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园社区:创城为民 打造文明新家园

桂林晚报 2020-07-28 12:29 大字

社区联合相关执法部门拆除小区内违章搭建的雨棚。(施家园社区供图)

社区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入户调查,让文明意识深入人心。记者周子琪摄

七星区七星街道施家园社区有多个无物业老旧小区,在许多人的眼中“脏乱差”就是这些老旧小区的代名词,但随着创城工作的不断推进,施家园社区重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城市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以党建带创建、用创建促党建,推动形成“文明家园共创共享”的良好风气,把施家园社区打造成为基层社区中的典范,而这些老旧小区也变为了人人称赞的好小区。

“管”就管到底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处理不了的事情,我们都会来找社区。”在社区居民眼中,施家园社区就是他们的“大管家”。近日,有居民反映施家园37号小区有一些居民为了自己的私利,在小区地下室和门面门口搭建雨棚、钢架棚等,将大片的公共区域占为己有,严重影响其他住户出行和文明城的创建。

施家园社区书记马玉琼得知后立即联系违章搭建的居民,主动做其思想工作,同时在各个楼道、小区出口张贴限期整改通知400余份,提醒居民不要在楼道里、房前屋后及公共区域乱堆乱放,私搭乱建。对逾期拒不配合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住户,联合七星区城管执法部门依法进行了拆除和清理,还居民一片宽敞的公共空间。在这段时间内,社区联合相关执法部门拆除了违章搭建的单车棚,整治了背街小巷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处理了商户宵夜噪声扰民等情况……

“社区的办事效率特别高,我们反映的问题,社区当天能处理的基本都不会拖到第二天。”居民李阿姨笑着夸赞着施家园社区。

“创”就创到心

自桂林创文明城工作开展以来,辖区内依旧有一部分市民不配合、不理解,随地乱丢垃圾,破坏公共财物,让创城工作一度受阻。

连日来,施家园社区加班加点,挨家挨户进行入户调查,号召居民自觉做到“文明在手上、文明在口中、文明在脚下”,让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并号召大家共同参与到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中。截止到目前,社区共收集了居民对创城的建议与意见20余条。经过反复耐心地做工作,辖区居民渐渐被社区工作人员的执着打动,纷纷配合并加入创文明城的志愿服务大家庭中。

为打造美丽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清除“牛皮癣”、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社区卫生整治等创文明城志愿服务活动。如今,走进社区里,都能看见身着黄马甲、头戴小红帽的社区志愿者,他们像一阵阵春风、一股股暖流汇聚在大街小巷,成为了创城期间施家园社区不可或缺的美丽风景。

“惠”就惠到民

创城为民,创城惠民。施家园社区属于老城区,基础设施老旧,为持续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让居民幸福安居,享受美好生活,施家园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同时组织居民组建业主委员会,推行小区实现自治,推广“红色物业”,将施家园27及29号居民小区、施家园37号居民小区等3个“脏乱差”无物业小区作为今年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方向,全面改造小区基础设施,整治环境卫生。

近年来,施家园社区都会组织召开会议向居民小组长通报社区全年工作开展的情况,接受群众监督,集思广益,征求对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的意见,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民生工程。

位于施家园27号的漓航小区有多个出入口,由于没有监控探头,偷盗情况防不胜防,社区治安差是个老大难问题。为补齐治安管理短板,今年4月,社区通过为民服务专项资金为小区安装了12个监控摄像头。在施家园军警民小区、29号、10号老旧无物业小区安装了11盏太阳能LED路灯,切实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守护了居民的平安。

记者周子琪实习生蒋汶桓通讯员陈智识

新闻推荐

桂林市启动“湾才入桂”系列活动

(上接第一版)此次活动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承办,市人才服务中心...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