30多年来旅游发展靠吃山水,但桂林旅游要再往前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条可以尝试的路子。”漓江大河坊相关负责人介绍。

文创旅游老村里,除了保持老村房屋结构改造成的民宿,还会有大量传承我国非遗文化的手作工坊,比如陶艺、竹编、漓江卵石的彩画、蜡染等。“‘漓江大河坊’中‘坊’的意义就在于此,指的是这些带有非遗文化传承的文创手作工坊。这些工坊里出售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参与制作非遗文化产品的体验。”

“现在很多古镇、老村的旅游业态,多是吃吃喝喝,不是酒店就是酒吧,同质化严重。我们不走这样的路子,在我们这里,除了满足人们吃、住,更有趣的是玩和乐。我们结合非遗旅游趋势,赋予这个老村新的内涵,希望让昔日繁荣的大河圩以一个新的面貌重生。”漓江大河坊相关负责人说。

(陈延明/文图片由漓江大河坊提供)

新闻推荐

“数”说十年,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

(上接第一版)高科技企业、地方特色企业累计提供了270多亿元贷款支持,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5个“率先”,探索桂...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